第三十八章 对簿公堂(三)(2 / 2)
衙役已经来到了竺府,此时刘妈妈跪在陶氏身前向她报告此事。
“你说什么竺心念指认我是幕后黑手”陶氏猛地站起身来,尖声喊道。
“是的,夫人。”刘妈妈心里害怕。
“这个小贱人”陶氏慌张的在屋内来回走动。
忽然,她停住脚步,嘴角挂起奸邪的笑容:“对呀,竺心念又没什么证据,我怕什么”
她看向跪在地上的刘妈妈说道:“这个小贱人,竟敢自投罗网走,我们去衙门,这次一定要让竺心念身败名裂”
“是。”
陶氏一番打扮,随着刘妈妈出了竺府,跟着衙役去了官府。
“大人,陶氏已带到”衙役进了大堂内,和张县令报告完又回了原位。
陶氏从人群中挤出来,厌恶的擦自己的袖子。
“陶氏,还不跪下”对比竺念的端庄大方,陶氏的形容举止让张县令也生出几分厌烦。
虽然陶氏平日里在竺府嚣张跋扈,但是她面对县令还是毕恭毕敬的。
“民妇拜见大人”陶氏跪下身说道。
张县令又将成氏夫妇给陶氏介绍了一遍,然后开口问道:“竺姑娘说天香阁的食材供应是你暗中指使一个厨子换的,可有此事”
“这”陶氏装出一副无辜的面容说道,“莫须有的罪名,民妇不知如何承认,也不想被人平白辱了清白。”
“你可有证据”张县令说道。
“民妇对此事毫不知情,更是被无故安加了一个罪名,实在是百口莫辩。”陶氏挤出两滴眼泪,“又不是指认他人的罪证,民妇何来的证据一说”
“你”张县令狠狠地拍了一下惊堂木,“大胆,你是说本官昏庸无能吗”
“民妇不敢,还请大人明察。”陶氏弯下腰去,给张县令磕了一个响头。
她眼珠子一转,又开口说道:“说到证据,民妇想问一句,大人可问过竺心念是否有证据”
陶氏瞥了一眼跪在自己身旁的竺念,眼神里闪出一抹狠辣。
听到这里,张县令又看向竺念:“竺姑娘,你说此事是你继母所为,可有证据”
“是啊,念儿你有什么证据”陶氏也开口问道。
竺念眼角的余光瞥了一眼洋洋得意的陶氏,又回头朝人群中看了一眼。
当竺念看到人群中贺大川高大的身影时,她嘴角勾起浅笑。
“我有证据”竺念淡定的开口。
陶氏笑容僵住了,看着竺念胸有成竹的模样,她心中也有了隐隐的不安。
“我有证人。”竺念朝张县令说道,“他们就在门外,可否让他们进来”
“准”张县令心里燃起一丝希望,如果真的有证据,那他就两边都不用得罪了。
话音刚落,贺大川就带着凌五走进了大堂内。
陶氏紧张的朝身后看去,在看到贺大川时,她不屑的笑了:自己人,算是哪门子的证人
但是当陶氏看到被贺大川紧紧拽着的凌五时,她再也笑不出来了,心里的那份不安在不断地扩大。
凌五我不是叫他出去躲了吗
到这时候,陶氏再也说不出一句话,只能在心里默默的期盼凌五不会把她供出来。
“来者何人”张县令问道。
贺大川摁着凌五一起跪倒地上,然后说道:“草民贺大川,是竺心念的护卫。”
“草民凌五,是天香阁的厨子。”凌五接着说道。
“哦就是你将天香阁的食材偷偷换了”张县令问凌五道。
凌五没见过这样的场面,他害怕的浑身发抖,声音也颤颤歪歪:“是是我。”
凌五已承认,本来安静下来的金氏又激动起来,想要冲上来打凌五。
“安静”张县令连拍了三下惊堂木,对于金氏的聒噪,他已经有些不耐烦了。
“凌五,那你做这件是可是受了什么人的指使”张县令接着问道。
“是。”凌五小声的回答,然后磕了一个头说道,“草民只是天香阁的一个小厨子,怎敢一人干出这等伤天害理之事”
“那你说说看,是谁指使了你可是这大堂上的某个人”张县令问道。
“凌五,你可要想好了再说,不要平白辱了别人的清白”陶氏坐不住了,她开口警告凌五道,言下之意就是不要将我供出来。
“住口”张县令呵责道:“这里谁是县令我准你说话了吗”
“民妇知罪。”陶氏规矩的磕了下头。
“凌五,你接着说”张县令说道。
“是”凌五瞥了一眼淡定的竺念,又瞥了一眼咬牙切齿的陶氏,哆嗦着说道:“是陶氏指使我这么做的。”
听到凌五的话,陶氏不敢相信的瞪大双眼,她气急败坏的站起身,扑倒凌五身上撕扯:“凌五,你凭什么污蔑我你凭什么”
“把她拉开”张县令发火了。
两名衙役走了出来,将陶氏拉开摁倒在地上。
“大人,民妇冤枉啊是他们合起伙来污蔑我的”陶氏嚎啕大哭道。
接着她又看向一旁的竺念和凌五说道:“念儿、阿五,你们可都是我的亲人呐,也许我以前对你们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让你们心中有怨言,但是你们也不能这样污蔑我呀”
“凌五,你说的话可都是真的不能欺骗本官”张县令敷衍的问道,在他看来,案子已经定了。
“草民不敢有半分虚言,还请大人明察。”凌五说道,“陶氏是我的远房姑母,前段时间我母亲病了,便向姑姑借钱,然后她便指使我做了这件事,说事成之后可以分给我三成财产。”
衙门口的百姓又躁动了,听到凌五的回答,他们都认定了是陶氏搞得鬼,纷纷指责起她。
“大人,民妇冤枉啊”陶氏仍然不肯承认自己的罪行。
“大人,真实的进货单据还在草民别院中放着,上面还有陶氏的签名”凌五下了最后一剂猛药,“别院还是陶氏为我置办来躲灾用的,有地契可以证明。”
“来人,去凌五的别院找到进货单据和地契,速速呈上来”张县令喊道。
事已至此,陶氏终于停止了叫喊,无力颓然的瘫坐在地上。,,;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