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2(1 / 2)
朗诵道:“元于日,心灿而怎之,由得爱,为许。”
这是诗序,他一开口,包括杨帆,大家都知道他要朗诵什么诗了,毕竟这首诗,中学课本上都学过。
刘元章中气十足的上台,淡淡的吟诵道:“岁除日间短。”
又有人开始接话,“梦归乡月愁。”
然后杨帆看到评委席上一个60多岁,须发皆白的老者,拿着话筒轻声说道:“年复星落久。”
许泰来又接口说道:“轻路漫漫回。”
这首诗念完,教育局的领导杨桐走了上去,拿着稿子念了几句不咸不淡的话,而后杨帆看到吕副台长也走了上去,和他一起去的,有一个四十多岁的中间人,从同事的口中得知,这人是省电视台来的领导。
这些人的相互吹捧,一直持续了整整二十分钟,直到时间差不多了,这次的女主持人孙宁,才一脸笑盈盈的走了上来。
“感谢各位领导的发言,领导们的话语振聋发聩,一直在鼓励着我们前进接下来,我再简单说一下这一次元旦诗词大会的规则。这次的比赛比较特殊,我们会在网上直播,与此同时,我们还开放了投票环节和节目创作环节,不管是场外的观众,还是现场的诗人,都将参与其中。”
“是的,同时比赛的公正性大家也可以完全的放心,我们的网络投票环节会实时公开,并支持网友线上查询。”周正正气十足的话传了出来。
“那么话不多说,让我们有请第一位老师”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许泰来,他刚才压根就没有下去,现在正好从主持人手中接过话筒,当着众人的面就开始了。
杨帆有些腹诽不已,你个老小子,这么猴急啊
“天上寒星敛曙钟,海隅佳气溢晴空。”
“东华涌出曈昽日,南极吹来长养风。”
“丹凤历端观夏正,瑶华之上见春工。”
“体元天子调元相,管领民归玉烛中。”
这首诗念完,刘元章赶紧送上一句马屁,“许老师的诗真是越写越好,我等真是自惭形秽啊”
另一个青年,也笑着说道:“老师写诗的本事真是越来越厉害了,绝对是一首佳作。”
写武侠小说的那位,更是无所不用其极的开始吹捧,“许老师真是写的太好了,整首诗中用典太多,不仅如此,气势宏大,写了古代皇帝和臣子之间,在一年又一年的过度里,忧心天下黎民百姓的心思。许老师格局铺得这么大,却能完美的拿捏,让我们这些人根本活不成啊”
免姐姐是一个比较瘦弱的女人,身材挺好,但是颜值不高,她坐在下面的椅子上,笑着说道:“咱们又不是干那一行的,怎么和人家许老师比呀,写的差不多就行了,您说是吧,许老师”
许泰来红光满面,对台上台下的吹捧都是照单全收,就听着孙宁说道:“许老师,作为咱们古都市的诗词名片,不知道您有何感想呢”
许泰来这个时候,倒显得谦虚了很多。一脸和蔼又客气的说道:“诗词名片不敢讲,也就痴长各位几岁,在这一行颇有些造诣而已,没什么的。”
“那可不是啊,您这首诗刚一出来,就这么高的水平,您让后面的那些诗,怎么办啊”孙宁又再次说道。
一旁的周正则是干笑了几下,这种拍马屁的话他说不出来。
“呵呵,大家太过捧场了,也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元旦诗,没什么的。不过,如果大家喜欢的话,希望可以给我投一票,毕竟老婆孩子在家里看着呢,拿个冠军,回去让他们高兴高兴。”
“那是,那是,许老师的实力这么强,感觉还是很有希望的。”
这个吹捧得就有些过分了,不过话说回来了,人家许干事,在作协里,名声和权势都仅次于主席级别,更别说主席是人家亲叔叔,再加上他本人在这个圈子里已经混了十几年,资历也比较老,就算不卖弄情怀,这个比赛的第一名,也是十拿九稳了。
许泰来在台上狠狠的给自己拉了一场票,慢悠悠的走下去,坐在最前面的席位上,旁边有些人和他说话,好像是评委那边的。
几个人谈得很愉快,杨帆却看着一脸不爽。
第二个上去的,是作协的一个年轻人,刚上去的时候就是一脸惶恐,结结巴巴的把诗念完,就这么磕磕绊绊的走了下去。
大家也都是象征性的鼓了几下,毕竟谁都能看出来,对于这次比赛的胜利,许干事是手到擒来了。
其实,老实说他这首诗,如果声情并茂的朗诵完,未必不能拿下名次,可是前面有许干事的话,他是真的不敢造次啊
这要是一不小心得罪了他老人家,以后在作协的日子可不好混了。
第一百三十二章 白痴一般的挑衅
第三位选手,是诗词冠军刘元章,他倒是中气十足的上去,不卑不亢的朗诵了一首诗。
没得说,质量的确不错,不愧是能拿下冠军的,没有两把刷子,都不敢站上这个舞台。
许泰来坐在底下和那几个评委交流,“小刘不错啊,这首亿元旦还可以,应该能拿一个好名次吧”
“写的确实不错,但是和你老许相比,那可就差得远了。”有一个较为年轻的评委,笑呵呵的说着。
第四个上来的,是作协里面的一个老人,他写的不是诗,而是词,大家的评价也不错,毕竟老人家虽然写得中规中矩,但朗诵水平的确在这些人之中,算是挺高的。
第五个,是兔姐姐,她上去之后笑了笑,“我给大家提个醒啊,别给我报什么希望,我就是一个写儿童故事的,写诗这方面可不拿手。”
她开始朗诵,语气轻柔,用一个古今中外孩童都知道的童话故事,将整首现代诗衬托出来,倒也是别有一番风味,得到了台下观众的认可和评委的高度评价。
接下来,这些人一个接着一个上,而且功力都不低。
话说回来,没有两把刷子,根本就不可能被吸纳进这个组织,而且这还是官方性的组织。
作为压轴选手,最后一个出场的,是作协里一个小老头,他朗诵的是一首古词,但是词写的虽然和许泰来不相上下,可奈何朗诵的时候少了一丝中气。
“言老风采依旧啊,您老人家的词,我可是从小时候就开始看的。”许泰来显然也看透了这一点,所以丝毫不吝啬自己的夸赞。
老人家倒是没多说什么,笑呵呵的坐了下来。像他这个年纪,其实这些名和利已经不太重要了,能在家里抱着孙子,安享晚年,就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这些人的作品一个个朗诵完,底下的观众们也开始四下议论,看谁的诗更好,谁的比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