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3(2 / 2)
坐在老袁右边的中年女裁判咧嘴笑道:“你是今天复赛的十人中最放松的一个,成绩差不了。”
宋康宁走到那组配有座椅的桌子前,端坐其后。
刚才回应的笑容一收,用手指夹起醒木,“啪”的一声落下,开始了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故事。
等到这个故事讲完,老袁满脸的欣慰,这就是自己看中的好苗子
旁听的两个人眼中异彩连连,但强忍着没说话。
裁判组的三个人相互小声地交流了自己的评价和给宋康宁打出的分数。
然后,老袁笑呵呵地说道:“宋康宁同学,恭喜你进入到四分之一决赛。”
“时间在五天之后,不再分业余组和专业组,大家在一起比赛。”
“这是四分之一决赛的比赛规则和相关规定。”
说完,递过去一张印着内容的纸。
宋康宁接过来:“谢谢”
然后,转身要离开,就听那名女裁判提醒了一句:“别忘了带一寸黑白照片,如果能进入半决赛要用到的。”
等到宋康宁一离开,旁听的两个人立刻开了口:“这简直了,就最后这名女孩子的表演就是放到专业组里也是十分出色的”
另一个人说道:“刘副台长说的对,我有同感”
“我一开始听老罗说,还有些半信半疑的,现在全是惊喜”
女裁判笑道:“处长,我说话什么时候不是实事求是”
刘副台长与老袁挺熟:“老袁,你怎么没让你们协会的李会长来听听,多好的苗子啊”
“我一会儿给他打个电话”
老袁直接打断了他的话:“可别”
“我不是忘了,我是特意没告诉他。”
“老李要是知道了,他绝对能把人从我这抢走,介绍给老连。”
刘副台长这才反应过来:“老袁,你想着收徒啊”
“那你还真抢不过老连,人家是评书世家,传承正宗、功底深厚、名气也大。”
第670章 四分之一决赛
老袁哼了一声:“我也不差啊”
“而且我这人不藏私,没有那种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的想法。”
“我还会全力为自己的徒弟铺路,助她上位”
宋康宁自然“听”到了这几个人的对话:“小五,我自己也觉得复赛比初赛讲得要好些,看来我还能进步。”
小五满眼都是赞赏:“主人最聪明了,你要是再比几次赛,一定能摸清这一行的诀窍了。”
时间很快到了五天后,宋康宁再次准时到达了电台的比赛地点。
参加四分之一决赛的一共八十人,其中业余组晋级了三人。
在初赛候场时,与宋康宁搭话的那名中年男子和三十多岁的女子赫然在列。
中年男子看到了宋康宁,大吃一惊,接下来的脸色就有些不好看,心里以为宋康宁之前故意不说实话,迷惑了他。
而那名女子也没比中年男子好到哪里,盯着宋康宁好一会儿,才移开了目光。
工作人员发到宋康宁手里的号牌是三号,这让宋康宁立时笑了。
比完赛,她就可以离开,不用花费大量的时间排号了。
结果,这八十人被工作人员带到了小礼堂,参赛者在台上表演,其他竞争者坐在台下可以从头听到尾。
可以说,透明度是非常的高
主办方临时更改了比赛地点,允许参赛者旁听,就是为了让这些参赛者之间可以相互比较,找出自己的不足,还可以向别人学习,学习对方的长处。
而裁判增加到五人,现场打分,并做点评。
主持人一宣布全国评书大赛四分之一决赛开始后,全场肃静,这些参赛者哪能不珍惜了解其他对手的机会呢
一号选手上台后,虽然把自己要讲的评书片段声情并茂地讲完了,但其中的几处小错误足以证明他是紧张了。
紧接着上台的二号选手同手同脚地走到桌子后面,往台下一看这些多的同行,脸上的汗立刻就下来了。
其实并不怪他,在之前的十多年里,评书表演者几乎没有演出机会,他们都是自己在团里一个人练习。
尤其是年轻些的,刚进了团,就不能演出了,只能混日子。
演出经验几乎为零,比宋康宁强不到哪儿去
所以,这位二号选手讲了不到一半,就忘词了。
好在他基本功很扎实,重新捋了前面一段,又顺了下来,可是如此一番下来,成绩可想而知了。
宋康宁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上了台,老袁仍旧在裁判组里,但已经不是组长了。
而先前的另两名裁判已经坐在台下,当听众了。
他们三个人都很担心,这样一个失败的开局,会影响下一名选手宋康宁的情绪。
但宋康宁却丝毫没受前两名选手的影响,非常淡定地走到桌子后面,端坐在椅子上。
有板有眼地敲了醒木,开始了她的评书段子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闹天宫。
语言流畅,模仿众位神仙惟妙惟肖,越讲越热闹,将之前赛场内紧张的氛围一扫而光。
第671章 你可真聪明
在精彩之处,结束了表演,宋康宁站起身向裁判组和听众们鞠躬致谢。
随着主持人报出的裁判们的评分,台下的那些参赛者的神经又紧绷起来。
宋康宁的最终得分为九点八五分,比前两名选手的得分高出了一大截。
对于这个评分,其他参赛者没有异议。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
听了宋康宁的评书段子就不由佩服,反正要是让自己去表演,肯定不及这个女孩讲得精彩
宋康宁下了台,就溜着墙边出了小礼堂。
台下的老罗一直看着呢,她跟了出来,喊住宋康宁:“哎呀,你这是要走,还是找厕所找不到地方”
宋康宁转过身,看着这位中年女裁判:“我是回家呀。”
“比赛完了,不就可以离开了吗”
老罗这个佩服啊,这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