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95(1 / 2)
德奥,英法坦克外形上都有些许不同,但没人可以否认,在这一领域,坦克的最初发明应用者阿拉斯加仍然是领跑者之一,至少比俄国人那些本就不多并且早已经被摧毁的坦克要先进得多。
看到阿军终于出动了这种大杀器,而是一次就是上百辆,于是大声的吼叫着,叫声中透着一丝恐慌。
坦克在炮击中幸存的俄军,透过硝烟望着那些发出轰鸣的机器,不断的从树林中涌出来,出现在他们眼前的就起码已经超过数十辆,不看后面到底还有多少,就足以震惊了这些俄军士兵,特别是那些参加过欧战,亲身体会过这种武器威力的西伯利亚三十一军官兵们而言,那股恐惧绝对是发自心底。
自从阿拉斯加人发明坦克,并应用于实战,至今已经十余年之久。到现在,全世界主要强国已经有能力自产坦克,就算一些自身没有能力的,经过阿拉斯加数次战争的宣传,欧洲数次大战的宣传,也想尽办法研制,研制不出来的就向其他国家购买,做为世界列强之一,俄国曾经也是最早一批从阿拉斯加取得这个技术的国家,也曾经位于排头,不过随着欧战的不断失利,随着国内经济的崩溃,就像飞机,军舰,火炮一样,他们的技术也好,数量,保养也好已经逐渐落后其他列强了。甚至于很多欧战爆发后才强征入伍又没有去参加欧战的士兵都没有机会亲身见到过这种武器的威力。但是从报纸上他们可以了解到足够多的信息。
在欧洲战场,英法联军的坦克曾经喷吐着的收割着生命的弹雨收割着溃散的德军的生命,德国人的子弹、炮弹打在他的身上的时候,总是被坦克的装甲弹开,它是在陆地上的攻无不克,所向披靡的陆地巡洋舰,人力根本无法阻止它前进的脚步。
在旧旧年的攻加战场,阿拉斯加更是曾经出现过上千辆坦克集中突击,不过数小时即集中摧毁了加拿大温尼伯湖东岸防线,加拿大十余万大军望风而逃的场面,最近的,就在谢伊姆昌,两万西伯利亚军队固守的防线也仅仅数小时就在这种钢铁怪物的突击下荡然无存,无数士兵倒在了这种怪兽的炮火,机枪甚至履带之下。而当时参与突击的阿军坦克恐怕还不及现在的一半。
而现在收割生命的坦克实实在在的出现在了自己的面前,即将收割自己的生命。
俄军士兵们惊恐的看着坦克的逼近,纷纷用步枪射击着逼近地坦克,正如报纸上所说,正如他们在欧洲所见所经历的一样。子弹打到坦克的身上会被弹飞,只能听到子弹击中坦克装甲时叮当”丁当地金属撞击时的清脆响声。
“跟紧一些,像以前一样。俄国人的子弹打不穿坦克的装甲”。
在缓缓前进的坦克之后,突击团的班排长们大声的吼着,坦克在行进中为突击团的步兵提供掩护就好像活动地城墙突击步兵们手持着冲锋枪,跟在坦克的身后各排以熟练的队型向俄军阵地稳步进逼,一切就他们以前经历过的一样,没有经历过的,也跟练下样,并没有太大地区别。
“砰”依在坦克侧后的狙击手瞄准着在几百米外战壕中露出的脑袋,在那里慌张的瞄准着坦克射击地俄军士兵就是一枪,军帽被子弹掀飞了。那名俄军士兵地脑袋被子弹掀开了。花白脑浆被溅到周围。
“挞挞挞”接近射击距离的突击团的步兵们用手中的冲锋枪、轻机枪,向依在武缺战壕中的俄军扫射着弹雨。以密集的弹雨压制他们的还击,在接近到一定距离的时候,步兵们纷纷向俄军地战壕扔着手榴弹。一切就像在练场上地练一般有序。
望着坦克和突击团已经攻入斯特列尔卡河流区内地土地,随着坦克撕开了俄军用复杂的铁丝网障碍构建的防线。卢正良知道事不宜迟,于是向身边的传令兵下达了命令。传令兵射出一枚绿色信号弹接到冲锋信号的十九师其他各团超过一万名步兵在炮声中跃出战壕,以营连为单位以熟练的疏开队型向俄军的阵地稳步高速进逼。
“啮,,咕”在装甲团和突击团撕开了突破口之后,十九师余部立即按照命令,延着装甲团和突击团撕开的六个突破口。快速向俄军纵深突击,以求最大限度地扩大战果。后方跟进的士兵则在跟进后清除战壕中的残敌。
随着十九师主力投入战场之后,整个斯特列尔卡到处被清脆的枪声和刺耳地哨声笼罩着。在枪声和哨声中还可以听到夹杂着汉语或俄语的呼喊声。
按照攻坚战的要求,十九师官兵并没有与战壕中的俄军胶着。而是按照练的要求,远远的向战壕中投掷手榴弹,待其爆炸后,再突入战壕之中顺着俄军的战壕的方向扩大战果。
“前进杀啊”随着突破口越来越大,在后方,西方面军的其他部队,主力大军纷纷跃了战壕,在三色星旗和哨音的指引下,犹如快速推进的长龙般,分成六股,沿着突破口杀入斯特列尔卡城内,
“将军,马加丹城二十五万居民,埃文斯克十六万居民,每天消札旧徐大概是军队的两倍。若能解决这个问题。的确可以延飞矾”的坚守时间,粮食充足无疑也可能提高士兵们的士气和信心,但是将军,这么做,一旦处理不好,将可能给我们带来天大的麻烦,很可能让我们从内部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