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异宋 > 分节阅读 283

分节阅读 28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师父,以后不必叫我殿下了,听起来太生分,实在不行的话叫我的表字幼安好了。”,辛弃疾说着拔出一根白蜡杆长枪严阵以待。他很清楚王德这次训练的用意,所以并没闪避,只是仔细观察王德如何荡开他那根斜竖向上、末端入土的长枪。结果王德只是“轻轻”地挥动了一下他那边一百多斤的巨斧,结实异常的白蜡杆就“喀喇”一声被劈成两截。

觉得白蜡杆材质不行的辛弃疾又去换了一把浑铁枪,结果王德依然只是那么一劈,辛弃疾便觉手中一股沛然大力传来,根本无法抓紧,浑铁枪立即被击飞了出去。惊骇万分的辛弃疾只觉双手火辣辣地刺痛,低头一看,只见他的虎口早已迸裂,鲜血不断沿着手指滴落到地上。令辛弃疾惊骇的不是王德的恐怖力量,事实上从王德的神态来看,他明显仍有余力。关键在于王德的这次表演证明了一件事,只要突阵的猛将掌握了这一用力技巧,即使是正面对战,枪阵也根本无法阻挡骑兵的冲击,因为即使是精锐枪兵的力气,也不太可能比自己还大。当然,要做到这种效果,骑兵必须使用重兵器,而且这种程度的猛将在将星大量陨落的现在,恐怕全天下也找不到十个人,一个猛将的力量再强,也不过就只能冲开一个口子而已。但对骑兵突阵来说,只要将重步兵的密集阵型冲开一个口子,使其不再严整,那么对方的溃败便只是时间问题了

“所以,阵法这东西虽然很有用,但终归是死的,总有办法可破。步兵迎战骑兵最可靠的战法,其实还是散星阵,视死如归的军队是所向无敌的,可成千上万的那种军队也只有岳少保能训练出来,我最多只能训练出百十人,根本不够一战之用。”,王德坦言道,现在岳飞已被平反,他赞誉起来也就没了顾忌。

第四百九十六章骑 射

说起来,岳飞得罪的人虽多,但佩服他的人更多,然而世界上的小人始终比君子要多,所以佩服他的人一般不会冒险为其鸣冤,而那些他得罪过的小人报复起来可是没完没了的

“父王也对我说过散星阵,其实只要本方士气高昂,而对方信心不足,那么散星阵对兵员素质的要求可以降低很多。”,辛弃疾一边和王德搭话,一边仔细观察王德的每次演示,突然,他的眼前一亮,“原来,关键是弧度啊在不断的反复练习与无数次的战斗中,寻找最为合适和有力的弧度,并使之成为身体的本能,这便是我接下来要做的事了”

知道辛弃疾已经掌握突阵的诀窍后,王德转而讲起骑射的话题,这是他生平最得意的地方,也是他最郁闷体重太大,加上没有好马,以致富平战败后他便很少有展示这一绝技的机会,空有一身本事却用不出来,确实够郁闷的。的地方,所以说得更为详尽。

“站着不动射静止的靶子,只要经过严格的训练,大部分适龄兵员都可以做得不错。但如果是射移动的目标,尤其是面对快速突进的骑兵时,命中的难度便会大大增加,而若骑兵是朝自己冲来,那股巨大的恐惧会令原本就难以伤到敌人的箭矢变得更加散乱和无力。当年靖康之乱时,大宋的军队普遍连原地射静止的靶子都射不准,又怎么可能是金军的对手呢”,王德暗叹了一声,他当年在金军精锐面前也有过一触即溃甚至不敢迎战的情形,不是因为他后来才变得异常勇猛,而是当时的宋军士兵素质实在太差,根本不堪一击。王德不是很会练兵吗怎么会这样呢道理很简单,当时北宋腐败成风,军队也不例外,有关系的没功也能整成有功,没关系又没使钱的有功也会被别人强占,当初韩世忠擒方腊的事不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吗要不是他后来功劳实在太大,又有救驾的恩情而得到了赵构的重视,当初的功绩只怕会一直埋没下去。何况那时北宋的军械虽然先进,但由于腐败严重,其中的劣质产品比比皆是,在这种情况下,王德哪儿还有心情练好士兵啊再加上这练兵的本事他也不是一开始就会的,总有个成长的过程。

王德调整了一下情绪,切回正题道,“站在原地射移动的目标已经如此困难,骑在马背上向敌人的骑兵射箭就更是难上加难,即使很有天赋,再加上长期的刻苦训练,也未必能做到箭无虚发,但是,其中并非没有诀窍。虽然训练和天赋依然是必要的,但掌握了它便可以事半功倍。”

“虽说马是一种有灵性的动物,但毕竟远不能和人相比,纵有骑手的驾驭,在行进中的各种动作也较步兵要呆板得多。所以,在某种程度上,骑兵在短距离内的行进轨迹是可以预判的,只要这一点做好了,射中他们自然要容易多了。”,王德终于将这最关键的一段话说了出来,“马匹并没有人类那样的智慧,暴露出破绽的可能性要大得多,而高明的骑手可以在很多时候作出合理的应对,以弥补因坐骑产生的空隙,这便是所谓的人马合一,也是所有骑手梦寐以求的目标”

辛弃疾的资质本就天下少有,学习训练也一直非常刻苦,如今有了王德这样战争经验极其丰富的师父指点,其骑射武艺与战术素养在短时间内有了飞跃性的提高。尽管如此,辛弃疾还是没有被获准下山出战,而此时南方的战事已经迅速演变到了决定性的阶段。说起来,金军大举南下的时机选择,还真是出乎赵宋两国的意料

赵抗虽然对自己的新婚妻子比较无爱,但对禁欲了太久的他来说,放过不吃是不可能的。可就在他费尽心机地将讨人厌的家伙全部撵走,准备品尝青涩的果实时,某位坏人好事的情报人员突然出现了,而他带来的消息足以令赵抗欲念全消。而对秦莹来说,情况恐怕更糟,新婚之夜就独守空房,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总不是什么好兆头

从得到的消息来看,淮河北岸有大量船只集结,据此推测金军总兵力不下五十万,再考虑到路上耽搁的时间,到赵抗新婚之夜的今天,金军只怕已经开始全面的进攻了。赵抗知道事态紧急,连夜闯进皇宫将赵昚这个大宋天子给叫了起来,而虞允文以及一些南宋的重臣也迅速赶到大庆殿参加朝会,连秦桧也强拖病体坐着软轿赶了过来。他现在已对赵抗屈服,如果金人得势的话,这种蛇鼠两端的行为肯定会令他死无全尸的,所以他现在的态度甚至比那些主战派的大臣还激进,令深知其为人的大部分同僚和下属愕然不解。

朝议刚开始没多久,赵抗就发现这次金军出乎意料地倾国南下,可能会造成难以承受的巨大损失,因为淮河防线的主将居然是已经年迈的刘锜。赵抗早就对他名义上的兄弟反复告诫过,刘锜善于出奇,谋略过人,可以说是天下第一智将,但他驭下无方,部下子侄投敌逃跑的早已不是个例,所以他不应长期驻防某个固定地点,尤其是那些至关重要的防区。但赵昚可能是为了显示他才是皇帝,暗示赵抗别对南宋的内政插手;也可能是为了稍微压制一下右相张浚在南宋朝中的势力,因为刘锜与他一向势同水火。毕竟赵昚虽然无视赵构的遗言而对张浚十分倚重,但现在的他也早就明白什么叫做帝王之术,平衡才是王道啊赵抗不想因为这件事闹得两国之间关系破裂,再加上自认为如今赵宋两国已经对金国形成了战略优势,不免产生了金军不敢南下的侥幸心理,于是便没有在此事上过多纠缠。然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