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异宋 > 分节阅读 227

分节阅读 227(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赵抗听后一愣,不过他对此次南宋朝廷拒绝出兵也有不满,便没多说什么,只是又追问了一句,“万一有人还是纠缠不清呢你的那些理由可是骗不到明白人的”

负责人毫不犹豫地回道,“如果有谁还喋喋不休的话,我们就说他是汉奸卖国贼,长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说完后有些得意的他见到赵抗那不善的眼神,立刻就住嘴不再说话。

“乱扣帽子吗这倒是挺有效的,可是这样一来,我们与那些无良文人又有什么区别”,赵抗脸上闪过不豫之色,“算了,如今正值乱世,事急从权,暂时就这样吧”

当然,赵军宣传队的人员都是秘密进行宣传,不然要给南宋地方的衙役给逮住,就不好了。毕竟他们可是到处散布诽谤朝廷的言论啊,但他们也很精明,从不留下物证。而因为赵抗的关系,在没有实证的情况下,是没人敢动他们这些赵国的官吏的。

但不管怎样,宣传队的工作成绩那是没话说,自他们进入南宋境内以来,每月由南宋移居赵国的移民数量大增,照这个速度来看,哪怕不再通过战争掳掠等方式增加人口,赵国用不了十年就能成为超过千万人口的大国了。毫无疑问,这些移民的涌入,可以大大增强赵国的国力,不过赵抗也发现了一个问题,他召来那个负责人问道,“这些移民抵达我国后,肯定会发现赵国与你们所叙述的情况大不相同,只要有几个人回本土一说,你们的宣传不就白做了吗”

“大王您制定的律法,怎么自己却忘记了呢我们赵国可是禁止出境的,这进来是容易,但只要上了这条贼呃,微臣是说,只要成了我们赵国的臣民,想回来都不可能了。就算有少数偷渡回本土的,我们也大可以给他们安些罪名,要朝廷帮助我们缉捕,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大王您觉得怎么样”,那个负责人显然早有心得。

“想不到你们是这么处理的也好,反正国内是高度自治的,如果是确有不满可以内部迁徙,而只是不习惯的话,就让他们暂时忍耐一下好了。”,赵抗可不是什么善人,恻隐之心也只是一闪而过。

赵抗最关心的自然还是义勇军的征募情况,目前看来很令人惊喜,才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在宣传队员们的巧舌如簧下,数万精壮已经征募完毕,并开赴前线。而此时北伐军因感觉兵力单薄,无力死守徐州,便在虞允文以疑兵之计稳住金军后,全军撤入海州城。海州城可以利用海军协防,至少防御上要轻松得多了。这样一来,义勇军与北伐军会合也显得安全多了,如果还是在徐州的话,金军新调来的骑兵可不是吃素的,他们大可以迂回到后方灭杀这些毫无战斗经验的新兵。

其实宋代虽然民风较汉唐时文弱一些,但民间习武之风还是很盛行的,这一点看宋江起义时就明白了。只是宋朝皇帝担心百姓造反,所以对很多兵器与武功进行了限制,比如朴刀就是一例,在长刀中它显得短小灵活,而且价格低廉,用于小规模的械斗很不错。但是一旦用于大规模的战阵,就显得不堪一击,而民间流传的武艺要么华而不实,要么就是只适用于一对一。所以宋朝民众就算起义,在正规军面前也显得很无力。这也正是抗金义军蜂起,但无一能获得成功的关键原因之一,与两汉末年的情形完全不能比。

军队中这些问题倒是不存在,但宋朝的军队大多是用来安置囚犯和解决市民失业问题的,基本都是抱着混军饷糊口的想法,又能有多高的素质与战意而“以文制武”的做法,则进一步削弱了宋军的战斗力。这“以文制武”也不是绝对不可以,但那个管军事的文官必须对战争和军队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才行,而宋朝士大夫阶层中普遍鄙视军人,又哪儿去找这样文武双全的干才呢再加上徽宗时朝政腐败,徽宗赵佶更是少有的纯粹凭感觉管理国家的“极品”皇帝,宋朝不亡已经是大幸了

但是,这些义勇军战士毕竟有些武艺的底子,只要矫正一下,就能具备不弱的战斗力,这可比重头开始训练快多了。只是这样在南宋境内大肆招人,不满的人可为数不少

第三百七十八章蕃客外逃

南宋皇帝赵昚就是其中一个,这些被忽悠走的精壮可都是他的子民,而且赵军宣传队总是将南宋朝廷作为反面典型来配合宣传,他焉能不怒但是现在赵昚还有求于赵国,而且赵抗送给他的那七千精兵的忠诚度还值得怀疑,赵昚便只能暂时忍下了这口气。再说连给金国岁币,并向其称臣的耻辱都忍下来了,何况是同胞的一点小小的无礼呢

但那些地方官吏可不像赵昚那样想得开,毕竟他们可是实际利益受损。税收减少是一方面,而且大量人口迁走引起的社会动荡,这都令地方官吏们头大如斗。更麻烦的是,由于这些情况的出现,原有的社会矛盾被激化了。举例来说的话,原本他们一年捞上十万贯百姓都能忍受,现在可能才捞了两万贯就有人起来闹事了

而当他们试图镇压乱民时,赵国却为那些“贼寇”中的不少人提供了庇护,有些官吏在急怒之下逮捕了一些赵国派驻当地的办事人员,这下可捅出了大娄子。赵抗有了借口之后,立即将自己手中握有罪证、而且对赵国又不太友善的部分地方官员秘密逮捕,然后直接依照南宋律法对其进行了处理。于是,在征募义勇军的同时,南宋境内共有三十七名知县以上文官和十三名统制以上武官被处死。

这下子上表弹劾赵抗的折子如雪片般飞到赵昚手边,但赵昚也只得苦笑。真要较真的话,赵抗其实没有任何错误,这可是他当初受封赵王时被授予的特权。只是南宋法律向来是规定严格,但执行时却很宽松,特别是贪污腐败之类的案件,这实际上已经成了一条“潜规则”。所以赵抗现在这么一搞,才立刻就炸了锅。但问题在于,如果是其他人这么做,他一定很快就会死无葬身之地,所以事态根本不可能搞大。但赵抗不一样,首先,他有实力,就算那些贪官污吏都联合起来,他也不惧,因为他们没有军队;另外,他大部分时间都在赵国,你想报复都没地方去报复;而更重要的是,赵抗并没一杠子打死所有人,只要你不太过分,而且比较听话,他是不会难为你的,所以南宋官吏内部也无法形成对付他的合力,连奸相秦桧居然都没有上表。

不过事态的发展总是出人意料,虽然赵抗因此得罪了很多人,但最后的结果居然是皆大欢喜,这还真是世事难料啊首先,赵昚藉着这个机会,在那些空缺安插了自己的亲信,皇权迅速得到了巩固,反正恶人是赵抗做,他发现这个好处后还巴不得多来几次呢。赵国得利颇丰自不用说,连被宣传队搞怕了的南宋地方官也想通了,你不是要兵要移民吗我给你准备好,你们就别来了,行不行而赵国本来建宣传队的目的也就是为了招兵拉人,既然现在能直接获得想到的,赵抗也没必要多此一举。于是赵抗便以摊派的形式,将任务派给了南宋各地官员,他要求每个地方每年要提供相当于当地人口千分之一的精壮,年龄在十五岁到二十五岁,以作为赵军的储备;提供相当于当地人口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