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 > 分节阅读 41

分节阅读 41(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陈相公庆历任参知政事,五年为同平章事,如今已是皇佑元年,居于相位已经很久了,就算官家有心挽留,恐怕朝中大臣也不会答应。”楚汲笑了下,轻微说道,如果楚俭不是楚家子弟,今日听到只会是表面原因。

“这是为了什么”楚俭似乎是明白了些什么,但更多的是糊涂。

“不为什么,这需要你自己细细体会,日后就会明白了。”楚洛微笑插话道,显然不想让楚汲解释得那么清楚,楚汲也明了楚洛的心思,微微一笑,也没有言语,毕竟听人讲解远远不及自己理会所获的经验深刻,官场波诡云谲,谁人能时时捉摸清楚,哪怕是朝中有人提携,也需要自己步步经营。

无非就是猜忌罢了,有什么难明白的,楚质心中摇头,担任这么久的宰相还没有辞呈,底下的官员想必也等着急了吧,朝廷上的王公大臣可不是民间容易糊弄的百姓黎,自然清楚什么天灾异象其实与人无关,只不过是把这当成可以攻讦的借口罢了。

“俭儿,听说你准备到泰山求学潜修,可有此事”其实人很多时候都是比较虚伪的,总是喜欢询问一些已经知道答案的事情,楚汲也是如此,不过这样往往能更好的交流。

“举试之后,俭儿自觉得才疏学浅,恐不能进士及第,经胡师指点,俭儿决定到泰山苦读几年再回来参加贡试。”楚俭点头说道。

“嗯,能在少年得意之时做出这样的决定,比你父亲当年要强多了。”楚汲大笑说道,让楚洛有些尴尬。

“父亲屡屡受挫,却依然不放弃,这让俭儿心中敬服,引以为荣。”楚俭打了个圆场,敛容正经说道:“俭儿扪心自问,若是换成了自己,恐怕只会终日消沉,一蹶不振了。”

楚洛听着舒服,表情也不禁有些许得意,抚着短须连连点头,引得楚汲和楚潜露出阵阵善意微笑。

“其实求学之事也不必着急,不如参加完来年开春的贡试,知道结果之后再做决定也不迟啊。”楚潜笑着说道:“到时候质儿和珏儿也该参加童子试了,还需你这个做兄长的过来人在一旁予以点拨呢。”

“以二弟和三弟的才学,得中秀才那是轻而易举之事,况且有三位长辈在,哪里还需要俭儿指点啊。”楚俭轻笑起来,语气坚定说道:“至于贡试之难,几位长辈也深知,以俭儿的才学,就算现在心存侥幸,最后也只能失望而返,明知如此,俭儿决然不做无用之功。”

“不愧是楚家子弟,没有让我失望。”楚汲欣慰点头表示赞赏:“厚积才能薄,我相信再潜修几年,俭儿定然能金榜题名,进士及第。”

“俭儿紧记大伯之言。”楚俭恭敬说道。

“质儿、珏儿,你们两个也不能松懈啊。”满意一笑,楚汲转身说道:“特别是质儿,如今在汴梁城也是薄有微名,且莫要以此便骄傲自满。”

“大伯放心,我定然会以大哥为榜样,为光耀楚家门楣而刻苦进学。”楚质立刻露出腼腆笑容,誓言保证说道。

“光耀门楣,此言不假。”楚汲楞了下,随后击掌赞叹道:“我等读书为官,不正是继承了先辈遗志,使得楚家世世代代长盛兴旺吗,不过,质儿,在光耀门楣之时,你也莫要忘记朝廷社稷啊。”

“不在其位,不谋其事,质儿这样想也是可以理解的。”楚潜辩解说道,嘴角的微笑渐渐绽放如花。

“有此心思是好事,不过还须多加努力,科举维艰,不是随意轻描淡写几句就可榜上有名的。”目光瞥向别处,楚洛淡淡说道。

出了躺门,更新晚了,求推荐收藏。谢谢

正文 第八十六章 安家置宅

官舍院子之中,宴席之上已经摆好美酒佳酿,楚家两辈几个男丁按主次落坐,便开始觥筹交错起来,虽然没有丝竹乐声,可是凉风习习,院落内的几株梧桐叶摇曳作响,还真有几分雅致。

“至之,官舍确实有些简陋,可考虑过在城里安置家宅”小饮了杯酒,楚汲轻声问道,他和楚洛为官多年,也积攒不少家蓄,早在几年前就已经舍弃官舍不住,在汴梁城内购置家宅了。

“刚刚上任,这样做是有不妥吧。”楚潜稍微楞了下,似乎也有几分心动,毕竟在中国人的传统观中,家宅田产在心里的位置永远是排在前面的,而且从楚潜的话也可以判断,他所担忧的并非是没有钱,而且别人有看法。

“有何不妥,现下谁人不是这样做的。”楚洛笑着说道:“若是你让出此官舍,不知道有多少人心存感激呢。”

“住在官舍,多有不便,还是安置家宅为好。”楚汲继续劝说道:“日后访友待客也方便许多。”

看着摆下一桌宴席就显得有些狭窄的院落,楚潜深以为然,也明白楚汲和楚洛没有带其他家眷前来的原因,这官舍确实过于拘谨了,若是把家眷都带来,恐怕也容不下。

“现时汴梁城,一座普通院落才四五十万钱,与前几个月相比,价格有所回落,至之若是安置宅业的话,正是时候,再过一段时间,房屋的价格那就不好说了。”楚洛在一旁出谋划策道。

宋朝是中国古代经济最达的朝代,货币流通量很大,有的地方甚至需要印制纸币,也就是常说的交子、会子,还有的偏僻地方还用铁钱做为流通货币,当然,大宋最主要使用的货币还是铜钱,一枚一文,一千文钱用绳子穿成一串,叫做一贯,相当于足色纹银一两。

不过理论上是这样,实际上会有所差距的,有的地方以六七百文钱为一贯,有的地方会适应偏高一些,真正算千文实数的地方非常稀少,楚洛所说的四五十万钱,听起来似乎非常多,其实就是四五百贯而已。

对于县级以下的官员来说,月俸在三千钱到九千钱之间,而楚潜身为知县,月俸包括铜钱、粮食、绢、薪、蒿、炭、盐、茶、纸等物品,折合成铜钱也就是二十贯左右,那样说来,一年就有二百四十贯,一座院落才两年俸禄,如果按照现在的标准来看,这显然是非常值得的,毕竟现代有些人毕生奋斗的目标,也无非就是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罢了。

不过,这也是理论,楚潜的俸禄当然不可能完全不用,积攒起来,汴梁城是大宋的国都,其物价水平可想而知,一个月二十贯钱起码要花去一半左右,才能勉强维持大致的生活消费,而身为朝廷官员,许多杂事会有衙役帮忙处理,可能会有所节省。

但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