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3(1 / 2)
富分化的起头,李源知道,这个时候只有把握住这个龙头,至少,要做到造福一地,否则的话,在后面的大潮流里面,是起不了太大的作用的,李源不想要太过高调,所以他通过李铮来和清河地委接触。
学院的气息 第四十章 国道和李源的三年规划上
“老四,这是什么意思二哥,这这样做到底是想说明什么”离开饭店之后,唐枫忍不住问了李源这个问题,对于他来说,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太过复杂了,对于这种云山雾罩的招呼,他还真的看不懂到底有什么意义,这里面的问题,他懒得去思考,不是他应该要去面对的问题。
“呵呵,就是那个意思,二哥虽然话不多,但是其实他还是怕我们吃亏的,他一直在提醒我们,清河市的情况并不算好,但是这一届的地委和行署班子显然不是那种想要平稳过渡的人物,这个任书记显然是个人物,二哥一直在提醒我,这件事情他并么有做主的权力,可是为什么我们却先得到了消息你要知道,谈判最忌讳什么,谈判这件事情最忌讳的就是在还没有发动的时候,底牌就已经被对手看清楚了,而现在,清河地委的所有底牌,还有我们不清楚的么二哥其实是害怕我们吃亏,显然,这位任书记,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角色,但是他又不断的在提醒我们,这一次的计划,无论对他还是对闽东的人民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机会,所以,他也希望我能认真的考虑,你明白了么”李源的表情显得有一些戏谑,这就是官场之上的道道了,无论李铮是多么愿意自己接手这件事情,都不能有这么一个明确的表态,毕竟,他和自己的关系太近了,可是任擎苍就没有这样的问题,否则的话,这个工程会被别人怀疑里面有猫腻,虽然查不出什么,但是却是麻烦的紧的事情,李源不想多了无谓的东西。
而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无论李铮多么不想要他接触这件事情,他也不能开口说,毕竟,这是任擎苍定下来的调子,无论李铮是什么样的身份也不能随便的落他的面子,这位任书记可不是一个随意的货色,他可是李家大派系里面力挺的新人,今年不过五十二岁,就已经是副部级大员了,这样的人,上升势头绝对的强劲,再进一步,甚至进入国家领导人序列也未必是不可能的事情。
面对这样的人,李源相信他一定有办法让他接受自己的想法的,所以李铮更多的提醒是让他接受这个建议,但是却也让他注意,这件事情,清河地委可谓是志在必得,那么,这里面可以利用的地方就太多了,李铮不相信李源是慈善家,或者说,他应该是一个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的家伙,两全其美的事情,他一定能做得到。
这就是李源从李铮那里得到的信息,其实这些都不重要,他看到的是李铮的心意,这才是最重要的,不枉兄弟一场,既然是这样,那自然也要好好的照顾李铮一番,这里面的度,李源会把握好的。
第二天,跟着李铮来到清河市区,说实话,这是李源第一次逛清河市区,和清源比起来,那自然是大了一些,但是却没有真的繁华到哪里去,不过比起清源来,这边的市容工程旧城改造已经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了,整个城市就好像一个巨大的工地一样,李源倒是看到了一片欣欣向荣,显然,清远市政府的那位一把手也不是一般人。
到了清河大饭店,这是清河市最好的饭店了,依旧是国营饭店,总经理还有级别,是正处级的,在九十年代初,国营还是过硬的品牌,虽然开始衰败了,但是那也只是开始衰败了而已,还没有到最低谷,当然了,还支撑的住的是那些先前业绩不错的企业,但是一些小型的国有企业已经开始快速的衰败了,完全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大形势了。
在讲究自由竞争的环境里面,大锅饭的思想是绝对跟不上潮流的了,而将企业承包出去,或者将股份卖出去,也要有人肯接手才是,这里面就有一个国有资产换算的问题,有一些厂区卖出去的时候,甚至连下岗工人的遣散费都发布出来,更不要说让那些工人们可以在下岗之后拿到一些补贴了。
悲剧很多,李源步行在热闹的大街上,他放佛看到了很多很多的东西,对于他来说,这里面的问题不仅仅是问题,那是一个个血淋淋的事实,前一世,他看到了太多夫妻因为下岗的问题而劳燕分飞,看到了很多的女子因为下岗的问题而误入歧途,这里面的事情,太多太多,让他感觉到深深的压力。
这里,不过是华夏的一个小小的角落而已,李源知道,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并不算多,但是,却已经可以救回很多的人的性命了,可是这只是区区一个小小的地方,自己能做的事情也只有那么一点点而已,力量,还是需要力量,这样才能让自己彻底的站立起来,俯视这个世界,才能让自己真正的强大起来,不用一筹莫展。
“您是李先生呵呵,请跟我来,任书记和虞专员已近等您好久了。”一个一脸斯文带着黑框眼镜的男子站在清河饭店的大门前面看着来往的路人,看到李源和唐枫正要进门,赶紧上来搭讪,并不是他能未卜先知,而是今天因为任擎苍要谈事情,这里暂时不接待客人了,清河市这么大的地方,自然不可能只有一家饭店了。
虽然这样的安排稍显霸气了一些,但是任书记的话,谁都不敢不放在心上,任擎苍可不是一般的地委书记,他身上的省委常委还是在的,副部级的地委书记,那地位可不是一般的正厅可以比拟的,他是可以上省委常委会的,可以在省委为清河说话的书记,霸气一起又有何妨,而且这一次的大事也是震动整个清河甚至闽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