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69(2 / 2)
广阔的空间,充分的自由,带来了诸多的选择,从而产生了选择的烦恼。对此。张道凌似乎充满了怜惜。
跳左马还是跳右马,是一种选择。自己是去是留,也是一种选择。但两者重要程度悬殊,好像并不能相提并论。
若进车便可以将对方将死,而跳马却不能。明显的一好一坏,任何人都会进车,也就无所谓选择。但是,选择之难,难就难在两者相比,并没有明显的一好一坏。
都高都低都重要都不重要,这样才使人举棋不定。自己是去是留的问题,与跳马相比,从这层意义上看,本质是一样的。
那么,跳左马与跳右马可以凭喜好任选其一,自己的去向也可以任选其一吗不能。若这样草率行事,只怕将铸成终身之恨。
记得张道凌曾言:“到后来,这人输棋了,就一直追悔到当初的第一步:是因为跳马的方向错了。”
象棋之道,变幻多端。若输棋了,万临山知道,根本不能说是缘自跳马的方向。只能是因为其它的,或棋力不行,或中盘算错等原因。若硬说因为跳马,假设能重新来过,跳另一匹马,而棋力、中盘计算依旧,又焉知不犯其他错误,同样导致最后的输棋。
这么说来,万事早有定数,根本不必因选择而烦恼。当发生选择之难时,所面临的必然是差不多的,即使选错,也不可能错到哪里去。这时,凭喜好任选其一便可。到后来,结果不如人意,也不要怪当初之选择。
张道凌。一段小小的故事,便解开这么大的难题,不愧为天师
凭自己的喜好,万临山选择留在四川。只是这样一来,就要面对叛徒、卖国贼的骂名了。
幸亏自己在是去是留之外,还有一条躲起来的路。
雷又招、雷绝招一下子就指出自己若不想留下就需躲起来,自己绕这么大一个圈子,结果却是一样。聪明人就是聪明,自己不服气是不行的。
躲起来的滋味很不好受。尽管自己很不愿意,但一时之间,也别无他法了。
第二日,三人整装出发。因进沟之后山路崎岖,不能骑马,万临山将两匹马寄放给店家。道:“若是在下一月之后依然未来取马,这两匹马就赠予老丈了。”
绕过“白云洞”,爬上“幽谷飞泉”的山壁。杜闻秀道:“在下面望瀑布,势若奔雷。而今,从上面看这一溪之水,又温柔又娴静。水这种东西,最是变化无常。”
万临山忽地想起一事,问道:“杜兄是否急于返乡”
“唉,再急也没有办法,不如不急。”
万临山道:“在下刚好想到一法,也不知行否”
杜闻秀道:“那三名侍卫既然有恩于万兄,在下焉能强行让万兄助拳”
“不是助拳。”万临山道:“在下记得二郎庙庙前有树,人皆以为树在庙前,我独以为庙在树后”刚开了个头,旁边巫苓燕就“哧”的一声笑了起来。万临山道:“巫姑娘勿笑,笑起来就不好说了。”巫苓燕赶忙止住。万临山这才转向杜闻秀道:“在下是想,若是将二郎庙搬到这青城山来,是否就成了侍卫以为他们在我们以东,我独以为我们在侍卫之西呢”
“万兄的意思在下未曾明白。”杜闻秀道。
万临山道:“通常人们说,若进青城山,必经建福宫前那个山口。这是站在灌县、杜鹃、成都一带说的。若是从巫姑娘他们国家那儿望过来,山口便应该在这边了。”
“山口在这边”杜闻秀略一沉吟,便即领悟,双手一抱拳道:“多谢指教,在下告辞”万临山点头道:“杜兄保重。”杜闻秀走了两步,又向巫苓燕抱拳道:“在下身有要事,这便告辞。不能喝二位的喜酒了。”巫苓燕只淡淡地点下头。
杜闻秀的身影拐弯消失之后,万临山道:“走吧。”
这时,巫苓燕忽然问道:“请问万兄,那位杜兄刚才说的喜酒是什么酒,万兄喝过吗”
因有杜闻秀“二位的喜酒”之说,万临山倒不好解释了。正想措辞,忽见巫苓燕脸泛红潮,万临山当即醒悟:对于喜酒,巫苓燕肯定是懂的,她这样问,分明是要试探自己的意思。
与雷家四姐妹截然不同,这是巫苓燕自己的意思。万临山顿时感觉一股暖流猛烈地冲上心头。
但自己对巫苓燕的确没有往那方面想过。巫苓燕到底适不适合自己,自己到底喜不喜欢巫苓燕,还真不知道。若一时之间,就做出肯定的表示,就是真正的草率了。只是自己若作否定的回答,那就无异于在巫苓燕的旧伤之上又添新伤,巫苓燕受得了么
巫苓燕见万临山沉吟不语,便又问道:“万兄刚才说什么山口,不知是什么意思怎么那位杜兄一听就走了”
“杜兄急于返乡,苦于那三名侍卫守在山口,因此不敢走。在下适才是讲,若是要下山,并非一定要走山口,随便从哪儿翻山越岭都行。”万临山道:“杜兄现在是去找自己的山口去了。”心中却想,巫苓燕的顽强,确实不虚。自己倒是忘了。其实自己也没有那么坚决,假使刚才巫苓燕扑进自己怀中,恐怕就只好先草率了。
这边,巫苓燕说道:“万兄若是这么说,小妹就懂了。”
万临山松了口气,道:“世上有些事,须将复杂的变得简单,做起来才能更为容易。另一些事,又须将简单的弄得复杂,说出来,才显得自己学识渊博。”
“哦,小妹倒是希望简单些好。”巫苓燕显然并未死心,咬牙道:“不过,再复杂小妹也不怕。”
第二卷 第563章 尽日凭阑
第563章 尽日凭阑
双泉水帘洞、观音岩瀑布、闭月潭、落雁潭。与沿途所见其它景致一样,均立有石碑、石牌,但都有些旧,显非近日所立。在梳妆池,却多了一块新石牌。
石牌上书:“此梳妆池之上,原名玉华池。因与人名雷同,凡人望而止步。今更名为yu女池,并昭示,该池并非沐浴之池,便如梳妆池并无人临水照容一般。”
“好险”万临山惊道:“若非此牌,我们这样闯上去,岂不是大不敬了。怎么原来没想到”
巫苓燕道:“万兄与温玉华是朋友。偶尔看见沐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