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女主三国 > 分节阅读 260

分节阅读 260(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改为铁制之后,看上去投石车的外表美观了一些。还是五十斤左右的石块,投到了将近五百步的距离。放在现代来说,就是三百米了。很不错的了。

这就算行了吧。真的应该算行了。不过,田润却想起一个事儿来。田润也不知道是在哪部电影里看过,有种投石车,投石的篮子并没有在臂上。而是以绳索,悬挂在臂上的。以前,田润没有想到。直到已经能够算行了,这才想到。

也许没有什么用,但田润还是跟马钧说了。马钧道:“很有道理啊。篮子挂于臂上,力臂并没有增长。而在击发之后,在长臂被挡住之时,那个篮子还会继续运动。在大弧之外,再绕出一道小弧。增加了得力的时间。相信会掷得更远的。”

臂上的固定篮变成吊篮,对于试验来说,是很简单的。试验中,根本就不需要变。而是直接再加一个吊篮就行了。

很快。就得出了吊篮投掷的结果。六百步。又增加了一百步。不过,试验得知,吊篮投掷的准确性较差。

田润道:“这回,就这么定了。固定篮和吊篮同时上。虽然远距离乱投的时候用吊篮。平时用固定篮。哦,对了,还有一个事。”

马钧问:“什么事”田润说:“你那个,投出去的石块,是多少斤”马钧道:“50斤。我记得好像跟你说过的吧。”

“是,我也记得你说过,”田润说,“我想问的是,你用秤称过没有”马钧答道:“称过。怎么了”田润道:“那打起仗来,还能称么”马钧道:“应该是不能的吧。”

田润道:“那我们能不能自己生产出那样的石块呢我想,如果是自己生产的话,应该能够做到基本一样重的。”

马钧道:“能到是能。不过,石块那种不值钱的东西,好像没有必要吧。生产出来了,还要运来运去的。肯定不如在战场附近就地取石方便的。”

“哦,原来是这样啊,”田润道,“那就算我没说好了。”

田润走了,一边起一边想着事。田润想的是油罐。在虎牢、汜水两关阻击战中,田润这边曾经制作过一种一斤装的小油罐。这种小罐子。罐口比较紧。只要倾翻的时间不太长,里面的油就不会泄漏。盖子有个小眼,使用的时候,拿火油浸泡过的布条系在上面,点燃,然后扔出去,就成了手掷式燃烧弹了。

专门装火油的罐子,通常跟十斤装的酒坛个头差不多。做大了,万一破损,损失惨重;做小了会增加搬运的次数,劳神费力。而现在。投石车能投五十斤,是不是就应该制作一批毛重五十斤的油罐呢

好像还真行。到时候,罐口可以封死。反正投掷出去之后,罐子会被摔破的,里面的油一定会流出来的。还有那个引火的布条,就可以做得更大些了,增大引燃的机率。

这应该可以算是大型燃烧弹了吧不过,成本还是比较高的。今后要告诉士兵们,尽量节约使用。

想得差不多了,田润就直接给刘晔说了。这个不需要科研,不需要马钧费神了。

田润在青州篷莱船坞的时候,曾经写函,调关羽到青州,同时又让刘晔招募水军。这是一个矛盾的命令。刘晔接令后,并没有放关羽。而是发函询问田润,是否准备让关羽领水军。结果田润没复函,而是人回来了。

田润的确是经常到外面走动的。而且,有些时候田润还孤身一人走动,连个亲兵都不带的。但是,田润走动的时间都不长,距离也不远。到篷莱船坞,距离够远了,却是因为螺旋桨的事情。属于一种偶然现象。因为海面浮尸的情况,而前往查看,多耽误了几天,更是一种特殊情况。如今,家中有婴儿嗷嗷待哺。因而只有得闲,田润就往家跑。

田润回到平定的时候,刘晔那边招募水军的事情八字还没有一撇。仅仅是把消息发给了领地各州,暂时还没有什么反馈。关羽,的确是准备用来领水军的。田润给刘晔说了,而且也给关羽说了。

其实田润并不知道关羽在这个时候会不会带水军,反正关羽是第一个选择就是了。而实情呢,则是不会。关羽自从被贬为不带兵的闲将之后,先是气闷了一段时间,然后还是很刻苦的。学习了很多战阵,并且还勤练武艺。只因为关羽没有预见到田润要领水军。所以才没有学习水军方面的知识。这时,田润直接就把带水军的任务丢了过来。这种莫大的信任,让关羽颇有云开日出的感觉。关羽告诫自己,一定要好好珍惜。如果再次犯错,就算田润依然不杀自己,自己也没什么颜面继续活在这世上了。

关羽到处去搜集水军方面的资料,就差没有上网百度一下了。

这里面,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就是关羽学习的对象,并不是更为高级的武官。其实关羽也想找高一级别的武官学习,可是却没有。关羽自己就已经是最高级的了。并且,水军,对于田润这边来说,是个新生事物。所有的武官都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

关羽学习的对象,居然是文官。这恐怕是很多人意料不到的。在历史上,在演义中,关羽都与众不同。刚出来的关羽是个啥样儿,绝对不是能带水军的。但后来的关羽,一到江夏就立即带领水军。也不说,带得如何的好;起码,算是合格的吧。

再看看其他将领,就不行了。北方人善骑,南方人善船。这是现成的借口。但关羽却没有用这样的借口。关羽在荆州的时候,就学习了统带水军之法。

那么,在历史和演义中,关羽又是向谁学的别查,这个是查不到的。只能根据道理来推演。实际上,在那个时候,关羽是不可能向刘表方面的人学习的。刘表方面,一直就担心刘备取而代之。刘备也在尽量避免这种嫌疑。如果关羽向荆州人士学习统带水军之法,刘备一定会制止的。

于是,关羽就只能向刘备自己这边的人学习了。而刘备这边,根本就没有会统带水军的将领。关羽学会之后,是第一个。那关羽还能向谁学呢于是,答案就出来了:文官。

在这个时代,文武的划分,其实并不是那么严格的。文系,有治理的官吏,也有负责行军布阵的军师。更有一些人,是两样都会。刘晔就是这样,既能治理,又能布阵。

关羽是武将。如果关羽向文官学习武艺,恐怕是真的不行的。但学习带兵之法,就跟武艺不同了。这个,还真能学。有一些武将瞧不起文官,经常对文官无理。连带着士兵也对文官无理。因而才有“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说法。关羽不是这样,关羽一直都尊重文官。对于自己不懂的领域,关羽绝不轻视任何人。

学习水军统带之法,实际上仅仅是学习与陆军不同的地方。陆军,关羽是会带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