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2(1 / 2)
三斗到底问了些什么,阎柔当然是不知道的。不过,虽然阎柔不知道,但却是非常容易猜出来的。搞清楚目前的位置,这是三斗的任务。这是三斗一定会问的。除些而外,就没有任务了,就是三斗自己想问的问题了。根据三斗前面说过自己不认识那些人的情况分析。三斗应该会打听此地距离自己的家乡,即三斗说过的大岛有多远、该往哪个方向走等等。如果那些人里面存在对大岛比较熟悉的人,三斗还会打听一下大岛的情况。再多,就没有了。三斗不可能向不认识的人问起自己的父母等亲人的情况。
这些问题,在阎柔看来,都不是什么重要的问题。而这些不重要的问题,在那些人的眼里,明显变成了非常重要的问题。因而,阎柔感觉有些不对,悄悄向梁宽做了个手势。梁宽会意,便让士兵们加强了戒备。随时准备出击。
果然,过了一阵,阎柔就发现三斗跟那些人出现了争吵。虽然阎柔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而争吵,也听不懂他们到底吵的究竟是什么,但从急促的章节、高亢的声调和表情,可以得到证实。在那里,三斗只有一个人,争吵的结果,肯定是要吃亏的。说不定,那些人一怒之下,就会拔刀杀人。于是,阎柔迅速下达了出击的命令。
士兵,就是用来打仗的。就连士兵们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士兵越少,士兵就越是重要,士兵就越是渴望战斗。刘备的水军士兵,总共只有八百人。在刘备的其它军队里,都是一万士兵才有一名高级将领的。而水军的直接将领却有四人。这还不算,行军教授阎柔还长期在水军顾问。船坞的三斗,算是水军有关人士吧,还被提拔为督邮。刘备对于水军的重视,是每一个水军士兵都心知肚明的。
现代社会,忘恩负义之徒比比皆是。过河就拆桥,上屋就抽梯,人人吃了上顿就不管下顿。而在古代,却不是这样。施恩的人固然不望报答,但接受恩惠的人却铭记心底。有道是知恩不报非君子,万古千秋作骂名。知恩图报,是非常正常而又理所当然的。知恩不报,就是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
这次,水军出征,对于水军士兵来说,兴奋之余,也还是有些担心的。他们倒还不知道田润的厉害,他们主要担心的是自己的作战技并不是很熟。他们的训练总共加起来还不到两个月。在这方面,除了更加刻苦、更加卖力之外,也没有什么其它的好办法。但是。就在士兵普遍的担心之时,刘备上了船。
刘备上船,也就是说刘备把自己的性命交到了水军士兵的手里。刘备对于这些水军士兵寄予了无比的信任。刘备的这个举动,让水军士兵们激动不已。人人都感到心中蕴藏了无穷的力量。而在此时,就是这些力量的第一次暴发了。
水军士兵们杀了上去。而这个时候,那些人只是刚刚跟三斗发生了争吵,还没有到打起来的地步。因而,三斗的生命安全还没有受到威胁。
那些人见到水军士兵,一时之间,也还没有想到水军士兵是三斗召来的。实际上,三斗也没召。什么暗号都没有发。水军士兵进攻的命令是由这边的阎柔下达的。
因而,那些人拔出了刀,迎战水军士兵。没有人却对付三斗。他们中倒是有几个人,用眼角余光注意着三斗。不过,注意三斗的目的,却只是防止三斗在背后抽刀杀人。而实际上,三斗的身上根本就没有带刀。
一百名水军士兵,杀十几个人。这个悬殊不是一般的大。胜算肯定是在握的。此时要紧的,既不是杀死,也不是杀伤或杀败,而是要将来人一网打尽。因而水军士兵们冲上去之后,并没有以绝对的兵力优势痛下杀手。与那十几个人交手的士兵,都仅仅是应付了事,让打斗就这么拖延下去。
为什么会这样打呢关于这一点,就不是什么计谋的问题了。因此,并不是出自阎柔的命令。不过,也可以说,与阎柔还是有些关系的。那是因为,阎柔平时,就跟将领说过这些问题。放在现代来说,就是阎柔对高级将领们进行过培训。而这时,阎柔仅仅下达了进攻的命令,具体的作战过程阎柔没有说。但实际上,将领梁宽依然按照阎柔以往的培训在进行着指挥。
打得赢但是却不打赢,这里面的道理其实也很简单。先从反面想,如果打赢,看看会怎么样。打赢,这时是非常容易的。因而,怎样才能打赢,就不是个问题。我们完全有条件去假定,现在,就已经打赢了。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结局呢那十几个人全部杀死,或者全部活捉,或者杀死了几个活捉了几个。也就这样罢。
来船的上面有没有人那是一定有的。刘备的水军打赢了,也就等于船上的人见到岸上的自己人败了,那他们会怎么做他们肯定就会跑。而在此时,刘备虽然有船,但船只都在小岛的另一边。因而肯定是追不上的了。而跑掉的人,就成了后患。
所以,梁宽总体上执行了阎柔的命令,出击了。但是,在具体上,就是梁宽自己的安排了。总共一百名士兵,有五十名,向那十几个人冲了过去,保持着三打一的优势,但是却不打胜。另外有十个人,则悄悄摸到海边,往那艘来船游了过去。剩下的四十个人,原地不动,保护刘备和阎柔的安全。梁宽自己,在偷袭船只的那十人当中。
那边开打了。来船上面留守的几个人听到了动静,就往岸上看。于是,他们看到自己的人被很多人攻击。但是,由于自己人很英勇,战斗处于胶作状态。一时之间,不分胜败。这样的结果,在留守的几个人看来,是很正常的。那是因为,这帮人,本来就是杰出的武士。只不过他们的真实本领,比刘备的士兵稍稍差一点而已。
第二卷 第280章 亲人不在
第280章 亲人不在
船上的人完全就没有怎么提防。梁宽等人就跃了上去。待得反抗,钢刀已经架在了脖子之上。只得乖乖束手就擒了。然后,梁宽吼了一声,岸上众军突然发力,一下就取得了胜利。最后的结果是,船上,擒住两人。岸上,擒住三人,杀死十一人。这帮人总共十六人。
战斗结束,梁宽命令士兵将船上的两名俘虏押到岸上。所有的俘虏由岛上押回去。梁宽这边,则负责将船驶回船队所在的海岛的另一边。十一具尸体,被绑上了石头,抬到了船上。待船只开出之后,再扔进大海。
经过了这些事情之后,时间已经接近午时。关于事情的详细经过,阎柔是准备向三斗询问的。但是却被刘备阻止了。阎柔不明白刘备为什么阻止。不过,刘备既是州牧又是兄长,阻止一下的权力应该是有的。而三斗人就在这里,什么时间问都是可以的,也并不需要急在一时。因而阎柔就服从了。
刘备既然阻止阎柔询问,刘备自己肯定也同样没问。其他人。梁宽驾船去了,士兵是没有权力询问三斗的。于是,就这么闷声发大财了。不久,将俘虏押到了船队所在的海岸。
海岸这边,营地的东西已经收到船上了。但由于一时半会儿的,还不会出航,因此,又有一些士兵上到岸边来歇息了。刘备等人到了之后,也没有上船,就吩咐士兵们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