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女主三国 > 分节阅读 201

分节阅读 20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公孙续的骑兵距离那支七千人的袁军距离是八百步,距离两千人的这支袁军的距离是五百步。三者并没有处于一条直线上。公孙续的骑兵上马之后,直接朝着那支七千人的袁军而去。如果要完全抵达,距离是八百步。而那支两千人的袁军,距离七千人的大部队的距离却不止三百步,而是五百步。也就是说,步兵的五百步,相对骑兵的八百步。

骑兵的八百步,说的不是马行八百步,而仍旧还是步行八百步。人与战马的速度之比,是小于五比八的。因而我们可以知道,公孙续的骑兵会先到。

实际上,公孙续的骑兵也并没有跑完那八百步的路程。他们只跑了四百步左右,就拐弯冲向了那只两千人的袁军。又跑了两百步左右的距离,骑兵就追上了步兵。杀戮就开始了。公孙续的骑兵,装备的武器是枪。杀起人来,是非常方便的。

然而,并没有多久,也就杀了五六百人,就到了那支七千人的袁军的附近。这支大军。严阵以待,盾阵没有一丝缝隙。但是,这边又多出一千多袁军往里冲,事情就麻烦了。

袁军的盾阵是用来挡弓箭的,而不是用来抵挡骑兵冲击的。还别提骑兵,就是步兵的冲击,也是挡不住的。而现在,来自第二道埋伏的一千多袁军就冲过来了。

如果袁军大部什么也不做,那么,盾阵必须被这一千多名袁军冲垮。盾阵一垮,公孙续的骑兵跟踪而至。必然发箭。那个时候,密集的袁军必将暴露在箭雨之下,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袁军迎向来敌的这一边突然就撤去了盾阵。当然,也不是一面盾牌也不举。最前面,还是留了一排举盾的步兵的。

这排步兵的后面,四千弓箭手当中的约五百人张弓搭箭,直接朝着那一千多名袁军射了过来。这样的行动,是不得已的,也是正常的。冲阵,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行为。冲击自己军队的军阵,同样是不能接受的。

为什么只有五百人射箭呢那是因为袁军的站队太密集。这个方向,就只有大约五百弓手有射箭的空间。

这么一射,那一千多袁军就傻了眼。有的人原地止住去势,站住了;然后很快被骑兵杀死。更多的人往侧面跑了过去。

七千袁军大队依然密集,公孙续的骑兵没敢冲向他们。骑兵们拐弯了,继续追击那一千多人的袁军。然后一个一个地,慢慢杀死。

在这里,公孙续可以选择以弓箭射击七千人的袁军大队。但公孙续没有。追击逃跑的人,是骑兵最愿意做的事情了。公孙续本人也是这样。于是,公孙续选择追击那一千多人的袁军步兵。骑兵都没有再用弓箭了。一个个挺枪纵马,实施最为直接的屠杀。

在这样的平坦空旷之地,那一千多名袁军士兵怎么跑,也是跑不过骑兵的。假设有两名步兵,分东西两个方向跑出。一名骑兵只需要先追其中一人,杀死之后,再掉过头来,追杀另外一人即可。

现在的情况是,公孙续的骑兵有七百多人,少于被追的袁军士兵。袁军士兵在危险的时刻,自动出现了乱跑的现象。向各个方向奔出的都有。袁兵没命地往前狂奔。他们不敢停下来也不敢回头。虽然明知这样下去必然难以逃过被屠杀的命运,可如果留在原地,却只能死得更快。连绵不断的惨叫声从身后传来。不用回头他们也知道,自己的同袍正在一个一个挤上通往黄泉的道路。

追击的骑兵们一点都不心急。慢慢地杀,总会杀完的。他们锋利的枪尖像扎稻草人那样洞穿了一个个袁兵的身体,枪头的刃口像砍西瓜那样不断地砍下了一个个袁兵的脑袋。大约一盏茶的时光,杀完了。

杀完了。指的是来自第二道埋伏的袁军士兵的绝大部分,被公孙续的骑兵们杀死了。为什么不是全部呢是因为公孙续的士兵们自动停止了屠杀。

好像公孙续的士兵们觉悟还挺高的哈。杀了许多人之后,突然良心发现,就准备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这当然是痴人说梦了。士兵的职业,就等于是刽子手。刽子手们砍杀正欢的时候,是不可能良心发现的。这也不是说他们没有良心,而是说,在这样的时刻,他们发现不了自己的良心。

那他们为什么还要住手呢很简单,当然是被迫的了。被什么样的情况所迫呢当然不可能是有人拉住他们的手,或者有人对他们晓以大义,而是有了新的敌情。

新的敌情,却是老的敌人所制造的。就是那支七千人的袁军大队,就是那支一直都处于下风的袁军。任何时候,都不要小看自己的敌人。袁军处于下风不假,但袁军不可能始终甘于处于下风。

公孙续大意了,公孙续的骑兵也大意了。追杀逃跑的袁军步兵是快乐的,他们都去享受这种快乐去了。晋书阮籍传说:“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得意了,快乐了,就连自己的样子都忘记了。顺便说一句,阮籍就是这个时代的人。只是现在还没有出来而已。

七千袁军,把公孙续的七百骑兵包围了。公孙续的骑兵发现的时候,包围圈就已经完成了。公孙续自己,还不是最先发现的。

包围圈很大。当然,不大不行。如果不大的话,岂不是早就被发现了。包围圈越大,需要的士兵就越多。这里,袁军又一次充分发挥了自己兵多的优势。有优势不用,过期作废。

这么大的包围圈,必然不会很牢靠。圈上的袁军士兵,也就只有一层。骑兵一冲,绝对能够跑得出去。七百骑兵冲出包围圈,其伤亡不会超出七十人。

但是,公孙续的确不是名将,公孙续的确比较差劲。公孙续迟疑了,发呆了,一时之间,并没有发出突围的命令。

袁军则没有发呆。所有的袁军迅速往中间靠拢。尽量缩小中间骑兵的回旋余地。并且,随着包围半径的缩小,圈上最先只有一层士兵,很快就变成了两层、三层、四层士兵。

然后,公孙续才下达了突围的命令。

公孙续对于战场的情况掌握不是很清晰。观察也是匆匆的,判断却是迟迟的。这时,突围的命令发出了,向哪个方向突围呢,就又迟疑了一下。到了最后,却没有任何根据地,随便选了个方向。

还好,公孙续的运气并不是很差。他所选择的突围方面,面临的只是一般的袁军士兵。并没有中、高级将领把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