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4(1 / 2)
陈群道:“不知者,不为过也。二位将军不知道,所以无过。当时,我在后面,我也不知道,所以我也没有过错。
“下面我接着讲。孙策的士兵,应该埋伏起来了。然后他们攻击了吴郡此役最后面的一千士兵。由于孙策这边是伏兵,突然杀出,因此,孙策就能够在几乎没有伤亡的情况下取得战争的胜利。
“杀掉一千吴郡士兵,功劳大不大,当然不大。但此时,孙策一定会故意漏掉一些吴郡士兵。让他们跑回吴郡。实际上孙策这边,就杀了一千人。而严伯虎看到的情况却不一样了。八千士兵征枫桥,转眼之间,就逃回那么几个人。严伯虎会怎么样肯定是肝胆欲裂,肯定被吓得屁滚尿流。于是,严伯虎不思抵抗,弃城而走。转眼之间,孙策就进了吴郡。
“孙策敢占据吴郡吗敢到是敢,但孙策却不愿意。孙策不知道这边的五千吴郡士兵已经被我军杀掉。对他来说,这五千士兵随时都有可能杀回吴郡。而孙策则绝不愿意将他那三千人与这五千吴郡士兵对耗。因而孙策一定会向南追出,追击的方向,就是乌程、嘉兴和余杭。”
第二卷 第235章 阻截无赦
第235章 阻截无赦
“我知道了,”于禁一拍大腿。插言道,“孙策一定会分兵追击。今日日落之后,孙策的人马必定在乌程、嘉兴、余杭三地。长文适才派遣甲丙两队到桐乡和菱湖,就是不让孙策的人马走到一块。”
太史慈却道:“倒是这么个理儿。不过,就算是孙策的人马走到一块,也不就是三千人嘛。甲丙两队只消出一个队,就能收拾得干干净净。又何苦那么大费周张呢”
陈群道:“这里面当然有特别的原因。其实说白了,也很简单。要消灭孙策,很容易。并且,我军曾经就抓过一次孙策。只是后来又放了。为什么释放孙策呢这个原因我没有想通。你们二位可否知道”
于禁道:“我不知道。兰帅说放就放呗。”太史慈道:“或许兰帅想要让孙策心服口服”
陈群道:“是啊。既然我们不能肯定,那么我们就不能随随便便地消灭孙策。我们只能逼他,把他赶入绝路。但最后一击,却需要兰帅亲自下令才行。”
“嗯,长文说得不错,”于禁道,“此等大事,当需如此慎重。”
太史慈道:“那边马上就要清理完战场了。长文你看,我们大军如何调派。”
陈群道:“前面,我们说过,有两千吴郡士兵调过头去,没有跑到北边来。我估计。在那两千吴郡士兵返回吴郡之前,孙策就已经从吴郡追了出去。因此,这两千人就成了一个未定的因素。他们有可能呆在吴郡,有可能往南面追出,也有可能抢劫百姓之后就此散去。
“如果他们散了,也就罢了。如果他们往南面追出,与甲丙两队遭遇,我估计他们也不能够耽误甲丙两队的行程。最麻烦的,就是他们呆在吴郡,据城而守。由于严伯虎不在吴郡,这种可能性不大。但为防万一,我军还是以其坚守吴郡为出发点进行调兵。
“吴县乃郡城,城池很大。两千士兵,不足以遍布带个城墙。因此,我军宜充分发挥人数上的优势,对吴郡四面围困。但有未闭之城门,但有无兵之城墙,我军便堂皇进之。待到那两千吴郡士兵失去城墙的优势之后,平地交战,定非我军对手。由此,可轻松取得吴郡。
“取吴郡之后,我军需留下两千老兵。这是为了防止有人趁乱劫掠民众。如果那两千吴郡士兵乃是散去了,我两千老兵,亦能保证吴郡不乱。枫桥县,暂时就不用理会了。”
计议妥当之后,于禁、太史慈又商量了一下细节。然后拔营南下。自城外绕过枫桥县。到吴郡郡治所在的吴县,见城门并没有关闭。这说明那两千吴郡士兵放弃了据城而守的打算。
于是。吴郡留下两千士兵之后,继续往南。前面的太史慈部队到达思古桥,后面的于禁部队到达平望的时候,夜幕降临,安营扎寨了。
陈群在太史慈这边。安营扎寨的同时,向桐乡和菱湖派出了通信兵。以便了解甲丙两队的情况。
当日,韩当率一千人赶赴吴郡西南的乌程,凌操凌统父子率一千士兵奔袭吴郡正南面的嘉兴。乌程、嘉兴,经济发达,市场繁荣,但却兵丁不旺。余杭县,有兵五百,衙役一百,共六百可战之士。那是因为,余杭县是吴郡的边境。虽然说,这个边境仅仅是郡境,而不是国家的边境,但只要是边境,士兵总是会多于其他地方的。因此,别看那六百战士人少,乌程、嘉兴人更少。
乌程、嘉兴两县到底有多少士兵呢嘉兴最惨。就是一百衙役,一名士兵也没有。乌程则因为近湖近山,多出一百士兵。听上去乌程的兵力是嘉兴的两倍,但由于基数过低,两倍,无非两百人而已。又怎么能够抵挡得住韩当率领的一千孙军呢
于是,乌程和嘉兴两县都顺理成章地陷落了。只可惜,孙军并不是为了占领两县。而且,孙军还不敢占领两县。对于孙军来说,始终有七千吴郡士兵在后面跟着。他们必须赶在那七千吴郡士兵追上自己之前,诛杀或者擒住严伯虎。孙军士兵总人数过低,因而才只能采用这种擒贼先擒王的打法。
韩当和凌操父子在进入县城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确定严伯虎有没有在城内。就这么问县衙里的人,是问不出什么实情来的。于是,他们就在街上随便抓了些百姓来审问。很快,就确定了,严伯虎确实不在。严伯虎不是一人独行,他是带有三千兵马的。如果进入县城,百姓肯定是知道的。县衙里面的人有理由为严伯虎隐瞒,而一般百姓是没有隐瞒的必要的。
于是,韩当和凌操父子就又在县城的府库里面拿了点粮食。这种行为,当然叫做抢劫。对于抢劫来说,本来是抢到的东西越多越好,但这时却不是。孙军士兵都是随身携带粮食的。粮食多了就重了,就跑不动路了。而跑不动路,是有可能被长官杀掉的。因而,两军所抢粮食都不是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