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2(1 / 2)
同。因而一千也是可以敌三千的。
严伯虎逃跑的地方正是孙策所追方向的余杭。严伯虎毕竟是治理文官。文官嘛,都是有脑袋有思想的,常常是逃一步看两步。严伯虎料到孙策有可能追赶,而一旦追上自己,自己多半是打不过的。那么,一逃之后,就必然会有再逃。因此,严伯虎就选择了余杭。如果孙策追到余杭,那么严伯虎还可以通过富春,逃往会稽。
看看,这仗还没打呢,严伯虎就知道自己要败,并且还想好了退路。这样的高瞻远瞩是可以的,但这样的安排却不一定可以。
严伯虎到了余杭县城。一进县城,就命令几名士兵到城楼上去,注意观察孙策是不是追来了。如果孙策追来,立即关闭城门,并马上报告。然后严伯虎才去找当地的县令。
县令迎住了严伯虎,安排了饭食。饭后,正准备安排睡觉的地方呢,士兵来报,孙策追来了。
追来了来了就打呗。可严伯虎却不是这样的决定。严伯虎问,城门关好没有。士兵回答关好了。严伯虎就去集合士兵,连夜逃走。吩咐县令,派巡城士兵及衙役抵挡孙策。
余杭县城这边,巡城士兵五百人,衙役一百人。共六百人。如果要抵挡孙策,那是一定能够挡住的。但余杭县县令却想,太守严伯虎带了三千士兵都抵挡不住,自己六百人肯定更加抵挡不住。于是,县令下令,打开城门,迎孙策进城。
会稽太守王朗,就隆重登场了。
王朗,本名王严,字景兴,东海郯城人。汉末三国时期名士。历史上曾仕于曹魏。官至司徒、兰陵侯,与钟繇、华歆并称三公,追谥成侯。
在演义中,王朗原本是会稽郡太守。孙策与严白虎作战时,王朗想要帮助严白虎,结果被孙策打败,逃往海边。后来不知道是怎么搞的,王朗站到魏营里面去了。在曹操死后,王朗和华歆一起,成为逼宫的大臣首领。诸葛亮一出祁山,年已七十六岁的王朗自告奋勇随同曹真出战,自称能够把诸葛亮劝降过来。两军对阵,王朗在阵前想要诱降诸葛亮,结果被诸葛亮反唇相讥,王朗急火攻心,倒撞下马而死。
王朗是怎样一个人,相信已经有了定论。那就是一个文官。有名气,有智力,但智力却不是很高。武艺方面就不用提了,肯定是不怎么样的了。根据上述的介绍,可以想象,如果诸葛亮的智力算一百,王朗的智力也就应该在八十左右。武力嘛,最多给他算五十。
但是,矛盾的地方出来了。请看这一段:“孙策大怒,正待交战,太史慈早出。”说孙策愤怒了,准备跟王朗交手单挑,结果太史慈先冲了上去。太史慈的武艺在演义中跟孙策是不相上下的,武力游戏分值九十五。“王朗拍马舞刀,与慈战不数合,朗将周听,杀出助战;孙策阵中黄盖,飞马接住周听交锋。”王朗拍马舞刀,跟太史慈战在一处,有几个回合。这时,王朗的部将周昕出阵,孙策这边黄盖接住周昕。“两下鼓声大震,互相鏖战。忽王朗阵后先乱,一彪军从背后抄来。朗大惊前后夹攻,王朗寡不敌众走入城中”战阵之上,王朗对太史慈、周昕对黄盖,四人捉对厮杀,一时不分胜败,双方都擂鼓助威。忽然,有一彪军马从背后杀向王朗军后阵。王朗大惊。来者是谁呢是周瑜和程普。因前后夹攻,王朗寡不敌众,最后退回城中。
注意到没有就是王朗与太史慈单挑,先有几个回合,然后“两下鼓声大震,互相鏖战”,不知道又有多少回合。最后周瑜、程普来了,前后夹攻,王朗这才败了。
如此看来,那王朗的武艺,非同小可也
还是回到我们的故事中来吧。在这里,虞翻没有劝王朗,更不可能说出“孙策用仁义之师,白虎乃暴虐之众,还宜擒白虎以献孙策”那番话。严伯虎本是吴郡太守,文官治理,地方父母。只能说他贪婪成性,却不能说他暴虐成狂。而孙策所谓仁义之师,更是缺乏佐证。在后世,有那么一支军队,不拿群众一针一线,那才是真的。这时代,是不可能不拿的。表面功夫,谁都会做。一到关键时刻,就会暴露本性。枫桥一仗,孙策以两千多百姓性命加上近百间民房为代价,设下毒计,一路追击严伯虎,哪儿还有什么仁义可言
第二卷 第233章 杀六杀戮
第233章 杀六杀戮
当日吴郡五千士兵。追赶两千多名穿着孙军士兵服装的百姓,出了枫桥县,直向北奔。而北方,两万七千兰军士兵则在静静地等候。此时,他们的队形不再是太史慈在前,于禁在后了。太史慈的部队自神亭岭东面的白塘村开始向东展开十数里,然后就紧接着于禁的部队,一直绵延到方塔一带,也就是现在的常熟市附近。
两万七千士兵又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一是甲丙两队,这是尖刀性质的铁血之师;二是一万五千名老兵,三是一万名新兵。所谓老兵和新兵,也仅仅是相对而言。新兵,其实也是老兵,只是加入田兰麾下的时候较短而已。所有的士兵都已经完成了基本的训练。想要进一步提高战斗力,就必须辅以实战。因而,太史慈和于禁将那一万名新兵置于南面,将一万五老兵置于北面。这样的做法,是想让新兵尽快地成为老兵。当然,甲、两两队依然在南面。这两队士兵被安置在南面,是为了防止意外的。如果没有意外。这两队士兵基本上不会参战。
两千身穿士兵服装的百姓突前,五千吴郡士兵追赶,动静不可谓不大。本来太史慈、于禁就派了侦骑,不停地巡视南面地界,并没有麻痹大意。如果还不知道,那就不合情理了。
知道了,又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呢有人或许会说,虽然准确地判断敌情,然后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话是不错的。但眼前的敌情需要判断吗
五千追赶的士兵是什么身份,不需要多想了吧孙策的士兵只有三千,地球人都知道。孙策哪儿变得出五千人来呢因此,这就是吴郡士兵追赶孙策的士兵。而太史慈、于禁也不是郭图,二人仅仅是武将,只能进行一般意义上的判断。
田兰的命令是,军队缓缓跟进。如果孙策离开枫桥去攻吴郡,就占领枫桥。如果接下来孙策又离开吴郡去攻会稽,就占领吴郡。说得倒是很具体的。但其主要精神,却是逼孙策,而不是战孙策,更不用说战吴郡或者战会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