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7(1 / 2)
显地感觉到了孙策在很多地方与自己拧着干,让自己根本就无法全心实意地帮助孙策。
其实周瑜的自负在某种条件下也是正确的。那就是,周瑜投靠的对象是一个庸才。除了德好,什么都不行。这样的人,熟读三国的人都知道。刘备就是。在演义中,刘备对诸葛亮就没有过多地干预,因而诸葛亮才能够取得那样的成就,并成功地帮到了刘备。但是,这里已经不是演义了。刘备虽然还是刘备,但刘备已经不起眼了,而且还玩起失踪来了。周瑜跟刘备,就像两条平行线,是永远不能相交的了。
在寿春,孙策来了。孙策没有追击刘繇,而周瑜自己也没有。孙策那边,是因为四千俘虏兵的缘故;周瑜这边,跟随陈武投降过来的一万士兵以前全是刘繇的麾下。相同的原因,得出相同的结果,都没有追击。这是正确的。这让周瑜为孙策的明智而感到欣慰。
但是,孙策进城之后,转眼就下达了南下的命令。是什么样的原因造成了孙策这样的改变的呢周瑜早就看在眼里,心中再明白不过了。孙策是要跟自己较劲。
周瑜让孙策到广陵郡延请张纮。周瑜相信,延请是一定会成功的。周瑜自己是有才之人,对于其他有才之人的心理,十分了解。有才之人避士隐居,并不是真的隐居。如果真的对世事漠不关心,那还学习那些知识干什么学了知识。就一定想使用知识。避世,只是一种挑选主公的方法。只要遇到合适的人前来延请,是一定会答应的。
广陵地面上,周围的诸侯,除了刘繇,就是陶谦、袁术。而张纮依然避世。这就说明张纮对这三家诸侯不满意。强烈的不满,必然会促此张纮对于新起之人抱以一定的希望。而这样的人,就是孙策。因而,只要孙策登门拜访,礼貌周到,就一定能够延请成功。
孙策空手而回。没有请到张纮。于是,其原因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孙策并没有见到张纮。但孙策却说见到了,只是那张纮不肯来。周瑜就感觉孙策在说谎。周瑜并没有揭破,只随便宽慰道,他日再去,必定成功。然后,周瑜却分明看到,孙策表情不善,竟然对自己带有怨恨之色。
没有找着张纮,无非是白走了一趟。白走一趟,又能有多辛苦当年的哥们义气,还抵不过白走一趟自此,周瑜就不敢对孙策全意相助了。每当有什么想法,周瑜都不能直接说出,而要先思考一下,孙策会不会接受。
孙策南下,是来建战功的。成长到现在,士兵一万七,里面有一万三直接是周瑜的功劳。功高就必然震主。曲阿一战,杀敌一千余人,却并没有抓到俘虏。这样就来到了建业。建业这边,薛礼固守城池,避而不战,孙策在反复骂战的情况下,薛礼依然龟缩不出,最后孙策无奈,只得安排攻城。
此时调头占曲阿,周瑜当然想到了。不过,孙策会接受吗不会。孙策如果会接受,当初就不会这么急于南下,当初就会在寿春整顿士兵。急于建功,急于压倒周瑜的孙策,是不可能回过头去占曲阿的。因而,周瑜虽然想到了,但却什么也没说。就当我周瑜没想到好了。
建业城很大。孙策没有围三阙一,而是仅仅进攻了东门。东门这一带。城墙连绵三里。城墙上面的弓箭兵一排两千五百人,共三排人轮流射击。城墙下面,自距离城墙一百五十步至一百步的距离,是被射的距离。要走到一百步的距离,才能与城墙上面对射。而想要对射,还必须有足够的盾牌和足够的弓箭才行。实际上,这两样孙策都没有。因而,距离城墙一百步的位置对于孙策的军队来说,一点用处没有。孙策的军队需要自距离城墙一百五十步,一直跑到城墙根,竖起云梯,爬上云梯,最后与守军肉搏。
一百五十步有多远每步0625米,等于9375米。也就是相当于百米的距离。百米短跑的世界纪录就不用说了,只说常人。常人是15秒。这个时间是空手、没有负重的时间。当士兵们穿上盔甲,提着刀枪,扛着云梯,负重上阵的时候,15秒就会变成20秒。谁都知道,跨栏跑的时间会再长一些。这里有没有栏呢有。被城墙上面的弓箭射倒的士兵,倒地之后,就变成了障碍。这样的障碍,比栏更加严重。跨栏的时候,绊着了栏,没事,还可以接着跑。而在这里,被地面的尸体或伤兵绊倒,就严重了。不是被城墙上的弓箭射死,就是被后面自己的兄弟士兵踩死。因而每一个奔跑的士兵,都需要在跨越障碍上面倾注大量的注意力。最后,20秒就变成了30秒。
30秒时间能射多少支箭第一支箭由于可以提前张弓,不算时间。自第二支箭开始,抽箭2秒,搭弓2秒,张弓2秒,瞄准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什么时间算1秒,因为轮流射击要交换位置算2秒,总共是9秒。也就是说,城墙上面的士兵每人能射4箭。2500人3排4箭,共射出3万支箭。
由于存在射不中和数箭射中同一人的情况,三万支箭不可能射死三万个人。而且,孙策的士兵总共才只有一万七千人,上阵只有一万五千人,就更不可能射死三万人了。事实上,当孙策的士兵冲到距离城墙三十步距离的时候,死伤已经接近一万人。而后面爬云梯的时候死伤将更为惨重。因而,孙策鸣金收兵了。
士兵们如潮水盘退下。在撤退的过程中,又被射死不少人。而且在孙策的士兵退开之后,薛礼还指挥弓箭兵,对于城下倒地的孙策士兵的尸首补箭。又多射了几轮箭,确保这些人的死亡。
孙策就这么冲了一冲,就无谓地损失了一万人。而对面守城的,却只是名不见经传的薛礼。
接下来,孙策还有七千人,依然可以调头占曲阿。当然,周瑜还是没说话。孙策自己也没想到,每日孙策就在建业城外远远地骂阵。薛礼依然是充耳不闻。
田兰全军出动,下历阳。历阳这边过河,在建业的上游。由于薛礼四门紧闭,注意力都在城东,而没有察觉。田兰全军顺利地过了长江。
田兰在东善一带登陆,一边派出哨骑,侦察周边情况。一边找了个地方,安营扎寨。等到营寨安置得差不多了,负责侦察的士兵也就回来了。于是,就有两个目标摆前了田兰的面前。一是建业城,一是孙策七千士兵的军营。
按道理说,首先是打不打的问题。也就是前面郭图等人建议过的,坐山观虎斗,渔翁得利的问题。这个问题,郭图、张昭、张纮的意见是一致的,都觉得不该打。因而田兰就决定打。正因为决定打,所以才来到东善。既然已经来到了东善,打不打的问题,也就不用讨论了。接下来,就只讨论打谁、以及怎样打的问题。
建业城那边,侦察到的情况是戒备森严。城墙上巡逻不断,昼夜不停。要想利用夜色的掩护进行偷袭,是不可能的。孙策军营这边,倒是没有怎么防备。孙策自认为自己是攻方,攻敌不得不救,因而就不需要防备。孙策吃定了薛礼不敢来偷袭自己的军营,而薛礼果真就被吃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