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2(1 / 2)
两手结着手印,似睡非睡的模样,让人感到一种高深莫测。
由于先前吃过亏,文川秀行不再相信眼见的东西,再说这喇嘛的装束与中原的和尚还是有较大区别的。所以他以为又是什么厉害的喇嘛术的幻象,于是先下手为强,拔出刀来,也不和其它人招呼,大喝一声就抡刀冲了上去。
其它的人阻止不及,眼看那锋利的刀刃就要落在喇嘛的光头上。双目微张的红衣喇嘛不为所动,身形未动,只是伸出手指虚空一弹,金光一闪,文川秀行就如撞南墙般的倒飞出去,重重地摔在地上,要不是盛有木他们手快,接了他一下,不然这一跤够他受了。通仔在扶起他的同时责怪道:“这可是得道高僧,你怎么乱去砍呢”文川秀行负痛地说道:“我怎么知道呢,我还以为又是象那迷人的美女一样。”他说到此不说了,那可是他永远的痛。大家在这时也不好笑话他,都猜不到上面的到底是哪方神圣,或是其它的。当然都希望他是前者,这样他们也要好过些。
于是不等盛有木问,通仔先向莲台上的长者曲膝一拜道:“我等无知,闯了活佛的清修静地,还请怒罪。”所谓掌不打笑脸,通仔是个生意人,深蕴此道,他可不愿象文川秀行那样不明不白的吃大亏。他这样以礼相待,也可探对方虚实,称呼也是他想过的,看那长者的喇嘛装束,十有八九是喇嘛,而对于喇嘛的称呼,活佛是最高的尊称了。
果然莲台上的喇嘛睁开了眼,双目明亮有神,神光内蕴,从这眼神里就可知这是一个正道之人,盛有木他们心中稍安。只听喇嘛用汉话说道:“修行何须择地,心静自然宽。你们中原不是有小隐于野,中隐于市,大隐于朝之说么。不是你们打扰了我,而是缘来至此。佛即为永生,何来生死,活佛之说也只是世人的误解。几位远涉千里,带到吐蕃腹地,到了这吐蕃人也难至的藏宝阁,一定是有求而来吧”都说得道的高僧都是哲学家,喇嘛的高僧也是如此,总是说出充满哲理的话来。只是这红衣喇嘛一眼就看出了他们的来龙去脉,确实厉害,不知他底是人是佛,怎么会住在这么窄小的木格里呢
第二百零八章 雪山之晶 迷津
更新时间2009319 19:18:33字数:2245
高人面前说假话,那无异于自掌嘴巴,盛有木略微酙酌了一下道:“活佛面前不敢说假话,我们确实是从中原而来,来此是要取回一样东西,回去救命。”虽然对方已否定了通仔的活佛之说,可是此时盛有木也确实找不到合适的称呼了。能住在这么小的木格里,能够不食人间烟火的长存,只有神仙或者鬼魂能够这样。盛有木也见识过了许多的鬼魂,凭感应就知道眼前正气凛然的喇嘛一定不是鬼魂。称他为神仙更不妥,神与佛毕竟还是有明显的界定的。佛都是住在西方的极乐世界,怎会蜗居在这藏宝阁之内。
听说得道高僧虽然在生前不能修成正果成佛,但是他们的精神却能够脱离自己的肉体,继续在某地进行修行,也就是神修。他们介于人与佛之间,与鬼魂有本质的区别,他们有超人的能力,能够自由地去来,具有让人难以想象的能量。他们处在成佛或成魔的十字路口,心静成佛,心燥成魔,所以他们多会找静僻之地清修,以期能最终得正果成佛。刚才喇嘛对付文川秀行的那一手,可以看出只是一种警告,并没有想伤害之意,可是文川秀行也是吃尽了苦头。如果喇嘛发起怒来,他们四个也不是对手。从他的言行中可以察觉,他对盛有木他们是没有敌意的。照这喇嘛的情形,多半是此情形,即为在此神修的喇嘛高人。所以他还是尊照吐蕃人的传统,对道行高深的喇嘛都尊称为活佛。就如中原地区对道行高深的人都尊称为活神仙一样。
活佛说话了:“天下之物,没有常主,从来都是能者得之。古之有君子无过,怀璧其罪,宝物都是择明主而附之。上至王权,下及米栗,无一能外。几位施主不畏艰险而来,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好自为之。”听他的语气,并不反对盛有木他们来此寻宝,只是要他们量力而为,不要为物欲迷糊了双眼。
苟大富不懂哲理,只知道最朴素的做人之理,听活佛如此一说,他有些迷惑地请教道:“活佛的话太过高深,我听懂了意思,能者得之,那不是强盗贼人也可以巧取豪夺了么”活佛笑道:“人能跳出牲畜之界,只因有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凭借强横之力逆道而行,短时能逞所欲,其实已是早种祸根,必将招至杀身之祸。故真正的能者,顺天应道,此为正途。高山之固,能阻江河入海乎。金铁虽坚,怎敌岁月摧残。此之为道,不可强为,只能顺道。强盗贼人可能因力而强,然其义不正,必逆道而行。及至岁月磨砺,必至神伤,形强而神衰,其主必不久存,故他们不算是能者。”
其实大家都知道苟大富是在影射后来日本侵略中国之事,他是说给文川秀行听的,听了活佛的一番讲经说法,算是给他们特别是给身为日本人的文川秀行传了一回道。盛有木恭敬地双手全十道:“感谢活佛开化。在下还有个不情之请,既然相见是缘,能否请活佛为我等指点迷津。”虽然盛有木平时不大习惯于求人,可是遇到这关键时刻,他的脸皮也是很厚的,真是见好就沾。据盛有木观察,即使如他们总结的那样分辩那些木格的危险程度,可是要一个个地去试,不知要试到什么时候,所发才想从活佛的口中得到一点线索。
活佛对于盛有木的直接感到有点诧异,但是很快又恢复了了他那种安祥之态,用他那永远不变的语速说道:“相见是缘,施主所言甚是。施主如此的直白,可见也是个性情中人,非那奸邪之徒。只是贫僧有言在先,能者得之,岂能乱言。还是先听听施主们的主意吧。”他很巧妙地又将问题推了回来。盛有木于是将他们准备依照木格上的纹饰而寻找的办法无保留地说了出来。
听了这些,活佛笑道:“人总是自作聪明,观一叶而以为知全林。先不说你们的这种总结对与不对,光是照你们所说的去做,你们以为就凭你们几人之力就可将这里的木格看完么。施主们也太小瞧吐蕃术的能耐了。表面上看到的上百的木格,其实何止成千上万,依次去翻,要到什么时候啊。”对这些话,他们毫不怀疑。盛有木他们大惊,才知道这些木格其本身也是幻象,竟然将数量隐藏了起来。
通仔不解地问道:“那泽丹王室将宝藏放到这里,他们不怕自己也糊涂了么”“能进入这里有两面金牌,可以在这里面畅通无阻。一面在泽丹王手里,一面在这里最大的喇嘛庙里面。”通过活佛的话,他们才知道格桑朗措开门的那面金牌的来历。活佛继续道:“这藏宝阁不仅是这里存放财宝的地方,更是吐蕃人的精神力量和信仰之源。自从在汉人的帮助下将这里建成,在寺庙里神修了千百年的已逝喇嘛,都移居此处。一是这里汉人的风水大师选址建造之处确实适合静修,二是要让所有的吐蕃人牢记,精神和财宝一样的重要。最高一层的防卫,通过喇嘛术的应用,即使当初建造它的汉人前来,一样的也是不辩西东了。至于你们想在这儿翻找一样东西,即使这里的喇嘛术不干扰你们,这也如大少捞针一样的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