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庆功宴(2 / 2)
“尚书大人过讲了,身为军人,保家卫国乃是天职,我等虽然辛苦,却护住了身后千千万万的大齐百姓。
我等受苦,总好过千万百姓受苦,我们护卫的,是身后的父母妻儿,是大齐的江山社稷,为了这个,再苦再难也该咬牙挺过去。”说话的是秦三。
经历了大半年的战场厮杀,秦三的变化着实明显,如今的秦三,已经不再是辽东府那个爱惹是生非的富家纨绔子弟,而是领兵打仗的将军。
战场上的厮杀和磨练,让他整个人变得沉稳了许多,不再锋芒毕露,反而像是匣中的长剑,藏于剑鞘之内,锋芒内敛,沉稳庄重。
秦尚书看着变化巨大的侄儿,真的是欣慰不已,当初哥哥嫂子最头疼的就是这个秦三,没想到,秦家最出息的,也是秦三。
叔侄二人相视一笑,各自举杯,将杯中美酒饮下。“说的好,大齐就是因为有诸位将军的守卫,才会安如磐石,来,秦某再敬各位。”
秦尚书连着敬了众人三杯酒,这才作罢,接着一干文武大臣们,也一扫之前的轻视取笑之心,诚心诚意的敬酒。
边关将士们都性情豪爽不拘小节,谁也不会在意那些细枝末节,反正有人敬酒就喝,没人敬酒就自己喝,一个个都很开心。
庆功宴上,哪能没有歌舞皇帝早就命教坊司安排了歌舞伎人表演。
那些在边关呆了大半年甚至更久的将士们,这下眼睛都直了。一个个目不转睛的盯着大殿中那些美丽动人的歌舞伎,连连叫好。
有美酒佳肴,有美丽的歌舞伎,众人到此时才觉得,此刻才叫人生。
“诸位将军,今日在武英殿伺候的宫人,都是年岁二十上下,过几年就要放出宫去嫁人的。
若是哪位将军有心,看上了,可以与朕说,朕乐意做这个媒人。”正谈笑间,上首的皇帝忽然开口笑道。
历朝历代都有这样的规矩,毕竟这些打仗的将领很多人都没有家室,而宫中的宫人年纪大的也会放回家中嫁人。
一般来说,宫女出宫之后,生活大多不容易,因为在宫中生活好习惯了,出去会不太适应外间的生活。
所以很多宫人出宫之后,并没有嫁人,或者随便嫁了人,然后找个大户人家,做教养嬷嬷一类。
还有一些,刚出宫时带着些银钱,等着银钱用光了,生活困苦。
所以历代皇帝都爱在庆功宴上用一些年纪略大些,即将出宫的宫人,借此来成全一段姻缘。
毕竟说起来,能够来参加庆功宴的,都是些品阶不算太低的将领,这些人有官阶领俸禄,养家糊口不成问题。
而且又因为打仗的缘故,多数人都耽误了亲事,正好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
“当然,那些家里已经有妻室的,就不要开口了。”皇帝笑道。
一众将士之前还真是没人动这个心思,皇宫大内啊,谁敢胡来能有吃有喝听歌看舞就不错了,谁还敢想别的
没想到此时皇帝竟然这么说,还真是有不少人便开始注意来来往往送菜送酒伺候的这些宫女了。
别说,还真有几个看着顺眼的,有人当时就动了心思,趁着机会低声问一句。
若同意了,真就去禀报皇帝,成就一段好姻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