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 历练成长(1 / 2)
辛苦了一年的人们,终于在这个时候可以轻松一下,趁着过年的机会,走亲串友联络感情。
寻常百姓如此,达官贵人亦是如此。
当然,京城之中高门大户在年后初三到十五之前,都会有各种宴饮。
官员们忙着应酬,说实话不比当差轻松。
正月初二,太子府春宴,好在有清涵坐镇沈凌烨帮忙,一切都非常顺利没有出什么岔子。
几乎所有的官员都来参加了春宴,皇帝也在酒宴刚开始没多久过来了,给太子府春宴也是添了几分荣耀。
趁着过年不办差有假期,秦谨知秦谨言还有袁明泽都从任上回京,与家人团聚。
众人也借着春宴的机会聚在了一起,沈凌烨自然是趁机了解了真定与保定两府的情况。
而袁明泽一见到清涵,最先冒出的一句话,就是今年在保定府也建个作坊,让清涵过去传授一下技术。
定兴县出产的粉条,如今已经是远近闻名。
外地客商络绎不绝前来订货进货,直接带动了定兴当地的经济,酒楼客栈生意红火,就连一些其他的农副产品也十分畅销。
而且那些客商都很精明,来的时候带着家乡的各类特产,到地方之后互相交易买卖,再带着定兴的粉条以及其他特产走。
这一来一回的,直接带动了定兴的经济。
定兴知县梁栋也是个精明的人,由县衙牵头,让作坊跟当地百姓定下了供货的契约。
让当地百姓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同时,尽量多种植一些洋芋和番薯,到时候作坊直接收购,价格也很公平合理。
百姓一算,种植洋芋番薯一亩地的出产,比种粮食还高,不少人都跟作坊签订了契约。
不光如此,作坊还派出人,跟真定保定其他各州县的许多村子也都定了契约,这样以来,就可以保证作坊的原材料供应。
瞧梁栋那个架势,是要扩大当地经济作物的生产规模,大力发展当地经济。
定兴县如今红红火火,保定府各级官员都被ciji的眼红。
好多人知道了袁明泽跟柔嘉郡主的关系,便来拜托袁明泽,跟清涵好好商议一下,在保定府选个地方也弄一处作坊。
袁明泽今年秋天才回京与二公主成亲,他也想在离开保定府之前,替保定府的百姓做点儿实事儿,所以见了清涵的面儿,便直接提出这件事来。
清涵其实也早就盘算过这件事了,定兴的作坊每年生产量在那里,随着粉条被人接受,接下来肯定是供不应求。
所以再开作坊是势在必行,至于在哪里开,清涵还没选好。
她的意思最好是往北,越往北,冬天冷的就越早,漏粉的时间就越长。
保定府的位置其实不算很理想,离着定兴太近了,若是再有一个粉条作坊,两下不光会争抢客商,也会争抢原材料,反而不利于长久发展。
“表哥,粉条作坊我打算选在辽东,那边冬天来的早,比真定这边冷的时间长。
十月就下雪上冻,到了二月天气才回暖,这段时间都可以做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