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生意兴隆(2 / 2)
漏好煮熟的粉条捞出来挂在木杆上,拿到外面冻一晚,冻的梆硬,这样做出来的粉条才更筋道好吃。
定兴那边清涵早就吩咐过,上冻之前将所有的洋芋和番薯都粉碎了做成粉子。
作坊的管事干活很不错,加上作坊里的人手也足够,果然赶在上冻之前,将所有的番薯和洋芋都加工了出来,接下来一直到年前,就是抓紧时间漏粉。
第一批粉条,在冬月初十前后便送到了京城,清涵一看,这粉条的品质果真不错,当下也就放心了。
于是在京城找了一家合作的商铺,跟人家说好了,在外面弄个免费试吃的摊子。
然后清涵让云来居的几个大厨过去帮忙,就在铺子外头支起好几口大锅,锅里炖着猪肉粉条、鸡肉粉条、白菜粉条,路过的人可以盛一小碗品尝,不用花钱。
人都是这样,一听说不要钱,恨不得整个儿京城的人都过来凑热闹,将铺子外面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水泄不通。
幸好清涵手底下的人都有经验了,秩序维持的不错丝毫不乱,所以别看那么多人围观凑热闹,倒是没闹出什么事情来。
大家伙尝了这粉条做的菜,都觉得味道不错,赞不绝口,接着铺子里的人还给大家讲解了做法,同时告知众人,粉条的价格。
大家伙一听,这价钱不高,当即就有不少人买上一二斤回家去,做着吃个痛快。
免费试吃三天,粉条这种新鲜物件儿算是在京城里打开了局面,好多人都到铺子里去采买,更有不少客商前来找清涵,打算也销售粉条。
清涵从这些客商里,又挑了两家,其余人都没答应。
粉条是个新鲜玩意儿,最开始价钱不高不低,若是太多铺子销售,就怕是商家为了争生意,压低了价钱,那还挣什么钱
清涵派人给定兴作坊那边送了信,让作坊那边严格控制出货。
每一个前去进货的商铺,都要跟人家签契约,每一个县城只有一家销售,府城可以有两家,这样才能确保销路和价格。
并且作坊这边统一定销售价格,不允许私自降价销售,如果被发现违规,商铺交的押金就会被扣下。
如此一来,既保证了价格一致,又控制了销售渠道,各地的粉条卖的都不错,定兴作坊这边,前来进货的客商排着长队等。
各地客商前来进货,总要吃住,相应的也就带动了定兴城的经济。
定兴知县一见这效果,比预期的还要好,简直高兴的都合不拢嘴,暗中动员附近村镇的百姓,来年要多种洋芋和番薯。
百姓们也从中尝到了甜头,自然乐意,不少人都提前准备,预留出洋芋和番薯种,人们的观念,在一点一点的改变。
定兴的粉条作坊生意红火,清涵在京城外面弄的那一处小作坊也没闲着。
清涵将他们从保定真定两府运回来的辣椒,除了留一部分给云来居使用之外,大部分都送到了作坊。
清涵亲自试验,配制出十几种风味儿的辣酱。这些辣酱先是在云来居试着推广,反响不错。
接着就有客商过来谈合作,清涵从中挑了些比较有实力的商户合作,帮着她销售这些辣酱。
如今的人们对辣椒这个新鲜事物还不是特别了解,更不知道还有这么多种吃法。
尤其是这大冬天里,弄了辣酱回去做菜佐餐都很好,有的人甚至拿去涮锅子,味道更是奇佳。
一时间,这辣酱竟然风靡京城,好多人都买了回去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