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79(2 / 2)
这边张绣与敌展开激烈厮杀,另一侧贞良和他的骑军也即将接战,不过他并未如前者那般,从正面猛攻敌人,而是先以骑射之法,使敌骑产生混乱,从而由侧翼发动进攻。贞良倒也想省去诸般麻烦,直接发动进攻,奈何他麾下士卒,多为匈奴、羌人,纪律性远远不及张绣麾下汉人骑兵,勉强为之,虽然也不是不行,却有画虎反类犬之嫌,反而采用胡族早已习惯的战法,更能发挥己军之优势。
两支盖军铁骑先后交战,与联军骑兵混战成一团,颜良借机破出重围,向河岸退去。
渭水河边,一批批头戴兜鍪,身披札甲的战士登上南岸,什长、队率召集士卒,司马、军侯组织整合,最后归于诸校尉、中郎将麾下,形成一条延绵数里的大阵。远远观望,大军铠甲鲜明、矟戟生辉,旗帜飞扬,人喊马嘶,军容甚是壮观。
盖胤、庞德下船上马,在众多部曲环卫下,缓缓行往中军。庞德右手轻抚胯下坐骑鬃毛,这是一匹矫如白龙一般,神骏异常的高壮大马。“白马庞令明”风传天下,也有着它的一分功劳。庞德面色有些灰暗,苦笑着对盖胤道:“还是坐在马上心里踏实,纵使前有无数敌人,亦无足惧也。但船这个东西如果可以,某这辈子也不想再坐了,才这么一会工夫,就生生折了我半条命。”
“瞧你那点出息。”盖胤淡淡地扫了庞德一眼,出口斥道。两人虽同为将军,地位相仿佛,然则盖胤以前统领射虎营亲卫曲,乃是庞德的老上司,是以言语无忌。
庞德显然也不以为意,说道:“将军久镇河东,知晓水军,自然不惧。”
盖胤言道:“今汉室衰微,天下大乱,益、荆、扬,各有不顺,南方河道纵横,素来以舟代马,日后骠骑将军挥师南下,征讨国贼,届时你去是不去”
“”庞德哑然。
不久有斥候来报:“启禀将军,渭水流疾,小舟皆被冲走了。”
盖胤、庞德闻言一怔,面面相觑,回头望去,果见中小船只,悉逐流去。
第四百二十七章 死战
“启禀将军,渭水流疾,小舟皆被冲走了”斥候伏在地上,面露焦急之色。
盖胤、庞德闻言不由一怔,面面相觑,随后回头望去,果见中小船只,悉逐流去。此次盖军乘船而来,约四五百只,中小舟舰足足占据大半,今小船皆随波而走,这也就意味着,盖军已是毫无退路。毕竟渭桥虽大,终究容纳有限,本方数以万计的人马,欲从渭桥撤退,绝非一时半刻所能完成,万一被敌人从后掩杀,后果不堪想象。
庞德良久转回目光,双掌合击,发出大响,慨然说道:“如此正好船皆散走,后路乃断,岂复有退缩之念邪唯置诸死地而后生。”
“令明所言大善。”盖胤微微颔首,继而纵声道:“陷阵摧敌,直入长安”
“杀”盖军将士喊杀声直冲云霄。
“擂鼓”
“咚咚咚咚咚”战鼓声剧烈敲响,宛若一记记闷雷,声波顺着将士双耳间贯入体内,遍及五经八脉,平缓流动的血液,被激荡得渐渐沸腾。
不久,段煨率领阳陵盖军八千步骑,进抵渭水北,渡桥与对岸盖军会合。更让盖胤、庞德高兴的是,这八千人中,骑兵高达整整五千,对于乘船而来,严重缺少骑兵的两人来说,可谓雪中送炭。惟一有些遗憾的是,这些骑兵并非汉军精锐骑士,而是先零羌骑。盖勋、杨阿若此番南下勤王,征召先零一万骑,杨阿若为了围歼麴演、张横部,调用五千,盖勋心知盖胤、庞德渡河而来,必然缺少骑兵,没有把这五千羌骑浪费在西渭桥,尽数留于阳陵城中,如今果然派上用场。
段煨此刻表现出了极大的战意,夹在首批骑兵之间,径直来到南岸。望着盖胤、庞德姿容雄伟,威风凛凛,尽显名将风范,段煨心中颇是感慨,他首次见到盖胤,那时后者头顶行破贼校尉,算是大汉国的后起之秀,庞德约束发之年,更是微不足道,而当时段煨已是成名数十载的大汉名将。
其实段煨早就见过盖俊、盖胤叔侄,在十八年前,即皇甫规墓前,盖俊曾偶然间提及,只是他实在是没有半分印象,这也不怪他想不起来,谁会把一童一仆放在眼里
不过短短六七年间,两人竟成长到这个地步,也只有追随骠骑将军盖俊这等人杰,才能做到吧段煨如是想道,也许还要加上乱世毫无疑问,他们必将与吴汉、耿弇、马援等人一样,名垂青史。
“段中郎”盖胤、庞德见段煨打马而来,纷纷抱拳道。对于段煨,两人还是比较敬重的,当年段煨追随族兄,“凉州三明”之一的太尉段颎,为大汉国平定西疆羌乱,稳定社稷安宁,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这样一位老将,值得二人以诚相待。
“见过盖将军、庞将军。”段煨朗声笑道:“在下此来可不是和二位将军抢功,只盼能够辅佐义师,扫灭贼子,挽救天子。二位将军,有何吩咐,只管道来。”
“段中郎言重了。”盖胤微笑说道:“我与庞将军,虽久经沙场,终究太过年轻,段中郎持重,正可弥补我等欠缺。”
“盖将军所言甚是。”庞德点头道。
三人闲话间,一批批先零羌骑通过渭桥,抵达南岸,快速充实大军两翼。
盖军大阵连绵数里,难望首尾两端,总计由前中后左右五军组成,五军更有划分,这且不提。因此后方尚是一片平静,前军则已先行开战。折冲中郎将徐晃为前军主将,亲自坐镇前线,指挥大军迎敌,他的对手,正是尾随颜良身后而来的联军数千步卒。
这次大军乘船奇袭渭河,为了避免士卒晕船,导致战力受损,多选用有乘船经验的地方兵员,徐晃部曲三千,多以河东旧部、乡人为主干,兼以黑山兵、冀州兵为辅,是以一人不缺,皆随他出战,比起其他将领部曲七拼八凑,徐晃受到的影响可说几乎没有。
这三千步卒,徐晃训练经年,去岁冀州滏水一战,甚至从正面击破冀州大戟士、积射士组成的严密大阵,取得的战果之丰,几不让骑兵,令冀州名将朱灵大叹锋芒难当,如之奈何而今又过一年,徐晃部曲更加精炼,隐隐为河朔第一步军。当然了,这是在战前,随着高顺部大戟士异军突起,大放异彩,这个第一的位置已是不稳。
徐晃性格沉稳,胸襟开阔,但这不代表他愿意看到高顺夺走本该属于他的地位,只要是武将,就必然怀有较劲之心,概括来说就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