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汉贼 > 分节阅读 131

分节阅读 131(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关羽稍作休息,便率领部众再度南下。

绛邑通往闻喜的山路崎岖难行,可是董卓军却没有一个人叫苦,牛辅记得他北上时曾骂过这片山区,现在他的情绪完全反过来,他无比感谢它,感谢它阻挡了盖胤铁骑的脚步,若这里是一片平原地带,他们肯定无法逃脱对方的追杀。

历尽千辛万苦,牛辅部走出大山,回到闻喜县城。数了数随在自己身边的士卒,足有四千余人,牛辅再次感谢那片山区,之后马上大兵四出,抢夺城郊民众粮食,强拉壮丁,等到盖胤逼近,他守城部队增加到了两万人,粮食可以维持三个月。早在渡浍水时他便派出两路信使,一向雒阳、一向长安,他相信不用一个月就会有援兵到来。

关羽从后赶上,和盖胤合兵一处也仅有不满万人,步卒更是不到五千,且攻城战具奇缺,拿铁桶一般的闻喜县无可奈何,退走又不甘心。就在陷入进退失据时,他们看到了黄忠的斥候。原来黄忠由河内西进河东郡,先克东垣县,更妙的是趁河东兵力空虚,长途奔袭一战下治所安邑,安邑位于闻喜县南百里。

数日后黄忠带步骑数千赶至,同盖胤、臧洪、关羽紧急商议,是派兵分夺诸县,诸河津,阻塞董卓援兵,还是围攻闻喜,拿下牛辅。讨论来讨论去,二法无一妥当,前策容易被董卓各个击破,还要提防背后牛辅反击。后策也不妥当,盖俊军以野战显名,很少攻城。

众人目光最后全部投向盖胤。

盖胤愁得直皱眉头,夹在绛邑和安邑中间的闻喜就像一根鱼刺卡在喉咙口,吐不出,咽不下

“闻喜,牛辅,先打打看。即使不克,引董卓军聚集,野战破之”

雒阳,相国府。

一声声咆哮声从宅院深处传出,犹如惊雷闪电,震耳欲聋,相国府奴婢将头压得更低了。不知为何,这几日来相国董卓变得暴躁异常,已经有数名奴婢倒霉撞上,被活活打死,场面惨不忍睹,想起便令人不寒而栗,心中纷纷祈祷千万不要有什么接近相国的差事落到自己头上

盖胤部陷杨县、陷襄陵、陷端氏、陷濩泽,转眼间,河东郡东北诸县尽失,牛辅、杨奉数万联军大败,困守闻喜,盖俊派兵西进,陷东垣,陷河东郡治所安邑

董卓近来听到的河东方面的消息全部是坏消息,局势岌岌可危,说句不中听的话,一旦风陵渡、矛津等处陷落,盖俊将截断他的迁都之路,后果是什么白痴都清楚。

“盖俊小儿,你想打是吧好,老子陪你打老子陪你玩”董卓咬牙切齿,目光如炬。咆哮声再次袭来,悬浮在相国府上空,久久不散。

董卓升南方督杨定为河东太守,拨步骑一万,会合镇守长安的董越部一万,京兆尹郡兵五千、弘农郡兵五千,共计三万人入河东。同时令北方督胡轸做好渡河进攻河内盖俊的准备。

杨定骑着高头大马行在重冈叠阜、连绵不绝的崤函古道上,回望上万虎狼之士,志得意满。他历来与胡轸其名,并称董卓的左膀右臂,前段时间他很嫉妒后者,原因无他,董卓拜后者为陈郡太守,而他仅为中郎将。他自认不比胡轸差,凭什么要矮对方一头现在他没有这种心情了,陈郡远在兖州,只是挂名,他则不同了,如果夺回河东,他就是实职,何况麾下数万步骑供其驱使

“大丈夫生于世间,正该如此”杨定情不自禁地仰天长啸。

经过几日赶路,杨定顺利到达弘农郡弘农县,不数日诸部赶到,杨定一声令下,数万战士由弘农县北矛津渡口过河,进驻河东大阳县。休整一日,正欲翻山直入治所安邑,不想突然接到董卓手书,命他原地待命。

杨定顿时懵了,难道生了什么重大事情

关东联军近来动作频繁,不过这只能引来董卓稍稍关注,然而袁绍出渤海就让他有些心惊的意思了,他当然不会以为袁绍是擅离职守,外出郊游,冀州牧韩馥、诸郡太守随之而动,用屁股想也知道是怎么回事。

董卓之所以一直不把关东联军放在眼里,一是关东诸侯将不知兵,兵不习战,二是没有一个头领,一盘散沙而已,有何值得重视的地方现今盟主袁绍出来了,关东联军即将拧成一股绳

这时候和盖俊在河东开战真的合适吗

董卓脾气素来刚硬,但也不得不承认他无法支撑两面开战,马上派出快骑通知杨定停止前进,另外通知身在河内的李儒,询问他的建议。

时间倒退回数日前。

冀州,渤海郡。

望着一眼看不到边,如同长龙一般的队伍,许攸满怀感慨道:“有今日之气象,着实不易啊”

逢纪、陈琳深以为然,只有亲身经历,才会知道此事是多么的艰难。

袁绍面无表情,经过两个多月的独自打拼,他终于拉起一支步卒两万,骑一千的军队。是的,独自打拼,期间冀州牧韩馥一点忙没帮。想起此人,袁绍便气得心头火起,韩馥有今日之成就,全赖他当初谋划,对方不仅不加感激,反而处处下绊子

袁绍今年四十有五,人生过半,自认什么样无耻的人都见过,韩馥不能说是其中最无耻的,添个之一绝对不会冤枉他。

“韩文节太过分了。”韩馥所作所为连颍川老乡淳于琼都看不下去了。“所幸知错能改,为时未晚。”

众皆哑言,许攸神色古怪道:“为时未晚,仲简真的这么认为吗”

淳于琼讶道:“诸位何以如此消沉盖子英突袭河东,兵临河内,董卓震惊,未敢迁都,困守京师,今吾等合冀州十郡、国,兵十数万,联合关东、盖子英一同进京,董卓纵然有三头六臂也要身死族灭。国贼一除,汉室复兴有望”

许攸露出一个苦笑道:“希望真如仲简所言”

袁绍瞭望远方,默默无言。

大军出渤海郡,河间国相良就带兵连势,二者入安平国境,安平国相孔彪亦会,三部向西南而行,经钜鹿郡,合太守李邵部,抵达冀州牧治所魏郡邺县。冀州牧韩馥带领先行到达的魏郡太守栗攀、清河国相姚贡等出城迎接。

虽然恨韩馥入骨,袁绍面上仍然谈笑风生,气派优雅。与后者相比,韩馥就有些尴尬了,在地方,他是冀州牧,乃渤海太守顶头上司,而在联盟,他则屈尊于盟主。

见诸郡国纷纷巴结袁绍,韩馥心里很不是滋味,感觉自己地位受到威胁

邺县南漳水河畔,景物美轮美奂,一座坛场高高竖起,气势非凡。

昔,魏惠王十九年公元前351年,赵国在此与魏国结盟,从此,齐、楚、赵同魏、韩之间的数年大战暂告结束,全力西赂以拒日益强悍的秦国。今,董卓暴逆,擅杀至尊,冀州诸郡国要在此盟誓,讨伐国贼,匡扶汉室。

会盟当日,天空晴朗,万里无云,冀州十郡、国齐聚,众达十数万,号称百万,一同歃血为盟,言奉辞伐罪,代天诛贼,如有违背,神明降祸,子孙断绝。

这篇誓词不可谓不狠毒,然而又有几人真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