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1 / 2)
“对了,小妹,每天也看你忙里忙外的,怎么有时间做这么多鞋”孙梁氏问道。
孙嫚子说着话,手里的活计也不停,慢声慢语的说道“做的多了就熟练了。其实哥哥们的鞋,材料准备好,一天能做一双。”
“包括纳鞋底”
“嗯。”
孙梁氏感叹的说道“我纳鞋底一双要四五天呢。”
“小妹,我看看你的手。”孙徐氏说道。
看着孙嫚子的手,细腻,白皙,骨节小巧,一点没有毛刺和变形,不由得问道“哎呦,小妹你怎么养的”
孙嫚子笑而不答,自是秘密。其实是不能说,怕说了被两个嫂子说败家呢。话题一会又一转,说起了孙家老三的亲事来。
“听娘说年前能给三哥把媳妇娶回来。”孙嫚子说着从老娘那里得到消息。
孙徐氏前几日还看见王家姑娘,也就说到“可不是,前个见了她,长高了不少。跟着她老子娘扯布呢。”
“是个好性的,听说家里教养的好呢。不骄不躁的,让人看着就舒心。”孙梁氏也夸耀着,刚夸完就哎呦一声。
“怎么二嫂”
“这可怎么好左脚面缝在右脚底上了”
“哈哈,哈哈。”
姑嫂笑的正欢的时候,街门开了,孙大娘领着三个三子回来。穿着蓑衣,手里拿着罐子。原来她带着三个孙子捡知了猴去了。
孙大娘把孩子送到堂屋,脱了蓑衣来到里屋说道“时节过了,找了没几只。嫚子,中午你炒了。”
“嗯。娘你先坐坐,我给您和两位嫂子倒杯茶去。”
孙家两位媳妇在婆婆进门时候,就起身,一个给婆婆挂蓑衣,一个给婆婆整理衣服。
“你们也别忙活我了,赶紧手里的活计。还有半个月就开始秋收了。”
听到婆婆的吩咐,两个连忙点头。虽然婆婆不让她们立规矩,但是自己却不能狂妄了。
雨还是稀稀拉拉的下着,方奎带着琴子打着油纸伞走到徐文清的墨香斋,看看有无新书,最近他迷上了才子佳人故事书。
刚进门,就看到徐文清正在和一人说话,他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没有上楼,而是坐在了一旁,听他们说什么。
“刘同窗,这伞可是上京那边贵妇用得花油纸伞,你选的可是海棠压梨花的。比别的偏贵两角银子。”
刘乾坤看这里手里的伞,小巧,精致送个品箫正好。如此,细雨、微风、美人再加上这柄粉色的雨伞,可就有意境作诗了。
“好,就要这个。”刘乾坤全部心思都在那柄伞上,根本就没看到坐在大厅里听他们说话的方奎。
刘乾坤匆匆的付钱,雨伞也舍不得撑开,快步往家奔去。
“二哥,果然还是买卖上有天分。那小伞那里就贵了”
“哈哈,逗他玩呢。对了,怎么有空来了”
“闲得慌,出来逛逛,找书看看。”方奎不紧不慢的说道。
徐文清笑了笑说“走,到二楼。你就是心想事成,美得吧”
坐在二楼包间,琴子帮两位爷把茶几和椅子摆在窗边,然后让人上了一户毛尖,退了出去,自己到大厅里找书看去了。
“也就是你下雨天也出门,我都不出去,粘叽叽的。”
方奎摇了摇手中的折扇,品了一口茶,才斯文的说“二哥,把你亲个私藏的两把宫油纸伞均一把给我”
“什么,你怎么知道的再说了,你家的还少了”徐文清笑着说。
“我家的没有那小桥流水人家。倒是有牡丹诗会的,要不我们换”
“行,击掌这就换。”徐文清得了便宜赶紧的答应。那牡丹诗会可是上上品。
等两人交换了,徐文清说道“干嘛要换这不让我占便宜么”
方奎没有说话,而是让琴子磨墨,撑开油纸伞,扶稳,在空隙里龙飞凤舞的写到“桃花绿柳携手归
小桥溪水相伴随
雾色蒙蒙静无声
万物苏醒竟相争
”
“好诗好字还说你学问不及我比我强个百倍。”徐文清不吝啬的夸耀着。
方奎放心笔,对这伞可劲的吹着气半刻钟后才干了。
他小心的收了伞,又用油纸把伞紧紧包好,对门口守着的琴子说“琴子,你赶紧的把这伞送给三奶奶。说时下流行的不光下雨天能用,日头底下也可以遮阳。”
琴子领命赶紧的撑着伞,抱着油纸里的伞往孙家奔去。
“原来是送给弟妹的。你怎么不送那牡丹诗会的”
“不是为了配那首诗么那是她念给我娘听得,觉得和那伞挺配的。”方奎完成了一件事情洋洋得意的解说着,那里还有刚才那谨慎样。
徐文清喝了口茶,感叹道,弟妹好才情。方奎说不一定是她做的,或许是她哥哥们。
听他这么一说,徐文清觉得也是。
差还没有喝上两口,徐二爷大叫起来“马驹,马驹,赶紧的去撵琴子。把他和伞给我追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