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1 / 2)
果然那里已经有了灯火。
随意抹了抹脸,又用布巾擦了擦,才缓步走进了厨房。只见孙嫚子推着小磨,磨今年的新麦子。
“嫚子,怎么起的这么早”
孙嫚子抬头看着老娘走进来,笑着说“今年麦子好,我想着做好面给大家尝尝。娘,您多歇会呗家里有我呢。”
看着笑吟吟如花似玉的闺女,孙大娘对她说“我来推磨,你去忙活菜吧。想着今个是你的生日,想给你擀面条吃呢。本来想着起的够早,没想到你更早。”
把手里的活计让给老娘,孙嫚子开始生活,开卤汤。
“想早起,做抻面给您和爹爹尝尝。再说了,女儿生辰是母亲受难日,以前岁数小不懂事,现在大了更应该孝敬您和爹。”
炉膛里的火照着嫚子的笑脸,额头上细细的汗珠,让孙大娘更是自己生的就是个贴心的小棉袄。
“啥叫抻面擀面棍还能抻”
“娘一会儿就知道了。”
半个时辰后,孙大娘看着闺女双手一抖一抻,那面团变得溜长,又一抻一抖,那面团变成了丝丝细面她上前细看了一下,这可比她用刀子切出来的工整,圆溜。乖乖,嫚子还有这本事。
“哎呦,娘这么大岁数,还是第一次看见面条可以这么做。嫚子从哪里学的”孙大娘满眼的自豪欣慰。不怪乎她不怀疑,而是她闺女有个老神仙师傅,做什么都合理。
“女儿成天瞎琢磨的呢。”
“嫚子就是头机灵。”
听了老娘的赞扬,孙嫚子笑出声来“娘,女儿也就在厨房一亩三分地上透灵,其他可说不上灵巧。”
其实她会拉面,纯粹是被逼了。大学时候,一碗拉面5元,大家吃的不亦乐乎,她工作一年时拉面8元每碗,一个月吃个十顿八顿也经济。工作三年拉面12元一碗,她和那个他一个月吃起来算是能接受。最后一段时间,拉面十八,二十一碗时,吃的什么滋味,只有她知道。她又是个有心的,在网上学了自己拉面,反复习练了上百次,总让她学会了。然后,她与他就吃上了实惠自制拉面,然后,他就不屑吃了,果然还是花钱吃的好。
想这些有什么意思她自嘲的笑了笑,开始抻面。今天大哥二哥家都过来吃,要好多呢。
天透亮了,孙家院里开始活跃起来。这不,老三小四起身读了一个时辰的书,开始挑水,扫院子,浇菜,出栏。
孙大伯也被院子里鸡鸣狗叫声影醒,起身洗把脸就用铁锹挑着粪筐子往地里走。孙大娘看着老头子要出门,赶紧的喊了一声“他爹,今个一转就回来,别太磨叽。”
“晓得啦。”
东屋,西屋的兄弟两个听见了父母屋里都起了,也相互上门问安,祝贺小妹子生辰。
孙嫚子接过大嫂送的牛角梳,二嫂送的流霞胭脂,高兴地很。低身行礼说嫂子们费心了。
孙徐氏赶紧掺起她,十分感谢的说“那里当得你的谢,我们是应该好好谢谢你才是。”
“可不是,正是有了小妹你帮衬,我们日子才过的这么顺心。我和大嫂打心里感激。借着今个你生辰,你好好歇息着,我来忙活。还有大嫂不准你动手啊。”孙梁氏也感激到。
看着两个嫂子知道冷暖,孙嫚子心里也欣慰。
“既然嫂子们感激,那就加倍对哥哥,侄儿好就行。今日里还是我忙吧,大嫂身子需要静养呢,二嫂子给我打下手就成。”
等碗筷都摆好了,卤汤也上桌了,孙嫚子正在厨房下拉面。这时,孙大伯挑着粪筐子回来了,身后还跟着骑着马的方奎和捧着礼盒子的琴子。
方奎看着碗里的细面,这时怎么做的这么细,伴着翠绿的葱花,是那样的好看。他还在详细端量的空儿,大舅哥一碗面都下肚了。他也赶紧的挑面吃了起来,太好吃了。早知道,就不看了,先吃饱了再看。
相对方奎那里品尝着拉面的傻样,孙嫚子看着摆在桌子上的锦盒,心里嘀咕着“这个方奎怎么想的成天就想着送礼了”
挪开盒盖,满盒子鲜亮的宫花,朵朵整齐的放着。她仔细点点了点,一共十二朵,十二个样子和色彩,这算是让她一个月带一种按着顺序,她挑了七月流火的红牡丹。
红红的牡丹,掐着金丝边,栩栩如生,拿起花儿,盒子地下固然放着一张纸条。她没有打开,而是拿起六月茉莉,八月的桂花,果然没有。看来他是算准了她会拿牡丹花。
看来不光是蛮憨,还带点小精明。其实,她是以一个三十好几的大妈的眼光评判的。不过想想,一个奔四的女人要和一个十几岁的少年郎成婚,总觉得像犯罪。让她都有点下不去口。
“心悦你,平安,和顺。”
看着这样几个字,孙嫚子笑了笑,悲催的孩子。不知道他看中了她哪一点
方奎一早就上门给未来的媳妇送生辰礼,让孙家人惊喜万分啊。说明女婿重视女儿啊,多好。
刚开始吃面的功夫,孙嫚子亲手盛了一碗,加了葱末,卤汤,鸡蛋放在了食盒里,让琴子赶紧的给镇东的婆婆送去。
当李夫人送儿子到媳妇家时,有点讪讪的回到房里和秦嬷嬷说道“嬷嬷,你说这两年怎么这样长媳妇什么时候才能过门”
“可不是小姐这会倒是可以先让老神仙选着日子,能早一日就早一日。”
“说的对,下次再见师父,赶紧让他选日子。这是他徒弟和徒孙的大喜事,可要趁早。”
李夫人和秦嬷嬷说道着怎么娶媳妇,正说到兴头上,琴子提着一个食盒回来了。走的急,倒是一头汗。
琴子放下食盒,赶紧给夫人磕头。
“怎么回来了可是你家三爷忘了拿东西”
“回夫人,那倒不曾。是三奶奶让小的给您送面来了。”
李夫人一听,心里欢喜,嘴上对秦嬷嬷说“不枉我对她那么好,这不,一碗长寿面都给我送来。怪不得,琴子一头汗呢。赏“
秦嬷嬷递给琴子一个打赏的荷包,接过食盒,打开阵阵面香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