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4(2 / 2)
卢清娘心里甜滋滋的,本还想再和丈夫温存片刻,却听外间已有人报:“五爷,何掌柜的来了。”再看许扶,目光已是瞟到了外面,只得福了一福,柔声道:“那妾身去了。夫君也要保重身体,不要太为生意的事情操劳了。钱财够用就得了。”
“好。”许扶见妻子要俯身去抱那两匹棉布,忙按住了,大声喊丫头菡萏:“菡萏,进来帮你们奶奶拿东西。”又嗔怪道:“双身子的人比不得平日,怎地又忘了”
“知道了。”卢清娘心满意足地随着菡萏走了出去,与候在外间的何长生打了个招呼,目送何长生入内,却还不走,默默立在外头听里间的谈话。只听得许扶低声问了句什么,何长生回道:“是,这些日子东家在家养病,铺子里的生意一般,早前累下的活计做得差不多了。小迟师傅便同小人告假,道是来京多日,还不曾出去游玩过。听闻香积寺百年古刹,香火灵验,欲去寺中为迟伯与他姑母、姑父祈求长寿平安。小人依着东家的吩咐,准了,又与他盘缠干粮,租了驴。他回来道是,险些被老和尚拉着做了和尚,他不得不扯谎逃了。”
卢清娘见说的是铺子里的事情,也就把心放下一多半,自领着菡萏去了公婆所居的正房。许彻见儿媳进来,便找了个借口去了外头溜达,邹氏在灯光下抬起头来,把手里的针线活交给妾室梁氏,拉了个杌子递给卢清娘,问道:“怎地,五郎还是不肯歇着”
卢清娘在杌子上坐下来,叹道:“可不是么也不听劝。这天都要黑了呢,又寻了何长生问铺子里的生意。娘有空了说他几句,他还肯听些。”
邹氏叹道:“儿大不由娘,他自来是个有主意的,哪里劝得了。”眼看着菡萏抱进来的白布,便又问:“这又是什么”
卢清娘忙道:“是康王府那边的二娘子送过来的白布,道是给我做里衣穿。”
“啧啧”梁氏上前去摸摸看看。咂嘴道:“这可不是一般的木绵布,可贵着呢,到底是王府,拿出来的东西就是不一样。论起来,虽只是族亲,但这二娘子隔三差五总要送东西过来。心肠真是再好也不过了。听说这位二娘子真是个天仙似的人物,是不是这样的”
卢清娘笑道:“上次她出门时我曾见过,实在很和气,一说一笑,人也长得极好的。”
邹氏的目光闪了闪。板了脸不高兴地大声道:“五爷救了她和她男人的命呢她要是不闻不问,侯爷和侯夫人也不会轻饶了她”
梁氏唬了一跳,再不敢多语。卢清娘不知婆婆何故会突然发火,赶紧站起身来。邹氏心情恶劣地道:“都下去,明日再看黄历挑日子裁衣。”待得梁氏与卢清娘退出去,邹氏将手抚上那两匹白布,面前浮现出许樱哥那张与许扶极为酷似的脸。心里既不安又迷惑。
如今许扶留了胡子,再被破了相,寻常人是不太看得出来,但她却清楚地记得当初许扶才过继来时的清秀文雅模样,和许樱哥实在是像极了不仅仅只是眉眼像,神态举止也像。想到关于这位二娘子早年的传说,再想到这些年来自己竟然只知许樱哥此人,却从不曾亲眼见过接触过――似乎是在每一个本可能会面的场合都是很巧合地错开了。那一日许扶出事,竟然是她第一次近距离与许樱哥碰面邹氏突然间冷汗涔涔,万分的不安。
许衡夫妇虽说对族人一直都很关心照顾。可纵观居住在上京城的这些族人中,可没见他们夫妻对谁家这样另眼相看,照顾得这般仔细周到的,便是至亲骨肉也不过如此了。莫非这里头真是有什么她们所不知道的秘密生恐失去许扶的心令得邹氏害怕不已,她猛地站起身来,冲动地往外走:“五郎五郎”
书房内,许扶目光炯炯地追问何长生:“他可曾说过自己会下棋可曾与你说过他在香积寺中遇到什么人”
何长生见他表情凝重。也添了些许不安,谨慎地道:“那日是曾提过,他在寺里遇着了康王府女眷去上香还愿来着。又抱怨不得尽兴,下棋么闲时小人曾见过他独坐打棋谱,问了。道是他家中姑父本是读书人出生,后来生计所迫才跟着迟伯做了手艺人。”
一点纰漏俱无。许扶沉思一回,道:“他是自香积寺中回来才爱与你说话的”
何长生道:“不是,他自来话多,闲时就爱瞎扯,只当着东家的面不爱讲话。东家,怎地了可是他有什么不妥之处”
许扶摇摇头:“不是,只是自迟伯去后,觉着好工匠对铺子来说太过紧要。问问他的性情人品,预备给他寻门好亲,以便他安心下来。”
何长生恍然大悟:“是这样啊。这小伙子人品好手艺好样貌也好,只怕一般姿色的姑娘他看不上。”
“再说吧。”因听到邹氏在外面喊,许扶便打发何长生:“你先回去。这些日子我不在铺子里,要你多多上心了。”言罢走到外间,低声问邹氏:“母亲有何吩咐”
邹氏盯着他看了一回,喃喃地道:“没什么,就是怕你累着。”
许扶不由失笑:“不过坐着说说话而已,哪里就累着了您歇着吧,我这里还有点事没完。”
邹氏紧紧拽着他的袖子低声道:“五郎,我心里不安。总觉着有什么事要发生。”
许扶莫名其妙,笑道:“您多想了。”好不容易将邹氏哄走,转过头来吩咐腊月:“从明日起,你夜里便搬去铺子里住警醒些,替我看牢铺子。”
――――――――
月底了,双倍月票进行中,一票抵两票,好划算的,摇着旗子求粉红票。
第197章大喜
四月的上京城最是热闹不过,皇族中各种坏事好事不断。不谈贺王世子倒霉一事,就谈喜事便有两桩,先是贺王六子张仪安娶了冀国公王俊的嫡孙女七娘,这桩亲事所惹起的各种热闹不必细表,也不便细表,只能私底下传传闲话,满足一下大众的猎奇心八卦心而已;再就是康王四子张仪端迎娶右卫上将军冯彰的嫡长孙女冯宝儿一桩婚事。
这一桩婚事,虽然男方没有爵位,之前也是名不见经传,但难得是御赐姻缘,又是龙孙,一表人才,文武双全。且他的生母宣侧妃与冯宝儿的生母也是嫡亲姐妹,而康王府中自康王本人到康王妃都十分重视这桩婚事,所以女方虽有些不平,却也没有多话可讲。两府都是秉着尽量把婚事办得热闹风光的宗旨,互相礼让,和和气气,与贺王府办喜事之时的那种“热闹”不可相提并论。
康王妃爱面子,心中即便是不乐意也断不会让人说闲话,于是自她到世子妃、许樱哥等人都是盛装华服,一大清早就起身待客,整个康王府能动的全都动了起来,再加上来的客人极多,于是一派的热闹兴旺,喜气洋洋。
许樱哥按着康王妃的安排,跟在其身边学着接待客人,尽量同宗室及公侯伯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