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85(1 / 2)
d能逮到个人就说晚上与陛下睡觉的事情,否则听她们说的人会疯的。
起个大早的李隆基jg神很充沛,丝毫看不出年岁大的萎靡。
之前一次早朝有大臣们说过。应该重重褒奖御医,是他们把陛下的身体调理的好。
李隆基依着大臣的话奖励了御医们一番。御医们拿着奖励的钱,分出一半左右,送到状元楼,投进捐款的箱子里。
一者是报恩,他们的医术现在越来越好,是由于医学院的缘故,医学院两套利润,一种为正常的中医利润。一种为功利利润,就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说眼睛疼给你滴眼药水,而不是看看是否上火了用牛黄解毒丸。
两种理论可以相互影响和促进,使得御医们的医术逾发jg湛,有时候遇到大臣生病,也会打麻药给开刀。省事,不然用针灸和药膏,得治疗好几个月。
二来是御医们知道皇上的气sè好不仅仅是他们平时帮着看的功劳,更多的是从皇帝的自身出发来判断,皇上心情好,饮食也好。平时又不劳累,没事儿的时候出宫溜达,当然会健康。
而这个功劳可落不到他们的头上,是人家小宝和鹃鹃规划的好,不像之前的皇帝。今天这里被水冲了,没钱没粮。明天别处让雪压塌了房子,没人没物。
大臣们说个计划,需要修修河堤,需要铺铺路,国库还负债呢。加上各个地方的百姓玩叛乱的游戏,周围的国家冲击冲击关口与边关地区。
御医们想想事情落到自己身上就觉得可怕,自己愁也愁死了,要不怎么说皇帝不好当。
不过有了小宝和鹃鹃,事情就便得简单起来,只要各个地方的地方官不缺心眼,又不贪,按照流程来办,损失非常小。比如看着连续下大雨,当地就让百姓撤离,等着冲,冲完了再回来。
房子倒了、田淹了,有当地的驻军出动,当练习修筑工事了,给你修好,家里有值钱的东西损失,如果你报备了,会由基金赔给你,如果你想骗人,一旦被你的邻居揭发,哈哈,问题可就严重了。
周遍国家这些年也被人家两个给收拾妥当,所以现在的皇上似乎没什么co心的事情。
御医们本着此两点,把钱捐出一半,不敢占全功。他们也清楚,捐出来的钱不是张王两家的,人家不会自己使用,但至少能让他们自己往外拿钱的时候少拿点。
李隆基知道此情况,他非常欣慰与放心,否则他真会考虑把御医换一批,给自己看病的医生私心太重可不是好事儿。
他决定再给御医们点好处,因此早朝的时候,他先说话。
群臣见礼之后,李隆基还礼,以前的时候很少见,作为皇上不给大臣当着众人面行礼的,今天他高兴,因为昨天傍晚的时候,他听说有百分之八十的新罗和ri本带孩子过来参加比赛的人,在比赛还没有结束的情况下,决定留在大唐生活。
由小贝九个小家伙提议,小宝和鹃鹃补充的计划成功,留下来的人过上半年再放回去,以派遣的名义,让他们去宣传大唐的美好生活。
再配合民生因素的侵略,相信最多用一年的时间,新罗会先瓦解,而后是ri本。
今年的秋收新罗还是种棉花,然后不是换粮食,而是换大唐钱,ri本那边种的也都是特殊的经济作物,而非粮食,同样换成大唐钱。
看上去没什么坏处,随着司农寺的研究,生产力上来了,大唐的粮食便宜,很便宜,亩产棉花换来的大唐钱买到的粮食,绝对比他们两国当地亩产粮食高出一大截。
但是,问题就出在小宝和鹃鹃说的人xg上,大唐钱对他们的说法是外汇,外汇可以买粮食,使劲吃也吃不完。实际上统治阶级却不会买粮食,他们会把钱用来购买奢侈品。
产生的后果是百姓粮食不够,百姓又不傻,他们知道自己种出来一亩的棉花换到的大唐钱能买来多少大唐的粮食,正常计算,半亩地的棉花换到的钱,可以买来大唐的粮食相当于自己种一亩粮食的数量。
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己种了棉花,最后发现很饿,那么钱拿去了让人随便煽动煽动,他们就会知道,钱被他们的头上的人给换成漂亮的衣服和观赏品。同时有上面的人的子孙拿着钱去大唐享受生活。
民心的隐患埋下来,已经好几年了。今年加把劲,还不信他们不放弃自己的传统而完全归顺的唐。
李隆基是越想越兴奋。晚上才宠幸了两个女人,王皇后和武惠妃同样为此事高兴,陪着皇上疯了半宿。
“朕我先说三件事。”高兴又先开口的李隆基对着话筒说道。
群臣开始扭头找位置坐,身后有小几,凳子和茶水、果汁,但没有点心,需要自备,不过吃的时候叫到你。你别噎到。
大部分的臣子坐好,他们知道今天的早朝要开好一会儿,站累的话回去没jg力做正经事情。
只有一小部分今天头一次参加早朝,新被提拔上来的官员站在那里,他们没想到早朝可以这样,因为没人告诉他们。
“都坐,站着我看到闹心。站着的未必是对我恭敬的,坐下的也未必是不拥护持我的,以后你们习惯就好。”
李隆基现在喜欢这种气氛,站两个时辰,回过头该贪的贪,该占的占。对我阳奉y违的有什么用小宝和鹃鹃从来都是能坐着就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面上对自己也看不出什么恭敬的样子,可事情做的漂亮,让自己少co多少心
站着的人不敢继续站了。陛下话说出来,站着的未必恭敬。坐吧。一个个又好奇又紧张地坐下来,再看附近的其他人,端起杯子喝水的,偷偷吃东西的,当真是早朝百态,可惜自己没带吃的东西来,不敢,谁知道可以这样。
“偷吃东西的注意一下,一会儿早朝之后还有加餐,别吃不下去后悔,螃蟹下来了,今天是得意居提供的灌汤包。”李隆基又说一句。
吃东西的人点点头,没停,早朝结束还有很长时间呢,总不能一直饿着等,先垫垫肚子,一会儿再说。
新来的人懵了,原来早朝是这个样子啊还给顿饭,得意居那是三水县张王两家的酒楼,怪不得都想当京官,原来如此。
当然,他们不敢因为陛下的随和而放肆,来时坐那嘟嘟响的车,可是看到了朱雀大街上立着的前官员们,一个个那叫惨啊,据说最久的已经立好几年了,还没死。
“第一件事情是褒奖不对,是秋收,今年的秋收很重要,需要给前线的战士们提供大量的补给,将士们征战在前,新粮下来先给他们送去,陈粮我们吃,朕我打头开吃,战事不停我不吃新粮。”
李隆基本想说褒奖御医的事情,说出来才察觉应该先说正事,秋收。
“陛下圣明。”一个声音突兀地出现,在含元殿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