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田园大唐 > 分节阅读 164

分节阅读 16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想着儿子、儿媳妇在家中等着,还有巧儿和父母,张父定了定神,不再去想这次是否能够得第一的事情,他决定了,就算不是第一也要进京去考。考一个进士出来。

随着那边的锣响,手上拿着榜的人就走了出来。等待着看成绩的学子们呼啦一下向前围去,衙役如临大敌,不时地喊着,让人站好,别瞎挤。

随着那榜张贴出来,守在窗户圳吠眼就看到了张父的名宰,高兴地喊道“老爷”第一,老爷,您是第一

“恩,好,那咱们明天就去京城张父心中也挺高兴的,可又不像别的那些个学子只要上榜就是疯癫模样那般,似乎这一切顺理成章,不知道是该抱怨没有那种激动的心情,还是感叹儿子的厉害,说第一就第一,第二都不要。

翌日,张父一行人在这边直接乘船,这船也是自己家的,就放到河边。什么都不干,只等着送张父这些人去京城,走谓水。离着京城不算太远的地方进支流。从支流在入漕渠,不用下船。

此时开春了,河水化的差不多,就是有些凉。

连带着马车什么的,全上了船,船夫喊了声号子。船开始缓缓前行,度越来越快。船上还备有小舟,及竹片做成的救生衣,只要有危险就可以套上。

因顺水的关系。船很快,只用上了七天就到了漕渠。为了防止晕船,张小宝还准备了一些姜片了。薄荷,以及蒲公英的根。不过张父并不晕船,身体好着呢。

船到了在漕水中行驶了一段距离,就开始在码头靠岸了。

码头这里总是有很多人,有的是等着接货,有的是接人。

一群人可能是事先得到了消息,在这边已经连等了三天,还没有见到人影,显得有些不耐烦,却不敢随便离开,眼睛盯着一条条过来的船。

王管事,确定是这几天到。码头处二十来个人。还带了两辆车,在那里等着,其中的一个人对一今年岁比较大的女子问道。

这个王管事正是从张家急着回来的那个,回来了就把大枣和小枣的东西让人给送了过去,这点王家也考虑到了,给女儿送两个丫鬟没什么。何况还有一个身份尊贵的人撑着。

“说是就这几天,等好了,别弱了我王家的声势,这次让他看看。王家是什么样的,竟然把我给赶回来了,到了京城,他不投靠王家。难道还准备去住客栈现在好的客栈都满了,留出的位置也不是他这样的人能得到的

王管事叱呵了问话的人一句,在那里幽幽地说着,她一直瞧不起张忠,以前瞧不起,现在也是如此,这回正好他要进京赶考。从来没到过王家的他,可算有机会了,让他见识一下。

不要以为在三水县如何,到了这里,他就不行了,哼还敢命令我不准去拜年,害自己回来挨了几鞭子。

王管事如是地想着,期待张忠早点过来,她好出口恶气,到了王家府上。让他知道自己的分量。

这么一想,王管事的心情好多了,正准备回到一辆车上休息一会儿,旁边有眼尖指着那河上过来的一条船喊道:“快看,来了,好家伙,这么大船,没错。上面插着一个稻苗一样的旗帜

等着离近了,王管事等人也看到了,却没有迎到那下船的地方,准备看看张忠雇不到车的尴尬。

他们不过去,有人过去,只听着旁边一个十二辆马车组成的豪华车队中人有喊道:“老爷的船来了。就是上面有个稻苗旗帜的船,跟我走。”

这一群人有百十多个,加上十二辆的双马马车,浩荡地就朝着那下船的地方走了过去,其中的几个人扛着卷起来的地毯,还有人打着大伞。

王管事愣了,不知道这些人从哪里出来的,难道他们也是接人那可能是张忠坐了别人的船,挂上了他自己的一面旗,好让人认出来,她想看看来的是什么人,如此大的阵仗,招呼一声,两辆车也跟着过去了。

等待中,船慢慢地靠岸,刚一停稳,上面就有人搭好跳板,刷的一下,从上面铺出来一条地毯,直接延伸到码头这里,那边的地毯刚一铺完,这边那几个人扛的地毯也同样铺了出去。正好和那边相搭,这一头到了一辆马车的车厢门口。

张父在一众人的护卫下,来到了跳板的头处,刚一露面,岸上的百十多个人,同时行礼喊道:“恭迎老爷进京赶考。”

边种田来边建房第一百四十章五年之后寻旧痕

二下旧柳新枝,春风叉吹曲江池。一样长安不觉变,且,二游非当日。

张忠站在船上,举目四望,并不急着下船,他要好好看看这五年后的长安是否真的没有什么改变,那时少年豪情。那时携美而归,若不是朝局动乱,巧儿早被抓回去了。

五年了,我又来了,豪情依旧,我到是要看看,哪个还敢冷眼对,谁人又能抓巧儿。

一阵风吹来,还稍微带着些春寒,张忠早已感受不到,此刻他觉得心中暖暖的,他再也不是当初的张忠,再也不用时刻担心身上的钱财不够,再也不用住在庙中帮人家做事情。

王管事此刻也不觉得冷,她已经被吓到了,好大的阵仗。只这艘船,没有两万两的银子就下不来,再看那十二辆豪华的车驾,那上面的印记代表了十二家商铺,其中十家只算一般。

说不上却也算不得大。但另外两个则非一般,西市状元楼,东市得意居,年前有人接手时,只不过是两个稍微好些的酒楼,哪知到,接手之后,一切都变了。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变成了整个长安数一数二的酒楼。状元楼上状元出,得意居中须得意。

这,这是张忠他家的他家何时在京城中有如此势力

王管事怀着震撼,弓看向张忠的时候,无论如何也找不出当年那个。落魄的小子的模样,那身后的人把一紫招薄氅披在他身上的时候。当真是意气风。

这时,感受了一下五年后长安城的张忠带着不同的心情。缓缓地走上的跳板。刷的一下,码头上等待的人,把两个缠着红绸的长竹竿伸到了船上,船上的人伸手抓住,竹竿的下面坠着一盏盏小灯笼,金鱼模样的。

两个竹竿正好齐腰挡在了张忠的两边,让他不用担心会掉下去,张忠负手慢步,一下一下从跳板上走了下来。

此情此景,让其他在码头上等待的人也纷纷侧目,从来没看过哪个。人又如此排场,尤其是那两根竹竿,谁想到的呢实在是太厉害,崇拜啊,只两根缠绸的竹竿。体现出来的东西却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