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0(2 / 2)
秋时稻谷如金黄,细流涓涓似丝淌。高呼陈米有万石,不怕路远收粮忙。
张管家与那些个收粮的人接触上了,说是家中有不少的陈年旧粮,非要把价格提高一文才卖。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对方说死不松口,张管家无奈,只好把这个事情告诉给张小宝。
等着张管家找到张小宝的时候,宋静功也在旁边说着话,听完了两个人的事情,张小宝笑了。
“笑什么似乎有点不对,宋公子出去收旧粮食竟然只比他们这边收的低一半文,是不是相互之间有联系”
王鹃听到两个人的话,总觉得其中有点不对劲。
“还记得那个收大豆的么这是厉害人啊,除非不动,只要一动就能看出来本事大小,挖坑给咱们跳呢,还真小看了他们,有能耐的人在后面撑着,宋公子,先不忙着到周围的粮店收旧粮了。
就在本地的各个庄户家中问,告诉他们,咱们愿意用新粮与他们的旧粮二比三收购,收三份旧的,给他们两份新的,安排人去买新粮,不管涨多少钱,只要不过二倍,就都买下来。”
张小宝用手指头碰碰脸,对宋静功吩咐一遍,又对着张管家说道:“张管家把这些个换来的旧粮全部运到小罗水那里,按照他们给的价格卖,想玩大的,咱们就陪他们玩一次,种子先不卖了,看看最近几天会不会下雨,下的话自己收,耽误点山上的事情而已,不下的话继续留在地里。”
宋静功和张管家不理解小公子为什么这么做,按照此等方法,那庄子明明是赔了,可又想到小公子的手段,不可能做这种傻事儿,领命去了。
等着两个人离开,王鹃也疑惑地问起来“小宝,你在想什么这么干,咱们会赔的。”
“谁说的这次不仅仅要赚钱,还要用上两个计策。”张小宝自信地回了一句。
“什么计策”
“驱狼吞虎和借刀杀人,我要向所有想来打张王两家的人宣布,小桥不是那么好过的。”
两日后,天还是那么晴朗,宋静功已经从外面买来了新粮,数量不少,好在张小宝现在有钱了,支付起来轻松,六千石的新粮,与当地的庄户们开始交换,最后能换来九千石的陈粮。
新粮的价钱果然翻了一倍,收梁的人也和张管家签下了文契,专门找的牙侩中人。
别处的秋收还没有完事儿呢,老天爷果然开眼了,一直没有下雨,庄户们一边感受着高温,一边心中欢喜。
宋静功的收购度快,一天之后,6续的有五千多石粮食运到了小罗水河码头那里,张管家按照小公子的吩咐,没有把这些卖出去,而是继续等待起来,等着九千石全部到位。
那个东家还和其他十一个人在水云间住着,听说了这个消息,专门在二楼找了一个大点的房间,点了不少的好菜庆祝着。
“刘兄弟果然好算计,竟然知道他们会买新粮来换旧粮,可我就想不明白,为什么呢”
这个东家笑着对旁边的智囊说道。
“东家,对方也有能耐人,知道我们对他们的种子动手,这么做是为了让我们知难而退,只要位置住了种子的价钱,他们就不会赔,到时在新粮上的钱可以从种子上几倍的赚回来,可惜,他们算错了,咱们还有后招等着呢。”
姓刘的这个智囊回着东家的话,一副自信的模样出现在脸上。
“对对对,还是刘大哥说的对,这次让他们知道厉害,敢不听我们的,一粒种子也别想卖掉。”癞子根本就不知道具体的事情,在旁边奉承着。
“那刘兄弟不知道什么时候动手”东家又问道。
“陈粮买来就是动手的一刻。”姓刘的阴笑着。
今天写的慢,两更。明天就好了,补上每天三更的。突然现前面的两章有一点计量单位错误,别人来收购的不是斤,是斗,已经改了,过几个小时可能会显示出来。
边种田来边建房第五十八章无限感慨在别钱第一更
这一日,小罗水河码头上空乌云密布,往来于各处的人依旧如织,大小船只喊号让路声此起彼伏。
等着过两天就要到别处任职的县令程岭祥,站在那新修的桥上,望着眼前一片繁荣的景象,感慨万千。
新的官职已经下来了,他会随着这几日后的一艘船去任职,原本的县令降到了主薄的位置上,当初他还以为能够让他在州中任个职位,现在职位降了一点,品级却升了上去,从六品,没办法,长安的主薄特设了这个品级,长安县令裴耀卿是正六品上。
“大人,不是说要过去看看么”程县令身边的一个随从见他站在这里看着有一会儿了也未曾离开,小声地提醒了一句。
“好,这便过去,听说那边还在修湖,正好瞧瞧,不知下一任县令是谁,推举的折子已经承了上去,只这码头,一年的税就是不少钱,今年虽说旱了,本县的税调却也全免,一碗肥得流油的肉,不少人都想过来咬上一口。”
程县令迈步向着对岸走去,不时地有人或推或赶地把车上的货物运到这边,让他心绪难以平静。
码头修起来,几场雨过后,这里就通船了,只凭三水县吃不进如此多的货物,可别人处有需要的,这条河能够一直连到海中,更是经过不少的地方,包括京城重地,其他一些个离河远的,或是没有码头的地方,只能把货运到这边周转。
还有的干脆就是从别处来的商人,乘船到此,在码头处租下来仓库,相互之间进行买卖,来看货的人多,有的货物甚至没下船,就被直接运走,当然,码头的停靠费用还是要交的。
正如那张家庄子中的人说的,一片繁华的时候,本地人也有了新的活路,有到码头扛活的,有专门借钱买了车来回拉运的。
就连那些卖凉皮和煎饼果子的也在周围不时地叫卖,给的分量足,价钱公道、便宜,许多身上没有多少钱的人,都选择一样买上一份,和在一起吃,有干有稀。
随从听着大人的话,也跟着着急,怕有人惦记这个地方,可他不能继续跟着说这个,只能换了个话说道:“大人,不仅仅是码头繁荣,以后县中的人也更多,不少的寺庙都被拆了,原来不用交税的土地会划给别人。”
“恩,拆了也好,百姓家中的钱财本就不多,又要给他们送上一份,省下来可以买点生活上的东西,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