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6(1 / 2)
可是刚摘的。
等着热菜胡萝卜端上来的时候,众人都愣了,一个个不敢下筷子,这什么东西
程县令只好出面介绍“诸位大人,这叫胡萝卜,乃是蕃帮那边的吃食,味道不错,吃了对身子也好,本县还有一些,到时诸位大人可带点回去品尝。”
说完话,程县令自己先吃一片胡萝卜,以证明这东西没有任何问题。
有他带头,其他人自然也放心了,一个个敞开了吃,眼看就要吃不下去了,又有伙计把其他的菜都撤掉,换上一些干果,还有最重要的一大盘子切好的黄瓜条,每人面前也送上一个碟子,碟子中放着闻起来有种鲜味的东西。
程县令也没见过这玩意,看了一眼伙计,这伙计也会来事儿,凑到程县令的耳边说道:“这是宋公子刚才带来的,叫虾酱,让大人们沾黄瓜吃,一会儿马上就有辣酱上来,两种酱,两种口味儿。”
“恩。”程县令微微颔,对着伙计的伶俐比较满意,等伙计下去了,他就夹起一条黄瓜在面前的碟子中沾了沾,抬到嘴边的时候说道:
“诸位大人,这乃是虾酱,专门沾着祥瑞黄瓜吃的,鲜脆可口,不妨尝尝。”
有人做了示范,其他人也就跟着吃了,这到不是他们怕被下毒,是怕自己不知道怎么吃,让人看笑话,一个个吃起来,果然不同,味道好啊,原本都觉得吃饱的人又有了食欲。
一边抿着酒,一边吃,说些大家都不会生矛盾的话。
这也是张小宝安排的,为了把人拖住,张小宝把所有的细节都考虑到了,这边喝的酒度数不大,就是占地方,喝完胃都满了,其实根本没饱,既然这样,就要给人一个消化的时间,把水排出去。
“好,这祥瑞沾虾酱,好吃,光闻这虾酱没有腥味儿,只有鲜,可沾了祥瑞后,刚一入后,一股咸腥就出来了,这种感觉转瞬既逝,接着就是清爽鲜美,比之只闻虾酱,味道更胜一筹,诸位以为如何”
一个人吃完这黄瓜沾虾酱,在那里赞美着,其他人原本只是觉得好吃,听他这一说,还真是如此,一个个都出声附和。
紧接着那辣酱也上来了,这个辣酱也是宋静功带来的,特殊制作,更辣一些,这一辣吃着爽啊,黄瓜又上了一大盘子,依旧没坚持多长时间,就被吃光。
酒同样喝的也多了,水可以排出去,通常人的身体没什么毛病,酒就不会跟着排掉,而是进到了血液当中,酒精慢慢积累,到时还能想着办事儿人就不多了。
这顿饭在众人刻意的闲谈中,足足吃了两个时辰,啥事儿都办不了了,只等着稍微醒酒,看看三水县的元夕如何过。
在程县令与下来的人吃喝的时候,张家庄子这边也同样在吃饭,张小宝和王鹃现在的身体靠奶水已经不足以供应,两个人主动断奶,跟着一起吃正餐,吃的最多的就是鸡蛋糕,还有一些煮的烂烂的肉粥。
院子中的人都知道两个小祖宗的饭量大,而且经常会饿,厨房那里就是十二个时辰随时有人。
在吃中午饭之前,张小宝和王鹃就每人吃掉三个鸡蛋做的鸡蛋羔,到外面溜达了两刻钟,回来继续吃中午饭,浓浓的大米稀粥,被人切成碎末的酱肘子,加上点拍黄瓜蒜汁,这就是中午两个人的饭了。
这回张小宝和王鹃吃的慢,尤其是那肉,必须要多咀嚼,如果光是长身体,他们还不会吃这么多的东西,蛋白质含量太高,可他们两个整天都在计算,学习就不说了,还要把自己的那份钱财管理好,脑力消耗非常大。
“小宝,那边都准备好了,一会儿到了酉时,我们是亲自去送东西,还是让别人”
王鹃把面前的一碗粥都给喝了,稍微有点撑到,靠在那里问道。
“让我娘去做吧,这不适合我们出头,也不知道程县令那边怎么样了,这个正月十五过的,累死人啊。”张小宝同样也吃饱了,在那抱怨着。
十五,一些孩子觉得时间过的慢,有一些热又觉得过得太快了,眼看就要到酉时,张王氏亲自带着一众人来到外面,这些人手上都拿着不少的东西。
推荐一本之模型争霸,非常好的一本书,推荐票就不要给他了,给我。
一年四季种田忙第五十二章一在平地一在天
张王两个庄子上的人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正像张家院子中忙的事情他们不知道一样,他们忙的事情,张家的院子中也不清楚。
张王氏带着人准备先到离得最近的,也是年龄最大的张胜家,老汉张胜,今天六十有五,家中有一儿两女,老伴去世的早,还有一个九岁的孙子。
张王氏就是想先去他这,把东西给他,结果还没等走到地方,前面就出现了一群人,张王氏也不害怕,在张家庄子想要伤害她,不是那么容易的,等着前面那人群接近。
等看清楚了来人,张王氏身边的人才松了口气,刚才他们差点就对整个庄子喊,只要喊了,就会有人出来帮忙。
面前的竟然是那个张王氏要先见的张胜,他身后还跟着不少人,每个人手上都提着一个灯笼,看上去数量不少,上面都糊着红纸,通红一片。
两边人相遇,没等张王氏说要去张胜家呢,老汉张胜就一挥手,后面那些人都拿着灯笼凑过来。
“夫人,您这是要去哪”张胜佝偻着身子问道。
“去看看庄户,原本是准备先到张老伯家,不知张老伯这是”张王氏糊涂了,这些人怎么都凑一起了。
“夫人,平日里大家都受着主家的恩惠,想要报答也没什么钱财,这正月十五了,我们庄子上一百零六个会平时都会干点活的人,就每人给主家做了一盏灯笼,老汉我多做两盏,凑一百零八,吉利,这不,正好给主家送去呢。”
听到这话,张王氏站在那里,久久说不出话来,直到旁边人轻声招呼,这才深吸口气,说道:“张伯,正好,我那院子还少灯笼,多谢诸位乡亲了,你们给庄子上的东西,庄子上收了,现在我也要给乡亲一些东西。”
张王氏说着话,一挥手,那些院子中的人就拿着手上的东西送了上来,这一百来个人先给了,其他的再挨家去送。
“张老伯,这是您一家六口人的衣服和鞋,这是一只鸡,我给你挑了最大的,这是灯笼和蜡烛,还有这些是元宵和鞭炮,这么多东西,您也拿不了,还是我们给您送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