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天生韩信 > 分节阅读 220

分节阅读 220(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冉易面色如水,脸上再无一丝嬉笑之意,而是一本正经的问道大汉;“阳狄先生可在”

那大汉一闪身,让出一条路来,伸手请道;“钜子正在屋内相侯,使者请随我来。”

冉易点了点头,跟着大汉穿过了庭院,来到一处书房外,大汉伸手敲了敲门,里面响起了一阵清朗的声音:“请特使进来。”

冉易整了整衣冠,大步迈进房内,书房内正正色坐着一名五十上下花白发甲的老人,见冉易微笑的点了点头,伸手示意坐下。

冉易躬身行了个晚辈礼,便不推却的坐了下来。

这名须发尽白的老人正是齐墨钜子阳狄,论辈分扔在钜子元宗之上,所以冉易并不敢仗着身份张狂。阳狄笑着眯眼上下打量了一番冉易,见他年纪轻轻便如此气定神闲,丝毫没有半年的不适,不由暗暗点头,心想墨家又出了一名杰出的弟子。

阳狄笑着问道;“你可是元宗师弟的闭门弟子”

冉易拱手道;“回师伯的话,小子正是。”

“好。”阳狄哈哈一笑,抚须道;“果然英雄出少年,元宗师弟门下更是人才辈出,先有明月,再有你,倒是双剑合璧呀。”

冉易笑着摇头道;“师伯你客气了,实在是太客气了,小子愚钝,如何能和明月师姐相提并论。”

阳狄见他谦逊,微微一笑,也不再说了,转而问道;“钜子这次派你前来,可是助秦之事”

冉易点了点头,“正是,师父担心齐墨的任务太过于艰巨,所以派我前来相助。”

阳狄重重哼了一声,道;“元宗师弟未免太小看我阳狄了。虽然我之前一直看好刘邦,可不代表我会对钜子令阳奉阴违。我阳狄是个有原则之人,之前的争论既然在墨者大会上得出了结论,我自然会遵守钜子的号令。”

当初在墨家的墨者大会上,曾为拥立何人分为了两派。一派是以钜子元宗为首的,提议拥立韩信治下的秦国,另一派则立场鲜明的提出拥立以仁义闻名的刘邦。为此二派在墨者大会上足足辩论了三天三夜,拥秦一派送算占据了上风,与之相对的是拥汉派放弃了理念。

这次墨家在齐地的行动就是为了配合秦军,元宗正是因为担心阳狄的消极对待,所以才派冉易前来。

冉易有些尴尬的笑了笑,岔开话题道;“不知齐国形势现在如何。”

阳狄面色微微抽动,“自从吕雉屠戮诸田一族后,齐人对刘邦大多生出疏远之心。就连老夫也没有想到,这个刘邦竟然是二面三刀的小人。老夫白活了大半辈子,五十多年的日子都是活到狗肚子里去了。”

“如今刘邦逃回了齐地,正在大肆征兵扩军,完全不顾后果的征兵纳粮,这样一来更加激起了齐人的怒气,民间和军中不满的声音到处都是。我们墨家弟子也有许多趁机混入了汉军,甚至不少成为了中层军官。

冉易点头道;“这么看来民心可用,待我请示过韩信后再做决断,如何”

“好。”阳狄痛快的答应了。犹豫了一会,阳狄又面带犹豫的问道;“你见过韩信吗”

见冉易点头,阳狄又问道;“你观此人如何,当真是我墨家寻找百余年的真命天子”

冉易苦笑:“师伯你这不是为难于我,观人之术并非我所长。”

“那你师父说的呢”阳狄不甘心,仍然追问道。

“我师傅说,不管他是不是,墨家已经在尝试了,若是失败的话,我们若是再失败,只能继续蛰伏下去,等待下一个明主。”

阳狄犹豫了片刻,终于下定决心道;“好,那我们索性全部压上,来场痛快的”

二百三十六章天下为棋上

秦王元年十二月,博士郑经上秦王,以朝象为由,奏请改元称制,以年号纪年,而非之前的以王在位之年监国华阳公主闻之欣然同意,召集三公九卿临朝商议,决定改元“初平”,以年为初平二年,往来文以命为“制”,令为“诏”

同时犒赏河北战事有功之臣,晋李左车为驷车庶长,领邯郸郡守,督邯郸、钜鹿、衡山、代、广阳、上谷六郡;蒙石为大上造,为前将军;张耳为少上造,领辽东郡守,督右北平、辽东、辽西、渔阳四郡;辛剧为少上造,领河东郡守,督河东、上党、太原三郡;同时重建北军行辕,督北疆事务,但较之前的北军所辖范围缩小了许多,仅辖上郡、云中、雁门、九原四郡之地,以老将王歧为北军统帅,赵毅为副帅

但最大的功臣韩信却没有得到任何封赏,仅仅是他尚在襁褓的儿子韩彻承父荫获封右庶长,成为秦国立国以来最年轻的右庶长

韩信功高不赏,却没有任何一个人提出异议,反而觉得理所当然如今秦国已经成了他韩氏一家之物,秦王的废立皆决与他一人之口,较之前的数代秦王乃至始皇帝都是有过之而不及,谁曾见过秦王自己封赏自己的

况且他是二十等军功爵位中最高的彻侯,加封太傅衔赐予九锡,出入车马、衣服、乐、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鬯等酒中器物皆同天子已经到了赏无可赏的地步了,若再往上一步,那只有那有名无实的秦王位子了

相比较河北大捷而言,秦军在中原的小挫在咸阳就显得不那么引人注目了,甚至极少有人扫兴的谈到这,大多是对秦军在河北的大胜津津乐道

王泾在数败项羽之后,仍坐拥二十多万大军,主力未损收拢兵力后拒守荥阳雒阳一线,而来自关中的物资补给正通过函谷关源源不断的进入中原项羽尝试着向函谷关起了一次突袭,想要切断秦军的补给线,却告以失败,不但寸功未建,反而损兵折将只得继续围攻荥阳和雒阳,抓紧攻城

真正能看出此处危机的也有韩信的寥寥数人,项羽的战略意图很简单,那就是趁着韩信在河北无暇分身之时,抓紧时间在河北的秦军南下前吃掉王泾的大军要知道这支秦国大军可是秦军的主力所在,是秦国卧薪尝胆经过二年多的积攒才凑起来争霸天下的本钱

而相比较而言韩信虽然在河北已经征募了二十多万大军,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