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2(1 / 2)
久就已经开始怀疑了:这一切,会不会都是胜久在搞鬼呢
古人之早熟,常超出今日意料之外,尤其是在那个纷乱的时代,武士十岁出头就上阵的记录比比皆是,就算十岁不到便有惊人举动,世人也不以为异。
后来发生的事实,一步步地验证了这个十二三岁的少年敏感的想法
“果然那批货物果然在他手里”少年悲愤万分
李彦直曾经把那份随李介一起失踪的货物,列了一份清单给贵久,贵久带回家后义久曾在父亲的案头看见过,并记住了其中的几样很关键的货物,到了胜久将货物放出市场,便被新纳忠元和义久发现了。
“我们去揭发他们我们去揭发他们”比义久小两岁的义弘大叫起来。“没用的”义久说:“胜久是用谋略复国,利用唐客来取回原本就属于他地东西别说我们现在都还没有确切的证据。就算我们有证据,别地大名知道后也只会佩服胜久谋略过人。不会有人来管我们的闲事的你看看伊、田、连三家就知道,他们居然改了姓,又瓜分了萨摩,可又有谁来管他们呢”
这番话把新纳忠元听得怔了眼前这孩子,真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吗“主公啊”他暗暗祷告着:“小主公如此聪明,我们家族有希望了”
“那我们怎么办啊”义弘想哭,但很快就忍住了,他年纪更小一些,虽然在劫难中学会了坚强,可思维能力还跟不大上。
义弘的这个问题。让新纳忠元也犯难了,他是一个勇士,却没有足够的智慧来考虑整个复国全局。
“我有个主意,”义久好像在下一个很大的决心:“我们去大明吧”
“去大明”义弘悄悄把眼角的湿润抹掉,他不能让人知道他刚才差点哭了:“去大明干什么呢”
“去找那个李孝廉”义久说。
“啊”新纳忠元吓了一跳:“小主公你要去找那个李孝廉报仇那太危险了”
“不,不是去找他报仇”义久的眼神已经坚定了起来:“我们去找他,把这边的事情告诉他,向他借兵复国”
新纳忠元和义弘都听得呆了,好一会,义弘才说:“可是可是他也是我们地仇人啊”
“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仇人不仇人的”义弘仿佛已经完全长大了:“如果我们记住的只是仇恨,那我想我们的祖父、我们的父亲都会对我们失望的我们要做的,是复国,是振兴岛津家谁能帮我们达成这个目标,我们就对谁效忠就算那热是亲手毁灭岛津家的李孝廉也无所谓”
义弘似乎听懂了哥哥的话,又好像听不大懂,却也坚毅地点了点头,说:“对哥哥说的对”
“可是,”新纳忠元说:“可是那个李孝廉会答应我们吗毕竟是他毁了我们岛津家,他心里也一定会害怕我们地报复要是他想斩草除根。那我们去了岂不是自投罗网”
义弘的一双睁得大大的眼睛看着他哥哥,似乎觉得哥哥一定能给到他答案。
“我不知道他会不会斩草除根”义久没有动摇:“可我觉得那是我们唯一的机会”
十二三岁的少年啊,就这样凭着敏锐的预感与近乎天真的勇气,决定前往中国
新纳忠元仍然抱怀担忧,但他已经被岛津义久的勇气所折服,他是一个很有行动力的人,既然决定了要去找李彦直,便不再犹豫。经过几分波折。他们上了一条船做水手。舶主对年轻强壮、手脚灵活的新纳忠元很感兴趣,却不肯雇佣两个小孩。
“我们不是小孩”义久跳了起来,拿起抹布很利索地和义弘擦洗起了甲板,“看,我们能干活地,舶主我们不会拖累大家的”
或许是被他们的诚意所感动,舶主这才许他们上船。不过前提是新纳忠元的工钱被砍掉了一半。
说来真是讽刺。这艘帆船的背后主人其实是破山,但破山的眼线虽广。却也没能注意到灰暗的角落里有两个少年正在谋算着胜久。
这一年最后一场向南的季风将义久义弘兄弟送到了浙江沿岸,他们上了岸,找了短工先养活了自己,一边打听李孝廉地情况。
同利在双屿也有分号,不过从日本回来以后,李家在海上的声望更上层楼虽然实际的势力还不如许栋一派,但由于李彦直更加年轻,又有举人的背景,所以更被人看好从南直隶到浙江,这福建到粤东,各路英雄豪杰竞趋其门,都希望能在李孝廉麾下谋个出身
可李彦直回到大明之后却一转在东瀛时的狂放而变得极为低调自他回到大明至今,几个月间都没听过他有什么动静,同利也只是老老实实地做生意,对来归之人无论是商是盗。是豪杰还是流民都婉拒于门外。
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可以想见。当新纳忠元带着义久和义弘到了同利分号门前求见李孝廉时,会遇到什么样地冷遇。
“孝廉老爷啊”同利地伙计带着一种职业性地笑容,可他们的话却是毫无转圜余地地拒绝:“他不在双屿呢。听人说已经回家闭门读书,准备过两年好考进士去。大家都期盼着孝廉老爷考个状元呢”
“那能不能请您帮我们传个话”
“我都没机会见过他呢,怎么帮你们传话呢”
“那能不能让我们见见同利的掌柜”
“对不起,掌柜现在也没空啊”
他们就这样,和其他被拒绝的人一样,被客客气气地送出了门外。
“怎么办”新纳忠元没有气馁,却有些不知所措。
“不是说他回家了吗那我们就去他家找他”义弘的态度,那真是一往无前啊。
可是三个日本人要进入中国内陆去尤溪。那真是谈何容易
对于大明内部的地理情况,这三人可以说是一抹黑,真正走路的时候,甚至连南北都分不清楚他们的中国话也还很是一般,地名常常听错,只是听说哪里有船,可能可以接近福建便找门路上去,沿途打点短工,历尽了千辛万苦,终于走错了路。跑到松江府一带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