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14(1 / 2)
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不愧都是做过皇帝的人,两位选手的气场都比较强悍,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偶像气质非常充足。
赵似很好的利用了自己的优势,他刚刚踏上擂台就扔掉了罩在身上的披风,露出了一身精光闪闪的腱子肉。不得不说,在这身优美肌肉的衬托下,脖子软塌塌的赵似看起来也没有原先那么蔫了。看得出来,赵似在赛前也是做过充足准备的,他率先凭空演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三招拳法,这三招拳法看上去粗犷豪放、凶猛沉实,竟是隐隐暗含风雷之声,经电喇叭内白世镜的解说,方知这三招乃是“白猿通背拳法”中的“推山、劈山、转山”三式。
话说在场观战的不乏武林顶尖高手,为何还要听到白世镜的解说才晓得赵似所示拳法的名称呢原来“白猿通背拳”这路刚劲有力的拳法乃是年初的时候刚刚被净影寺里修行的一位神僧开创出来的,流传范围极其狭窄,不想此时已经被赵似已经学会。使用这种新发明出来的武艺有什么好处吗另一位解说员苏星河已经给出了答案还没来得及被破解啊
相比起来,赵佶的出场就显得含蓄很多。他是被十六位金甲侍卫用大床抬着出来的,大床最终停下来的位置正好与擂台齐平,穿着一身亮丽小白褂的赵佶慵懒的一抬腿,就迈上了擂台。上台后的赵佶亦是没有怠慢,唰唰唰演练了三招腿法。这三招腿法,短小精悍、朴实明快、气势连贯,还未等得使完,便引起了全场叫好。
不用两位操劳两位解说员,但凡是大宋人就没有不识得这三路腿法的。这三招乃是“大宋十八家”武学中排名第一的“临清潭腿”中的前三式,名曰一路顺步单鞭势,二路十字起蹦弹,三路盖马三捶式。既然是大家熟知的武术,那么练武者的火候自然逃不过在座武学高手的眼睛。解说员白世镜给出的一句定语非常的公道:“道君浸淫此道,怕是有一轮回之久了”
后世流传的谭腿有十二路之多,其中最后两路乃是明朝时由少林僧人所创,也就是说,在大宋朝的时候,谭腿依然还是只有龙潭寺昆仑大师所创造的十路。
若单单拿出来演练,十路腿法怕是盏茶功夫就能演示完毕,用到比武格斗中,貌似几个回合就技穷了。但实际上远非如此,否则谭腿也不可能雄踞“大宋十八家武艺之首”的位置了。演示的套路归套路,若是用在实战上,所谓的谭腿十路,就是十个腿法要诀。这些个要诀可以从力量、速度、灵活度等方面大力加强腿部的攻击能力,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十种正确的发力方式。这十个要诀可幻化为万千种玄妙组合,其奥妙之处,只怕穷极武者一生经历,也未必能够探其究竟。
通背拳也是此理。若说套路,通背拳也不过只有一十六招,但是将其用在实战上,却是由十六种发力方式构架的一套完整的武学理论。双拳搏击本是近身使用的武术,敌对双方之间的距离一般都要保持在二尺之内才可相互攻击的到。在这么狭小的空间内,斗拳在很大程度上比拼的是速度与灵巧,因而力量型的武者往往会在赤手搏击中败给灵活的速度型武者。久而久之,孔武有力的武者都去练习器械搏斗,徒手格斗几乎成为了灵巧武者的天下。
通背拳的出现,正是为了扭转这种格局。这套“白猿通背拳”施展开来,不但会将武者强劲的臂力完美呈现,还会竭力的扩大双拳的攻击范围。不客气的说,通背拳可以将武者周围五尺方圆的空间完全笼罩,其攻击范围已经与刀剑不相上下。可想而知,一位精通“白猿通背拳”的力量型武者,绝对是灵巧型武者的噩梦。
赵似与赵佶两人,一个是敲钟的,一个是踢球的;一个臂力惊人,一个脚法精湛。白猿通背拳与临清谭腿,正是最适合他二人的武术。他们都拥有利益集团的全力支持,都拥有经验丰富的老牌武师指点,更重要的是,他们两人都付出了努力。所以,他们联袂奉献的比武,理应精彩。
比赛终于开始了,如同观战高手们地赛前猜想一样,比武双方皆放弃防守,全力抢攻。武术中,防守所需要的技巧、经验远远要比进攻多得多。比武双方集训的时间都不长,与其将时间浪费在进展缓慢的防御练习中,还不如将进攻打造的更加犀利划算。
虽说在登台时两人各自演练的三招都堪称完美,但却不代表他们的真实水平真的有那么高。一旦真的动起手来,兄弟两人都接连出现了技术动作变形、不到位的现象。好在两人都打出了真火,拳拳到肉,脚脚见骨,乒乒乓乓的互殴声不绝于耳,精彩程度足够火爆。
转眼间,三十招已过。
格斗其实是个极其耗费体力的活,不信,请各位看官对着自家沙发垫子猛捶百十拳试试。三十招所包含的拳脚动作何止百十下耐力上佳的赵似表现还好,柔弱些的赵佶已经出现了体力不支的现象。
但是,作为竞技活动通常有一个特性:场面好看,不代表就能获胜。果不其然,危急的情况反倒是出现在了赵似身上。原来赵佶身子乏力,踢腿的高度不由自主的降了下来。殊不知通背拳的弱点就在于下三路的防护不力,对于来自上三路的攻击,拳手挥挥手就能挡开,可是面对下三路的攻击,拳手就必须摸打滚爬无所不用了。赵佶一招技术动作严重变形的“十字起蹦弹腿”,本因该蹬脸的一脚却莫名其妙的踢在了赵似的小腿子上。赵似吃了这一脚顿时重心不稳打了个踉跄,半个身子跌在擂台之外,半个身子艰难的挂住护绳边角,胸前还露出了好大的空当好个赵佶,千钧一发间凝聚起全身力量,如同金翅大鹏鸟一般高高跃起,踢出雷霆万钧的一脚观战者中爆发出一片惊呼,因为真正的武学高手们都看出来了,赵似实际上已经躲无可躲,退无可退,挡无可挡也就是说,在一个呼吸之后,赵似就会可耻的失败,赵佶就会荣耀的夺回皇位
谁料,身处这等劣势的赵似,竟是回眸嫣然一笑他温柔的嘟起嘴唇,将唇心位置对准了凌空的赵佶
咳呸
一口浓痰夺唇而出,闪电般的射向赵佶
赵佶见了这口浓痰,大吃一惊,一股恶心的感觉油然而生
浓痰这种东西,挡也挡不得,避也避不开赵佶一阵手忙脚乱,十分武功顿时丢掉了九分,竟是手忙脚乱的从空中跌落
“呔看拳”赵似大吼一声,双拳摆了个炫酷的姿势,右脚携着隐隐风声,向赵佶胯下掠去
这是多么熟悉的一幕啊与昆哥刚刚穿越来到大宋的首战如出一辙啊这种层次的必杀技,只能用“无解”来回应于是,赵佶接下来的举动只能是惨叫、夹腿、哭喊、歪倒、满地打滚。
“why怎么会这样”天京城观战群豪纷纷惊呼着离席,尤其是他们的精神领袖太史昆,活脱脱的一副吃了苍蝇般的骇然。
“昆哥你看”秦暮城满脸苍白的贴近太史昆耳旁,一边喃喃细语,一边用手指为太史昆点明了方向。太史昆定睛看过去,原来在赵似一方的“教练席”上,坐着一位浑身上下罩在白布中,像极了木乃伊的人物。按说,包裹成这个模样的人应该很难被辨认出身份才对,可是那个木乃伊钻油井似的招牌挖鼻孔动作太史昆失声惊叫道:“白达赵似的教练竟然是白达”
赵似的教练竟然是白达若是这样的话吐口水这种小伎俩只能算是开胃菜可想而知,再下来的比赛中,赵佶要面对的是令人眼花缭乱匪夷所思各种侮辱,对于比赛的结果除了一个“输”字没有任何悬念更何况
徐宁一脸虚汗的靠近太史昆,结结巴巴的说道:“昆昆哥,大大事不妙俗话说,屋漏偏逢连夜雨”
“说正事”
“方才赵佶兄弟满地打滚的时候抽筋了现在,他已经站不起来了”
“嘶”天京城群豪齐声跟着太史昆一起倒抽一口冷气
“敲钟快点敲钟第一回合结束”太史昆匆忙发出指令,道:“伙计们也别闲着,赶紧麻利儿的想办法”
赛场中忽然响起了悠扬的钟声,一群带着面具“玄女”打扮的女子忽然涌上擂台,挠首弄姿的跳起舞来。现场的观众们一阵喧哗,搞不清楚这是怎么回事,好在解说员白世镜、苏星河你一言我一语的为大家解释清楚了其中的内涵这是源自于三皇五帝时期的优良传统,叫做“中场休息”。
“报告昆哥,道君皇帝左丸肿大,需要马上用药”
“报告昆哥,道君皇帝右腿肌肉大幅度拉伤,需要镇痛”
“报告昆哥,道君皇帝左腿半月板损伤,需要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