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10(1 / 2)
净利落的行礼告退。一眨眼的工夫,那辆承载着耶律延禧的马车又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中。
太史昆望着渐渐远去的马车背影,深深叹了一口气,满面愁容。
赵佶当然能够理解太史昆的郁闷,算计了这么久,居然在最关键的时候功亏一篑,换做是谁都会忧愁的。赵佶拍了拍太史昆的肩膀,安慰道:“算了,一个不识抬举的人而已,不值得为此气坏了身子嘛对了昆哥,没准备个替补”
太史昆满脸苦涩,没有答话。赵佶见状,点点头表示理解,道:“我明白,可以作为替补的耶律淳父子也好,耶律骨玉母子也好,都不是省油的灯。让他们做契丹人的代表,很有可能会搞出事端来。耶律延禧好渔猎荒政务,本是一个难得的昏君,可没想到,此人竟然有勇气自杀。”
太史昆摇头叹气,似是颇有同感。
“昆哥,昨晚我想了一夜,有些渐渐明白你的治国之策了。历来一个王室的覆灭无非三点:一、国家衰败、内乱外侵;二、王子夺嫡、自相残杀;三、奸臣权相,篡朝谋位。而你给出的解决方式则是民富则国强、民法律王规、民权避专权。”赵佶道:“初闻昆哥治国之策的时候,的确有一种皇权旁落的感觉,可是经我深思熟路之后,却发现还可以用另外一个角度来权衡此事。”
赵佶继续说道:“征来的税款,当真之只是供皇帝享用吗养一群无法无天的儿子,当真会觉得很美满吗听闻奸臣的拍须溜马,皇帝当真甘心沉醉于谎言之中吗反正征来的税款会落入别人的口袋,儿子管教不好会忤逆反噬,皇宫之外的权利皇帝也根本无暇顾及,还不如将这一切交给国家的百姓去打理呢最起码,皇帝有着与百姓一样的诉求国家强盛富裕、皇子孝顺谦良、权利平衡而不专制。”
太史昆目光深邃,似乎鼓励着赵佶继续说下去。
赵佶微微一笑,道:“我发现,昆哥你治国之策的根本,就在于每一个百姓都是自由、平等、拥有人权的,只有这样,百姓们才能够大胆的选择自己需要的代言人,国家的命运,才会掌握在大多数人手中。想要让自己的自由受到尊重,那么就必须尊重别人的自由,当这个社会的每一个人都学会尊重他人自由的时候,这个社会就会变得无比团结。人们敢于为自由而战,人们也甘愿受到法律的约束。”
“既然自由、平等是基本国策,那么加入大宋帝国的契丹人、高丽人早晚也会像汉人一样,取得自由、平等、与人权。假以时日,随着大宋的脚步,甚至普天下所有的人都能够拥有一样的自由与平等。”赵佶侃侃而谈:“但是,汉人与契丹人、高丽人之间需要一个相互认可、相互妥协的过程,尤其是契丹人,他们需要一个品尝耻辱、繁荣与温饱之后,再去反思的一个必经之路。也就是说,需要时间。”
赵佶微笑着一眼太史昆,他发现昆哥双眉紧锁,似是在慎重的思考。自己说的话能够引发他人的思考,对于发言者来说显然是个莫大的激励,赵佶心头一暖,又是说道:“草原上民族习俗,牧民就是奴隶,部落首领就是奴隶主。战争,只是奴隶主的选择,好战的民风,也是奴隶主可以灌输给奴隶的。奴隶们在战场上用生命为代价体奴隶主掠夺财物,往往只为了一个理由你们是狼,你们是雄鹰,你们是战士最终,奴隶们成了吃糠咽菜伤痕累累的草原英雄,掠夺来的财物都归奴隶主享用。因而,奴隶主们才会频频的发动战争。可想而知,若是草原的牧民们有了商业的扶持,有了独立的思想,有了抉择自己命运的机会,他们不见得想要战争。”赵佶吐出一口浊气,道:“为什么,以德服人就是行不通一个独裁者通过品德来劝服另一个独裁者,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我现在才想通,圣人说的以德服人,说的是一个以相互尊重为基础的社会”
“所以,你现在需要一个可以当做傀儡的契丹王,一个窝囊没骨气的人做契丹王耶律延禧是最好的人选,但是他却不给面子自尽了”赵佶捏了捏太史昆的肩膀,道:“这一切我都明白所以我理解你苦楚”
太史昆痴痴回过头来,恍惚问道:“咦原来是你啊对了兄弟,刚才我好想听见你说了许多话”
“什么”赵佶一双小眼里顿时有了杀气:“昆哥,刚才你没听我说话”
“哎,实在抱歉啊”太史昆道:“刚才我再想着棘手的事情,所以忽略你啦”
“算了,都说了理解你了么”赵佶撇撇嘴,道:“寻不到契丹傀儡的事儿,也不用太放在心上”
“哦,这倒不是,什么同化契丹族之类的都是小事儿”太史昆满脸便秘的表情,道:“兄弟,我遇上了一件为难事儿啊你也帮我拿拿主意”
赵佶纳闷不已,道:“昆哥,啥事儿啊”
太史昆挠头道:“我逼死了人家的爹爹,再怎么与人家的一对女儿交往呢就是那个小貂小蛮了你见过的对不对”
“你”赵佶迟疑问道:“你的意思是,这么重要的时刻,你担心的是怎么泡妞”
太史昆一摆手,道:“换个说法行吗毕竟我的老丈人刚刚吞金自杀耶”
“这”赵佶愣了一愣,突然哈哈大笑,道:“昆哥,恭喜了啊”
太史昆一摊双手,道:“何喜之有老丈人四十岁多一点的年纪,远远达不到喜丧的要求啊”
赵佶道:“你可以借着缅怀老丈人的由头,将今日的仪式改天举行嘛我想失望很久的观众们,会原谅你的又看了一章废话的读者,也会原谅你的。”
太史昆耸了耸肩膀,道:“来不及了呢因为今天的第二步棋,已经开始挪子儿啦”
赵佶跟随着太史昆的视线抬头一看,果然就听到大同府城墙上一声炮响,宽阔的南城门轰然打开。
一百六十七 慈悲为怀
更新时间2012531 23:32:36字数: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