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万历十八年 > 分节阅读 248

分节阅读 248(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规矩不能坏,虽说咱们现下四处移民,正是需要人口的时候,可是这人的素质也是需要的。不到年龄,结婚生的孩子,那就会有隐疾,这个你不懂。”

“皇上英明,不过老臣还是有句话,总是想说,却是没有机会。今儿个趁着皇上来这英杰祠的当儿,老臣觉着该是说了。皇上,以老臣看,您现下仍旧是龙精虎猛的,为何要退下来。您若是退下来,怕是太子殿下要镇不住那些宵小吧。”

“此事我早有定算,你看的还不够远啊。大郎,你说说,若是你我现下都做了尘土了,还能管这天下事吗。”

“这个。皇上,您这就是说笑了,都做了尘土了,如何能管得了世间的事情呢。”

“呵呵,总有一天,你我皆要为尘土的。早一点放手,也好让后辈子孙早一点当家。所谓自古英雄出少年,人岁数一大,头脑就容易僵化,看事情看得就不远,因循守旧那是避免不了的,这是不利于帝国发展的。再说当年朕定下的规矩,就是政府所有工作人员,到了六十岁就退休,朕也不例外,朕就想用自己做榜样,做例子,来告诉后来人,这个规矩不能破。”

“既然皇上主意已决,那老臣就不再啰嗦了。”

“呵呵,你放心,等你老了那天,你的画像也会挂到这里边的。唔,到时候大概就不兴这画像了,该是照片了。你不知道吧,京师大学堂里已经有人研制出这照相机了,呵呵,可惜了,还是黑白的,没有彩色。”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三百九十四章谋利与求名结局

皇帝陛下执意要退位的消息还是让很多老臣不知所措了一番,然而在魏刚执意坚持下,众人也是不敢违抗。

不过魏刚并没有马上退位,在他把这个帝国交给太子魏勇之前,他还要做一些事情。

西元一六二六年春夏之际,山东泰山脚下的泰安城变得格外热闹起来,原因无他,帝国皇帝陛下到这里来封禅来了。

华夏以往的历朝皇帝,若是做出大成就的,都是要到这泰山封禅的。泰山为五岳之首,孔夫子那句蹬泰山而小天下让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是渴望登上这泰山的。须知这里边可是有个小天下,这天下之大,谁又能小的了他,在这个时代,大概也只有皇帝陛下了。

魏刚原本是不想整出这些事情的,他历来简朴,不愿做这些类似表演一样的事情。当年他入主紫禁城后,把大部分的太监宫女都是遣散了,并下旨以后禁止招收太监和宫女,即便皇宫里需要服务人员,也是要经过一番培训,然后以雇员的形式来到皇宫里工作。紫禁城更多的部分让他当成了博物馆,而新皇宫则是建在了北海附近,完全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后世的广场,也是被他平整出来了,为此倒是让不少人迁出了老城。

不过许多事情是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的。臣子们纷纷上书,说既然皇帝陛下要退位,那就在退位前蹬一次泰山吧,不管怎么说。皇帝陛下也是功盖华夏的。和前朝想比,最起码现下华夏的版图扩大了许多。整个北方蒙古高原,包括更北边的西伯利亚,现下可都是被帝国统治的。东边朝鲜已然改土归流了,朝鲜君臣都是被送到了京师,当起了寓公。便是隔着大海的倭国那边,现下也是割出了九州岛子。而倭国剩下的土地上,每日都如以往一般,仍旧在进行着大名之间的混战。中央情报局那些人很好的让这种势态保持着。谁强了就打压谁。更北边的北海道岛已然被开发了许多,还建了许多港口,专门为往北美移民做中间补给站。至于南边。福建东边的大员岛自然是合并进来的,而那个曾经被前明太祖皇帝封贡的琉球国,现下也是和朝鲜一样,改土归流了。海军在那几个岛子上建了不少基地,算是以后向外海进攻的一个跳板了。南边吕宋岛现下也是全部归了华夏,上边的土著不是被宰杀了,就是当了奴仆。这些年北边和南边可是有不少大家族到吕宋岛上买地,当起了大种植园主。至于劳动力,从非洲那边不断被白人卖过来的昆仑奴就是最好的雇工。既听话,又能干活。要说起来。他们可是比从倭国那边买来的倭国农夫划算的多。虽然倭国农夫更加的老实、服从,可是华夏现下各处都是看不上倭国的农夫,原因是这些个矬子之前曾经犯上。不过说归说,各大种植园主还有海商还都是愿意雇佣倭国的武士,绝对的忠诚。关键时候能舍身救主。奈何朝廷出台了一个法规,规定了各家雇佣倭国武士的人数上限,超过这个上限,那就是有谋反嫌疑。至于南洋各处的岛子,现下虽然没有被华夏全占,但也是和全占差不多了。土人的实力。在华夏这些大海商、大种植园主眼里,根本就上不了台面。反倒是来到南洋的欧洲人,让这些大资本家们忌惮一些。不过帝力现下可以说风头正盛,跟白人们打了几仗后,让他们彻底老实了。他们现下只有乖乖的跟华夏做买卖,想玩空手套白狼,或是直接开抢,那就要看他们的能耐了。到现在为止,帝国的军队已然打到了印度那边的孟家拉湾,现下就连曾经让以往的大明头疼不已的安南和缅甸,都是彻底的服了软。安南那边那些年一南一北的打的很是热闹,后来被帝国的兵马从两边一下子给推平了。海军和陆军两头并进,打的越南那几个土皇帝最后迫不得已,带着自己的人跑进了山里头。他们原以为可以等上一段时日,然后再从山里头出来。哪里知道帝国做的比他们更决,直接就把占领地的安南百姓给移民了,不愿意移民的直接就是就地屠戮。他们没了民众的基础,时间一长,他们就没了招数了。最后他们被迫只得从山林里走出来投降。帝国是不会让这些宵小得志的,魏刚当时下的命令就是直接宰掉。

这样的功绩,可以说在华夏的历史上,都是少见。当然,和蒙元那时候比起来,版图还是少了那么一点,但是蒙元那是异族,并非汉人正统。这样的情况下,不到泰山封禅,谁都说不过去。

魏刚没有办法,便领着所有皇子和诸位大臣,来到了泰山脚下。历朝历代都是在这里修建,所以这从山下到山上,已然有了一条修葺好的石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