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万历十八年 > 分节阅读 73

分节阅读 7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为了不让自己的马匹被这从汉城撤下来的李家军马传染上疫病,魏刚赶忙回了自己的大营,找来郑奎等人吩咐起来。

自打朝鲜战事一起,朝廷对于这边的消息就是格外的重视。出了正常的军报外,锦衣卫加东厂的人也是频繁出入这朝鲜。大明自打太祖皇帝起便有了这些规矩,众人也是见怪不怪。而且,锦衣卫和东厂的消息一点也不比军报慢。那头军报刚刚到了兵部,这边锦衣卫或是东厂的消息就能送到宫里。当然,皇帝这消息打探的及时,但是他自己这内里消息的保密也是差劲,还没等怎么样,这边的消息就能出了这紫禁城,弄的整个京师大户人家都是知道一二。也因此,兵部的人,听完军报后,往往要看看锦衣卫送到宫里的消息是什么样的,东厂那边送到宫里的消息是什么样的,别自己这边和人家那边说的不一样可坏了。虽然皇帝不能拿着锦衣卫和东厂的消息和兵部这边对峙,但是时日一常了,总归是给皇帝一个欺君的印象。

万历皇帝此时正在自己的御书房中批阅着奏章,当然这些都是司礼监看过了,就是拿过来让皇帝看一下。万历皇帝虽然不上朝了,但是绝不代表他荒废了政事。

看着手中的奏章,万历皇帝皱起了眉头:“张伴伴,这李家老大看来也不是一个实在人啊,愣是把他家家将的功劳说成他们哥三个的了。宋应昌也是个有私心的人,愣是把功绩都往自己头上放,李家兄弟虽说在汉城那边输了一阵,可是在平壤这边打的也是不错的,怎么就把人家排在了后边了呢。”

“皇上,其实依奴婢来看,现下这般局面,却是最好的了。若是李家太能打了,把这东征朝鲜的功绩都揽到他们家名下,那可不是什么好事。他们家那点算盘,是个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杨绍勋在辽镇做事颇多掣肘,还不就是李家的问题。李成梁这个人,太会使乖,太会取巧,现下他家出了这事,可不是正好吗。”张诚对于整个朝局,还是了解颇多的,就着万历皇帝的疑问,跟着作了解释。

“嗯,也是,这李家也是该敲打敲打了,不过这李如松也是很能打的,平壤那边打的也是不错的,这次还是该封赏封赏吧,不能折了他们的气势。现下倭寇还在汉城那边,总还要李家人领着兵马把那些矬子赶走的。不过这要说起来,算来算去,到现在为止,最能打的要我看还是那李家老三的亲兵家将魏刚了,还能把自己的功绩让给李家哥三个。从他手里送过来的首级,现下也有两万多了吧,在加上这次的,三万多一些那是跑不了的了。”

“皇上看的倒是准,这魏刚却是能打。奴婢倒是忽然想到了一个事情,若是皇上想分这李家的权柄,莫不如”到了后边,张诚已经不说了,万历皇帝那是能把张居正否定的人,对于他要说的事情,又怎么可能不知道。

“嗯,还是张伴伴想的远,那就先给这魏刚再升一级吧,哦,李家的人也别亏了,呵呵,现下朕还是要用他们的,可不能让他们心寒。”

s:传的有些晚,编辑说给我申请上架,也不知道能不能上,要是上了的话,估计各位要花钱来看了,四斗米尽量在没上架之前多码一些。感谢打赏的书友,继续求票。

第一百一十七章暗中献计

“大哥,这宋督师心眼子可是不像咱们刚来朝鲜的时候那样了,这奏报上去的战报写的可都是向着他们南边那些人马的,咱们不就是在汉城那边输了一阵吗,而且面上看,咱们也不是很掉价啊,现下怎么这些人就开始落井下石了。好歹老三那边那魏和尚还端掉了东边那什么锅岛的一万来人啊,怎么到他那头,咱们家就什么也不是了,这里外里成了给他们做嫁衣了。”

中军大帐里,李如柏正在跟他大哥发着牢骚。现下这中军大帐里,都是李家的人,除了李家哥三个外,再就是李家的家丁亲兵了,所以李如柏说起话来也是毫不顾忌,有什么就说什么,直来直去。

李家能有今日,并不是单纯的一个武人世家了,朝中他们也是有很多奥援的,所以对于朝鲜督师宋应昌写的战报也是知道了底细。那头刚到,过不了几日,李家这边便能接到消息。李成梁坐镇辽阳城,虽然他现下不是辽镇总兵了,但是对于这消息还是很看重的,得到消息后马上派人快马送到这平壤。也因此,李如松才把自家亲信都找来商量对策。若是朝鲜战事就这样耗下去,顾忌他们李家之前的功绩那可就算是白费了。

“老二,你都多大的人了,怎么就不动动脑子,以后这样的废话少说,还是想着出个主意吧,你这样吵吵也是没有用。”李如松也不管他弟弟如何,当着众人的面就开始呵斥起来。当然,也就是李如松,所谓长兄如父,李家这些子弟,都是对李如松比较恭顺的,对于这样的呵斥,老二李如柏也没当回事。

“少帅,若是按照俺老查的想法,咱们现下不占便宜啊,若是再跟那些矬子打,咱们还是要吃亏啊。可要是想打过那些矬子,就得用南军那边的火炮,攻下这平壤就是用的那些火炮咱们打的才那么顺利的。可是那些火炮现下都是南军把持着的,南军又都听宋督师的,这可不好办啊。”查大受跟着说道。他也是个直心眼子,而且自忖李成梁待他不错,所以便也是有什么说什么。不过他那少帅的称呼,却是学自魏刚。这称呼现下在辽镇军兵中也是叫了开来,李如松自然是乐意听这样的称谓了。

“是啊,倭寇就仗着他们有那鸟铳,老祖那个倒霉的,不就是死在那鸟铳下的吗。原来俺还真是没把这鸟铳当回事,却是没想到这鸟铳有这样的威力。而对付那些鸟铳,最好的便是那火炮了,可惜,咱们辽镇这边这火炮还是少啊。”李成梁的亲兵李宁此时跟着说道。

“少帅,若是要我来说,那日咱们也是有些托大,若是多带一些兵刃,多带一些弓箭,那些矬子怕也不会咱咱们这边占那么大便宜。”说这话的是李芳春,抚顺卫所的游记,他和李如松一样,还是比较迷信骑兵的冲击的,所以总觉得上次汉城左近的遭遇战是由于自家没有准备充分,进了倭寇的圈套才造成的。

“让你们说说之后咱们该怎么办,又不是过来听你们抱怨的。怎么都和老二一样,都是些不动脑子的家伙。唔,老三,你来说说,咱们到底怎么样才能扭转在和劣势。”李如松当然能听出他老爹手下这些亲兵的想法了,都是在惋惜,可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