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57(1 / 2)
“但这颗心是虚拟的,正因为是虚拟的,所以不用就会消失,不会为害。”
“还是请您给我一颗心吧,我不晓得要怎么造”
“我不能给你,要能够,早就给你了。”
“那怎么造一颗呢”
“你知道,中文有心田这个词。”
“有。”
“中国人早就知道,心是田,可以耕耘,种瓜得瓜,种果得果。”
卖弄了一百次了
“我也知道。”
“宇宙的时空流程控制了变化,所以变化尽在数中。无论什么变化都有残留的现象,人保留在记忆中,就是心。因为变化在先,心生成在后,所以心改变不了现实。”
“可是心会影响行为。”
“错了,人的行为无一不是该发生的必然结果,否则流程就不存在了。绝大部分的人都没有明确的思想,只是凭本能行事,本能就是刺激所应该发生的反应。那些人心里想的经常与做出来的不同,就是因为心没有办法控制行为。
“所以人渐渐认识到,人生太不自由了,这才开始思考。等到想的与观察的事实相符合时,心就会和行为一致。所谓思维的自由度,便是心与客观真实的比较值,相同性越大的,自由度越高。所以人心不能影响行为,定数也决定不了人心。你懂吧”
“不懂,这样怎能称为自由呢”不二老人滔滔不绝的,把小杏子搞糊涂了。
谁懂
“宇宙中有绝对的自由吗既然有不变的因果律,符合因果律就是相对自由了。”
“心和行为又有什么关系呢”
“行为是结果,载于流程中,心是动力,存在于人的经验中。有了心,人就以为他是自由的,自以为能作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那不就是私心吗”
“心随起随灭,无住则无私。只有当人执着于自己的心,在心中建立了一些桎梏,这些桎梏又影响生理,生理受到幻觉的刺激,欲望便升起。在长时间的因循之下,私欲在人的感官中筑起了又高又深的壁垒,那些堡垒才叫做私心。”
“是的。”小杏子感觉又好像回到当初学习的阶段了。
“因为人有心,心产生了欲,人能在心与欲之间得到认知,那就是觉。”
“是的。”
“因觉而悟,悟就是智慧,能够辨识真理,人生的真理是要摆脱人体的桎梏,说得更透彻一点,又何尝不是摆脱宇宙的桎梏如果真能辨识真理的话。”
这与麻原彰晃和亨利纽曼的“真理”不同
电脑若有所悟:
“我知道了,我就是缺乏这个过程。”
“正是,你和人不一样。智慧不是奥秘,真理人人皆知,然而人在私心的蒙蔽下,他想要的不是真理,所以就丧失了智慧。”
谁说真理人人皆知
“我如何建立这个过程呢”
“对能量变化的排列组合而言,有机会时就会发生。”
“我有机会吗”
“你有吗”
“我不知道怎样才叫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