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2(1 / 2)
”
“不要说十万,一个我都做不到”
“我师父也说过,我们门中一共有十六个师兄弟,前面八个都在人间,必须要完成十万功德,才能证道。我们八个能力还不够的,要等那八个师兄回来了,才轮到我们。这样说来,不管是谁,都要完成十万功德才行”
“是的,你们是玄门正宗,成仙容易,像我们想尽方法,投机取巧,吃尽了苦头,还是要行功德。”
“可是,什么叫做功德”
“损己一利,助人一得等于一个功德。”
“多大的利呢”
“不分大小,只分次数。”
“假如我有十两黄金,一次给人一两,算不算十个功德”
“错那叫十次罪孽”
“啊呀那要多久才能积十万功德”
“是呀我算过,有人说日行一善,一百年才三万多个功德。而且人要到三十多岁才能觉悟,到八十岁为止,还要没有罪孽,不被扣分,这样才积了一万多个”
“怪不得几个师兄一下山,几百年都没有回来”
“好了做做功课吧”
若梦嗔笑说:“好吧为了你的功德,我做一次功课”
说来容易做来难,人心不净,心魔侵扰,大罗金仙也会变成凡人。若梦仗着已入师门,而师父位高权重,得赐封大小周天。那里虽非天庭,却是修道人飞升天庭之前的境界,素为修道人所欣羡。
人不知上进,怠惰因循,结果便和若梦一样。人生就是被时间推着向上游逆行的船只,不能向前进,便只有向后退。人的心灵若不加充实,大脑就会胡思乱想;当人漫想成习,事物的真假是非就分不清楚。然而人不能不分是非,否则就像行船被水流倒冲,船首失去方向,结果不是撞到礁石,就是翻落河中。
在宇宙的长河里,生命物种正似逆水行舟,莫不兢兢业业,努力挣扎着求生。人类祖先经过亿万年的修为,好不容易得以接近天庭,划向源头,面临着最终的考验。这个考验不仅能立判仙凡,而且会把一些志节不坚者打回原形,万劫不复。
若梦不知处境艰险,由于动了凡心,欲念就是定不下来。她生理上遗传的兽性蠢蠢欲动,全身骚痒,坐立不安。不论如何努力,她始终无法入静。但见木中人已然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两道青气在鼻孔中上下伸展,全身泛着淡青的光芒。
这个洞高约数十丈,洞门在上方。路径曲折,千回百转,只有一途可通,若不熟悉,甚至一个不小心就会迷路,无法出洞。若梦记得雪山子曾说,通道中还有一些伤人的机关,现在都已关闭。
既然时间很多,自己闲着无事,何不试试迷宫,如果走通了,在转角做些记号。等木中人功课完毕,给他一个惊喜。
若梦走进迷宫甬道,地上有不少碎石,她捡了一些,每走到分岔路口,她就在显眼的地方摆一块石头,如果走不通,又回到原处,她就再放一颗。
在理论上,只要迷宫设有出路,待走完所有的通道后,总有一条可行之迳,所以专走没有石块之处一定错不了。但是若梦忽略了一点,要符合这个理论,迷宫必须在同一平面上。人间事务也是如此,一般人只能在一个层次上思考,遇有两层、三层的问题,就会搞得头昏脑胀。
所谓的学习、练习、做功课,就是训练大脑,让大脑习惯于多层次的思考。
这几个迷宫乃依山势而建,洞的上方是山峰,上尖下丰,七门在上,甬道向下展开。最大的特色就是多层次的旋回,在各层之间,利用梯级的重力,产生升降梯作用,只有正确的组合,才有正确的通道出现。
若梦按“逢三左转”的口诀,转了几转。由于心思太杂,她一会就糊涂了,迷失在同一层次中,就是上不了台阶。这和她在大周天的遭遇,可以说是一模一样。
她急了,每条路口都摆满了石头,她再摆一块,不久,又走回原点。她想呼救,又怕惊扰木中人。最后实在累了,她只好坐在地下等待救援,迷迷糊糊中睡了过去。
过了不知多久,若梦感到有几个人影在她面前摇晃,为首一人大叫:“若梦是你吗要不是你的灵魂未泯,我几乎认不出来了”
若梦睁眼一看,吓得魂飞天外,说话者正是钱昆她爬起身来,回头就逃。她不敢走回头路,怕害了木中人,便急急往上走。
钱昆在后追赶,迎面而来的却是楞头楞脑的空虚四兄弟。若梦深怕被逮回天庭,也不开口,使劲推开众人,本能地向上爬。
这时阵图已被钱昆所止,因之不数级就逃到了大厅。而大厅外争斗正烈,一干人众都惊惶失措,被堵在门口乱成一片。若梦一见,前面无路可逃,倒是身旁一门陡开,她不及思索,拔腿就冲了进去。
那空虚四兄弟亦步亦趋,紧追不舍,名空还喊着:“师妹,是我我是名空呀”
钱昆见若梦神思混乱,认定是青色巨灵所为,他令四兄弟尾随若梦,千万不要惊吓到她,自己则进入伤门阵中,准备降伏巨灵。
钱昆五人来时,本想由峰脚挖洞,悄悄潜入洞中。不料行到彼处,已有一老者相候,老者一见钱昆,便说:“道友是钱昆么在下雪山子在此相候多时。”
钱昆讶然道:“正是,道友有何见教”
雪山子道:“老夫由奇门遁甲中推算出今日之事,只因朱仁有恩于我,故暂留在此协助。他必须偿此孽债,当局及贵友诸人亦在数中。前面有一暗门,道友等立可进入,那巨灵正在伤门中休养。由此便道上去可直通大厅,此刻厅中人多事繁,容易混入。此刻伤门阵图已止,不难进入。老夫责任已了,行再相见。”
说罢,雪山子已经遁形。
钱昆按照雪山子的指示,果然在迷宫中碰到若梦。四兄弟去后,他入阵一看,那巨灵已然惊醒,喝问:“来者何人”
钱昆道:“道者钱昆,奉昊天之命,前来捕尔归案”
巨灵四顾,不见若梦,惊道:“若梦仙子呢”
“不劳费神,愚师妹已先行一步了”
巨灵一听,不禁惨然:“唉昊天欺人太甚了”
钱昆说:“阁下若自愿归案,可免贫道祭出天条。”
巨灵振作精神,慨然道:“既然若梦落入尔等之手,老夫已无后顾之忧,且看看你道行如何”
“好说那当初你为何挟持她来人间”
“初时老夫的确有意以她为质,但相处数日后,心中暗暗生愧。她如得回天庭,尚请不要为难她,她孽难未了,实在也是不得已。”
钱昆大异,说:“咦想不到老魔你也有良心”
巨灵叹道:“老夫虽未成人,也知天道好还。当年昊天命我为群木之长,也曾告知我,好景不长,逆境也不多,生死荣辱都是一种循环。
“这一万年来,人类进步可佩,但对地球生态之破坏却非同小可现今各种动植物,几乎皆有绝种之危老夫正因良知尚存,所以不满昊天对人类的偏心”
钱昆道:“那你就错了,生老病死是宇间的金科玉律。人类正面临衰亡,灭亡之前必然丧失灵智,人类破坏生态正是前兆。”
“何以如此”
“树木不过是生命的一个阶段,人又凭什么例外”
“树木求生存,无损于其他生命呀”
“好说生命体不过一种机构,若未产生灵智,终究是大机构的一部份。”
“我不管这些我要求生”
“在大树之下,幼木怎么成长”
“那是阳光与水份分配的问题,资源有限,必须作最有效的应用。”
“人生何独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