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宇宙游子 > 分节阅读 92

分节阅读 9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衣红说:“黑大哥,工作当然重要,但是我们先要了解,我们是为谁工作”

黑金刚不解,说:“为谁工作当然是为全人类”

衣红说:“谁代表全人类呢”

黑金刚想了想,说:“应该是人类议会吧”

衣红说:“那么,如果电脑当局死了,不正是希腊败亡的再版吗”

黑金刚反驳道:“可是电脑当局不可能死呀”

衣红说:“如果当局不能思想,有如傀儡,那和死了有什么分别”

黑金刚不以为然,说:“当局本来就是那你看,该怎么办呢”

衣红说:“我不知道,所以要求教于历史。”

古噜噜说:“衣红说得很对,人们最大的愚昧便是自以为是,不知道向历史学习,所以一错再错”

黑金刚问:“那么,根据历史我们该怎么办”

古噜噜抓抓头,说:“历史上还没有前例,我不知道”

文祥说:“我建议请当局表明一下立场,可以吧”

登时在场各人耳中,都响起同样的声音:“我查了一下希腊的历史,古噜噜是对的。可是在亚历山大死后,马其顿王朝不是没有机会,而是继任的安提巴特缺乏亚历山大的度量,不能再次结合各城邦。我必须承认,目前我正在学习。如果只为了一点意见不同就反目成仇,那我和安提巴特有什么分别”

黑金刚再问:“你是说,我们应该听从人类议会的决定”

“是的。”

黑金刚便问:“现在,各位还有什么问题”众人不再表示意见,黑金刚继续说:“这次行动是由北美特遣队主持,目前集结了三个大队,约有一千人,预定在九月十日全面进攻。我们的任务是到纽约自觉会总部,捉拿姜森。

“当局已经核准,衣红、风不惧、左非右三人,原属临时编制,苏珊虽为编制内,但机密分类等级为四,现在四人都擢升为三级,编派到本小组。按照编制,我们还有三个空额,有几位过世的队员等复体后,便会归队。”

黑金刚说完,众人热切鼓掌,纷纷向四人祝贺。特遣队属于正规的编制,而“危机小组”、“巡回小组”等则是任务分工。

格瑞达高兴地拥抱衣红,说:“好极了,今天迎新晚会,我们合跳脱衣舞”

黑金刚权杖一挥,说:“改天吧我们马上就要出发”

格瑞达嘴一撇,说:“哪有这样急准是你要公报私仇”

黑金刚诧道:“我有什么私仇”

格瑞达嘟嘴说:“别装蒜了人人都知道”

黑金刚认真地问众人道:“真的,我不知道,你们谁告诉我”

格瑞达叹气说:“算了,还是我说吧”

黑金刚说:“你说,如果是我的错,我让你打。”

格瑞达娇笑道:“我回来这么久了,你怎么还不来亲亲我”

上面交待下来一分逮捕名单,为了避免打草惊蛇、节外生枝,逮捕行动将分别进行。自觉会有四个主要干部,在姜森离开总部、群龙无首时下手最理想。至于姜森,则要攻其不备,等他到家后,在家中将他拘捕。

在这次任务中,行动人员共分三组,千奇、百怪、古噜噜、魏德曼一组,在自觉会大本营前埋伏,防止有人脱逃。黑金刚则率领格瑞达、莎莉与苏珊,先混入自觉会,摸清底细。文祥、衣红、左非右和风不惧等四人一组,先至姜森住处监视,等候命令行事。

在配备方面,由于有当局作后盾,各人随身只携带了电殛棒及夜视镜。此外,每人都备有强力喷胶器,以便捉拿有意脱逃,或有暴力倾向的嫌疑犯,至于有犯罪行为证据者,则由当局立即拘禁。

自觉会的会址在纽约的长岛区,是一个可容百余人的会馆。这类会馆规模的大小,完全决定于参加的人数。一般说来,百余人的会馆大约有数千个会员。

自觉会是个社团型组织,经常举办各种活动,不外乎演讲、讨论或网路通讯等。他们主要的诉求,是直指电脑组织的荒谬,将陷人类于万劫不复之境。姜森是他们的精神领袖,此人头脑敏捷、言词犀利,对电脑的缺失举证历历,颇得一般知识份子的共鸣。

共鸣归共鸣,就像二十世纪人们上教堂一样,只是一种生活习惯而已。人们听归听,赞同归赞同,回家后依然醉生梦死,迷恋在幻境中。

然而多年来,在社团组织的掩护下,却也吸引了大批有志一同的专家学者。有些人不满于空谈,要求付诸行动,便在美国西部的落矶山区,一个废弃已久的金矿穴中,建立了他们的反抗基地。由于电脑当局不闻不问,他们的行动也由暗转明,力量日趋壮大。

姜森的住处在会馆附近,两地相距大约三里路程。同住的还有他的太太琳达,四十五岁,以及二十岁的儿子汤姆。

为了能量的最佳运用,在电脑的城市规划中,地下层是水平的,为交通专用道。中层是住家,通过一个上升口与直达车道相连。要拜访他人,客人必须先在直达车站前,与待访的住户联络,如果主人不愿见客,根本连上车的机会都没有。

特遣队的身份不同,可以直接进入直达车道,而且能在住家外围建立一个隐形的临时工作室,以便就近监视。电脑的监视系统虽然无处不在,但只能提供动态认知,因为全人类、全世界的信息量,可说是无穷无尽,电脑只记载事物变化等经常性的讯息,如某人某时在某处外,其他的资料则需要靠特殊的方式取得。

到了姜森住处前,风不惧与左非右开始张罗工作室,并研究各种细节。衣红则陷入长考,她在想如何动之以理,说服姜森自动投案,以免落得暴力相向。文祥对姜森略有印象,他记得在火星上听人说过,便向杏娃询问有关姜森的资料。

姜森是美国纽约人,他生于二十世纪八○年代,那时纽约的苏活区正是颓废艺术的大本营。全世界各形各色、找不到方向的艺术家,无不齐集于此。每天抽大麻、食快乐丸,人人等待着陌生的“果陀”。

姜森自幼便被视为天才,成长在这种环境中,结交的尽是些谈玄说爱的自我主义者。耳濡目染下,他对艺术也情有独钟。在十一岁时,他以一首萧邦的“波兰颂”,获得纽约钢琴大赛冠军。冠军杯到手的第二天,在那镀金的奖杯前,他却遭到艺术界朋友的围剿,自后,他再也懒得坐上琴座了。

他一向喜欢涂鸦,居家附近十公里直径内的建筑物,都有他的大作留传。父母拿他没办法,便送他进艺术学校。他知道毕卡索提出“立体主义”,便宣称他是“数字主义”的宗祖。他作画只用数字,后来干脆只用“○”来画“○”。结果,他的观众就和他的画一样,统统是○。

他认为这不公平,毕卡索不过拥有一大批得利的助选员,他们订定了游戏规则,可是谁来帮助他呢显然,苏活区那些只吸大麻、不食资本主义烟火的人,是毫无指望的。

他又发现机械比艺术好玩,因为机械一是一,二是二。不像艺术一不是一,二也不见得是二。十五岁时,他用几个回收的铝箔罐头,做了一个简单的“开方机”。把豌豆总数当作要开方的数字,丢进铝罐中,一次一次的摇动,就会送出开方后的豌豆数。

他看过一篇关于“数序”的文章,作了实验,就得到上面的结果。这个原理其实很简单,在数序中,每一组数字都是由前一组累积而来的,而累积的次数就称序数。每摇动一次,做一次累积,摇动的总次数便是开方的数值,即平方根。

每次摇动时,罐子有个小孔,会掉一粒豆子出来,代表开方的结果,同时另外一条有两个洞的管道,会移走两粒豆子。如此继续摇动,直到罐子空了,就表示计算完毕。

比如说,一粒豌豆丢进罐子里,摇一次就空了,故其平方根为一。四粒豆子会掉两粒出来,九粒豆子会掉三粒出来。

这个开方器人人叫好,叫完了,总有人要问:“这有什么用”

姜森十六岁时,又迷上了玄学。有一次,附近中国城的青年会正举办“东方文化”系列演讲。他刚抽完大麻,糊里糊涂便晃到那里。盛暑之日,室外气温高达三十九度,而青年会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