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1 / 2)
一片纯澈的橙橘,渐渐过渡到沉静的深靛。地球娴淑如昔,像是一位期待游子的慈母,星群却耀武扬威,一个个张牙舞爪,恨不得蜂拥到母亲的怀抱里。
在阳光斜照下,眼前尽是一片灰黑,陨石坑谷纵横,一个个拖曳着半圆的阴影,有如峦荒遍布的蚁冢。时而砂漠旷然,又有残石碎碛星散,丘陵洞壑栉比相连。再往两侧望去,有时是石骨崚嶒、拔地兀立的孤峰,更不乏利若剑锋、簇若林笋的怪石。月球梭蜿蜒行经其间,在电脑的磁轨控制下,转折得倒是十分平顺。
这种景色与地球的明媚浓艳相比,很像一位素净的仙女,在静默中更见其实在。身处在这个时代,人类的眼界早已跃出了太阳系,天下难得再有什么值得珍惜的了。任何人只要打开旅游频道,太空中的风光,无远弗届,便能一览无遗。真实就是真实,文祥执着地相信,理性是生存的唯一证明,多保持一分理性,就少一分自我欺骗。
在寂静中,文祥突然想起刚才的谈话。
“为什么不二老与程式有关”
不料文娃却说:“十分钟后,有一颗直径三十公分的陨石,将在右侧六点八度五公里处撞击地面,你顺道去摄影记录吧”
文祥一直想近距离观察这种奇景,一听大喜,问道:“做什么记录科学性的”
“不必,我们早就派了十二个观察机器人去了,我要的是你真实的反应。”
“真实的反应你是说,暴露在危险中”
“可以这么说,去不去你自己决定。”
文祥犹豫了一会,他知道文娃这样说,就表示这是一个生死的问题。自从人能够长生不老后,死亡便成了人人挥之不去的噩梦。在过去,人知道迟早必死,死亡虽然可怕,既然谁都逃脱不了,怕也无可奈何。如今,人可以选择不死,死与不死,虽然只是一线、却成了永恒之隔。
其实,对文祥而言,这已是脑中千回百转的老问题,他早就看穿了。可是突然面临抉择,他一时之间,本能地有点不知所措。
“你是说,你不打算做安全保护那是违背二○二四宣言的。”
“宣言中也提到,人可以自行选择生死。”
“你是要我放弃生存权”
“那倒不必,我给你几个选择吧即使在电离罩防护下,如果我们飞近爆炸圈五十公尺内,保证你我尸骨无存。如果在两百公尺附近,以月球梭的抗炸性,还有百分之三十的危险性。如果在一千公尺以外观察,大约只有百分之五的危险机率。当然在十公里外就安全了,只是以我的推算,还是有万分之一的击中率。”
“我只是好奇,告诉我,到底有多少人声明过放弃生存权”
“不多,前后只有七十个。”
“七十个有几个死了呢”文祥想不到真有人傻到自寻死路。
“那要看你对死亡的定义了,总之,有一半和你现在一样。”
文祥想了想,慨然说:“我选择五百公尺。”
“你和不二老的看法很接近。”
“你是说,不二老也做过这种选择”
“不,这是不二老教我们判断人智的方法。他说,选择五十公尺以内的人,一定有个活不下去的理由,我们正好藉机会了解他,解决他的问题。选择十公里外,必是贪生怕死之辈,不成大器。而选其他种距离的人,多半是不用大脑,随便挑一个了事,这种人说话当真不得。你选五百公尺,表示自己有主见;摄像机角度最佳,是有判断力;而你不顾危险的机率,便是有胆识。”
“你刚刚不是说不了解不二老人吗”
“快看前面”
正说时,月球梭已调整了方向,只见梭顶一阵光华闪动,立时变成一片透明的晶壁。同时从顶部射出一道激光光柱,直照远方。文祥见前方有一点暗红的颗粒,似在不停地翻滚。他赶忙取出目视机,戴在眼前,又取出两组折射镜头,一组朝上取全景,一组则采广角,对准地面。
等到一切准备妥当,文祥再抬头一望,那暗红光点已经有米粒大小。看上去平平凡凡的,不觉得有多大威胁。
“就是它吗”
“我把它的声音传过来。”
话刚说完,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尖锐凄厉的呼啸声。那声音震耳欲聋,有如鬼哭神嚎、漫天盖地而来,令人觉得无处可遁。文祥心头猛然一惊,一股寒意由脚底直传到头皮,整个人都震栗了。
过去的科学家以为真空里不能传送机械波,而人听得到的声音,正是一种机械波。在本世纪初,一位中国科学家推翻了这个理论,他认为电磁波无远弗届,只要有相当于波长的接收天线,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接收到低频的机械波。比如说,频率为一万周秒的音波,其波长为十万公尺,只要有十万公尺长的天线,便能接收到该音的机械波。
藉着一系列的地球同步天线卫星,这个理论被证实了。再加上定向分频的滤波系统,科学家可以“听到”太空里的各种声波,遂开启了“声频天文学”的新页。天文学家根据定向的声频,对各个星球的物理性质、大气环境等,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