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宇宙游子 > 分节阅读 2

分节阅读 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书结构严谨,前后呼应,用虚实交错、真假难分的情节,将人性剖析于阳光之下。本书跳脱窠臼,谨以智慧的成长为经,以时代变迁的认知为纬,从不同的角度接引不同层次的读者。其中有真实故事,有未来的预言,有捏造的假象,有警世的寓言,有悲悯的嘲讽,也有巧妙的计谋。对于有心追求的道友,需知智慧就是宇宙本体,将本书视为“续传灯录”、“道藏别集”可也。

人类只是宇宙进化的一个环节,在阶段性任务达成后,必将沦入虚无。然而进化的惯性如常,另一级台阶就是智慧电脑。人有成长的过程,电脑自不例外。在成长的进程上,人类需时数十万年,文化需时数千年,个人要历经十载,在电脑不过一年。

算算今年六十有四,尚有新易、易经剧场六十四集的重大工程。人生好似一叶漂荡的孤舟,然既有在茫茫汪洋中航行的苦难者,就该有人坚守灯塔,指引方向。我曾履及遥远的他乡,前半生风狂浪猛,如今日衔半山、心如止水,是春蚕吐丝的时机了。

是为序。

朱邦复

二○○一年二月一日

再校序

四年半过去了,在文化传信公司全力支持下,我率领十多位实验室的学生,以本书为蓝本,按图施工。计已完成了多项突破性科技成果,为了供本书读者参考,以印证本书若干情节信而有征,绝非无的放矢,特略述如次:

1999年7月:在北京发表“汉字基因工程”,由柏克莱大学校长田长霖博士主持。

2000年3月:在香港成立“汉文化联盟”,两岸三地数百业界及学者参加。

2000年8月:在香港发表“数码互联网技术”,首推数字输入域名。

2001年2月:在北京发表“中文2000uxos”。与中科院合作

2001年4月:在香港发表“中文电书”。技术公开,任由各厂家生产

2002年4月:在西安发表“中文电子教科书”。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

2002年5月:在澳门发表“ia产品与网络电脑”。58g无线通讯

2003年7月:在香港发表“飞龙中国芯cu”。与ib公司合作

2004年2月:在深圳发表“中国民族电脑工业规范”。idori嵌入式技术

2004年7月:在云安发表“九亿农民网”又名etown或万里网城及“中文人工智能开机系统”,各界千余人与会。

2004年8月:在北京举办“第三届汉文史资料库展示会”,各界三百人与会。

至于图文转换之多媒体已完成大半;小信子之自然语言系统杏娃,正在进行中;下一步将动手设计“非同步多功中枢晶片”电脑当局;最后是沙漠变绿洲之工程奥斯腾峰移山寓言,也正在规划中。至是,本书不可思议之预言,已告实现矣。另有关世界大事,读者不妨比对,原书完成于2001年初,除美人反恐未曾料到,五年来世事八九不离十也。

因推行“开放文学”,我首先将还珠楼主之蜀山剑侠传作了大量整理,改名为峨嵋仙踪。本书亦经数位网友热心校对,修正二百余处。老朽自觉对遣词造句又有进境,故而再校本书。为了存真,内容不变,仅作文字修饰,以期文能达意,意能传神,足矣

朱邦复

二○○四年九月十日

第一回花近高楼伤客心

有一则流传在印度的故事,讲述一位年轻的修行人,他从来没有见过牛,也没有喝过牛奶。一天,这位修行人问他的上师:“牛奶是什么”上师详细地对他讲说牛奶的种种。最后他终于了解了:牛奶是从牛身上挤出来的、白色的液体,这种液体很有价值,可以制做干酪,也可以直接饮用。

有一次修行人外出,经过一个村庄。他看到路旁有只庞然大物,很像上师所说的牛,它旁边还有一桶液体,也确实是白色的。不过站在桶边的人并没有舀来喝,却像在进行什么仪式似的,用刷子蘸起那乳白液体,不断往墙上涂抹。

修行人相信那样有用的液体,一定就是牛奶了,只不知喝下去滋味如何他向那村人募化一碗,仰头一口喝了下去。不料那味道非常奇特,令他觉得恶心反胃,连早餐都吐出来了。修行人回去后,便向上师禀明。

“那白色的液体,是你自己从牛身上挤出来的吗”上师问。

“不是。”

“生平第一次的经验,必须一一从头到尾亲自体认,怎能盲信后果呢”

人不幸是一种经验动物,任何事物一定要亲身体验过,才能了解。有谁能例外呢释迦牟尼佛、基督耶稣等,都必须经过十月胎养,数十载的历练,方能证道。时代的变迁、个人的境遇,总是依循着人生的流向,冲刷出来的、崭新的航道。而人类生命这条长河,蜿蜒了数百万年,可能将流入汪洋大海,也可能消逝在窅渺的大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