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 / 2)
本书下载官网
作品簡介
gt 作品簡介
类型: 科幻
人类只是宇宙进化的一个环节,在阶段性任务达成后,必将遁入虚无。然而进化的惯性如常,另一级台阶就是智能计算机。人有成长的过程,计算机自不例外。在成长的进程上,人类需时数十万年,文化需时数千年,个人要历经十载,而计算机不过一年。 世代交替的悲情或欢欣,每每是文学戏剧的主题曲。本书所要描述的,是智能成长的阶段历程。其中文祥及衣红代表感性的觉者,而计算机代表理性的追求者,两者共同象征人性。人只有在面对问题时,主观个体才可能有所觉,有觉而后始能悟。而人之所觉所悟者,乃人生之灾、情、名、利、权、贪六关,以及人际间种种赞成、反对,有道、无道,群体、个体之客观立场。合计为十二种考验,而通过考验唯一的标准,是秉“心斋”,“无为而为”,也是“无所住而生其心”。 对于有心追求的道友,需知智能就是宇宙本体,将本书视为“传灯录”、“道藏精华”可也。
序
国家可亡,山河可变,但若失去了文化的根源,人兽之间又有多少分别个人的生命不过几十个春秋,名与利也似朝露浮云,然而在生与死的间隙中,隐约中有一脉相承。待参透了生命的真谛,始知是中华文化的存续,恍然这才是“人”无从推卸的责任。
辛弃疾在〈永遇乐〉中早就说得透澈: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孙仲谋只有一个,而“舞榭歌台”永远是引人入胜的重心,不管五千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光辉文化如何,一旦到“仓皇北顾”、“烽火扬州路”上,可就只有蝌蚪文式的霓虹招牌了。不必等到“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我问自己:“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自答是:“所食虽不多,为文化奋斗永不嫌少。”
中文电脑在国人群策群力的奋斗下,三十年来,有心人士“淘汰中文”的“义大利举”已随风暴远扬。然而电脑之功能已非昔日吴下阿蒙,又怎能仅以输入几个文字自足在众人一片错愕声中,我又掉头走回垦荒的老路,发展中文平台、九亿农民网、设计电子书。既然是垦荒,当然没有前例可循,自不期望在这个拜金的社会中,获得时贤的共鸣。
缘在一九九四年二月,我先交出了努力的成绩,由台湾“时报出版公司”发行了老子止笑谭。次年又出版易经明道录与易理探微二书。思想上的作业完成了,又跨入文学范畴,再出版两本过去的小说巴西狂欢节与东尼东尼。同年,我把自己的理念,在自传式的智慧之旅全八册,分寒冬、稚春、炎夏及金秋四部各两册中全部公布出来,以期抛砖引玉、现身说法,以接引有心人。
我还待挖空心思,斟字酌句,却不及杜甫在〈蜀相〉中说得好: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老古董,不仅忧天下,也忧国事、忧子孙后代的前景。春蚕吐丝,不过作茧自缚,若要避免“出师未捷身先死”,我就必须善用时间。仅空谈文化是没有用的,多年潜心追究,我发现不论古今中外,人的症结只有一个,就是对人生真相认知的不足。文化的精髓,正是人生认知的集萃,要谈文化,就要正视它。
要了解人生,就要了解人;要了解人,要先了解生命;要了解生命,又要了解物质、能量、宇宙、进化等等,作为一个人,浅浅数十寒暑,可能吗
在写老子止笑谭时,我已经知道自己不够资格做最完美的诠释,但却敢说自己是老子最忠实的追随者。道德经第二章言: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