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天下春秋 > 分节阅读 262

分节阅读 26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就少了许多吸水;小草水多了,便生得繁茂。但那日小夫人一说,小老儿又有些迷惑了。”

楚月儿问道:“老丈迷惑的想必是何谓自然了。”

老丈点头道:“老夫一直以为,天生万物,自当一体相代。今竹强草弱,强者多光、多吸水,弱者少光、少吸水,似不公平。既便同样是竹,光和吸水也有多少之别,按理是光水均之,以为自然,此之谓为公平。公平者,人与物均所求之,乃是自然。”

伍封摇头道:“老丈请恕晚辈直言,晚辈以为,公平当然是自然之法则,然后光水均之绝非公平,仅是平均而已。譬如竹大草小,若光水均之,则竹不以为生,草肆加兹长,反失公平之道。同样是竹,因地处不同,光水自然有异。草木如此,人亦然。譬如说晚辈生得高大些,制衣绢丝便要广些,若授以与月儿同样大小的绢丝,不免衣不裹体。又如孪生兄弟二人,一人勤而富,一人惰而贫,强要平均,则对勤者不公,对惰者耸恿。”

老丈点头道:“龙伯言之有理。那日听小夫人说过之后,恍然大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知道万物顺其争竞,方为生化之道。然而人喜争竞,如若顺之,强者益强,弱者益弱,如何是好”

楚月儿道:“如此就需要礼和律了。”

伍封道:“人有贪念,礼者教人因势利导,律者惩人非份之举,这都是使人趋向自然。只不过礼和律都是人定的,未必全部合乎自然,是以不尽公平。正因不尽公平,便显得不尽自然。不过这是因礼律制定不善所至,而非以礼律约束是不自然的。”

楚月儿道:“接舆师父曾说老子教人不争,常被人笑。曾有人说,人无争竟之心,何以自强人人皆弱,则不复存天地之间。月儿原来总想不明白,今日才知道老子教人不争,并非不要人争竞,而是不要人贪图不属自己之物。”

老丈笑道:“小老儿以前也是这么想,以为退而无为,才是不争,才是自然,才合于道,现在才知道想错了。老子曰: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那是说明了要有所为,但不要过份。竹、花、草各有生长之道,各有所为,才有其强弱,若是竹杀花、花残草,那便是争了,但小老儿从未见过如此情形。今日想得明白,便无须以剪修枝叶叶了。”

伍封问道:“老丈见识过人,晚辈不才,敢问老丈名讳”

老丈缓缓转身,道:“小老儿名喜,官居西城关尹,守成周西门,故人称为关喜或关尹喜。”

伍封和楚月儿连忙见礼,楚月儿道:“原来是师伯,先师是接舆先生。”关喜微微一震,长叹道:“接舆死了么”楚月儿垂泪道:“师父是被董梧所伤,逝于晋国。”关喜点了点头,道:“接舆曾来见过我,说话古怪,现在想来,才知道他已经决心去找支离益的董梧了。”

伍封道:“原来老丈是老子高弟,怪不得谈吐见识不凡。”

关喜还礼道:“不敢,我这点学问,比龙伯和月儿差多了,若非你们二人指点,我至今还不知道何谓自然哩接舆说过并未行过收徒之礼,月儿无须叫我师伯。”他叹了口气,又道:“我拜师数十年,学而不得其道。因而想辞官,王子仁却不许,只好告假在此请师父指教。师父让我修整花草,其实是想让我借此悟道,可我却浑然不觉其中真意,竟以刀剪修叶,以致连月儿也一眼就看出不合于道。那日你们随口说话,我却大有启发。既明此道,我明日也该回西门城关去了。”

楚月儿道:“月儿和夫君多番前来,想求见老子,却总是不得,是否我与夫君甚不成材,老子不愿意一见”

关喜摇头道:“见未必好,不见也未必不好。能见时自能见到,强求不得。”

伍封点头道:“是极,我们若是强求一见,便是争了,不合于自然之道。”

关喜点了点头,道:“不过师父曾传我一文,名曰道德经,共五千言,可教给你们。此文你们时时相诵,必有所得。”

当下就在花径之下,关喜将道德经诵了出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伍封和楚月儿暗暗默诵记忆,关喜教了三遍,见二人已经能背下来,点了点头,缓缓转到后面去了。

伍封二人见他行事独特,知道他不喜欢人打搅,不敢追上去,只是施礼相谢。

次日再到大典之府时,关喜不在府中,僮儿说他已经回西门城关去了。伍封与楚月儿自去看些简籍,又互研一下道德经,都觉得这些日子来,学问见识长进了不少。这些天单骄、刘卷常使人来请伍封赴宴,但伍封一早就去了大典之府,展如等人知道伍封不喜欢应酬,每次都借故推托了。

这日,伍封与楚月儿正想又到大典之府去,王子姬仁到了齐舍来。

姬仁道:“这些天父王身有微恙,不能下床,在下在宫中服侍了多日,未能看视龙伯,请勿见怪。”

伍封道:“王子比不得我这个闲人,在下怎会见怪天子眼下大好了吧”

姬仁道:“好了一些,父王说龙伯来了多日,今日身子好了些,特在宫中赐宴,款待龙伯。在下此来是请龙伯赴宴。”

伍封道:“天子赐宴,在下怎敢推辞”与楚月儿一齐随姬仁入宫。

与上一次相比,周敬王果然身子好了许多,伍封在偏殿觐见施礼之后,坐在左手席上,姬仁在右席对坐。

周敬王问姬仁道:“厚儿怎还未来”

姬仁道:“一早已经去请,想是就来了。”

伍封想起自己到了成周许多日了,却还未见过王子姬厚,正想着这人比姬仁势大,被人视为下一个周天子,不知是否贤明时,姬厚与刘卷、单骄一并入宫来。

三人向周敬王施礼后,坐在伍封对面,姬厚坐在姬仁的下首,刘卷和单骄又坐在姬厚的下首。虽然姬厚势大些,但他是姬仁之弟,眼下天子未立太子,自然要按年齿而坐。

刘卷笑道:“龙伯这些日里天天往大典之府跑,是否将府内典籍都看了个遍”

伍封笑道:“哪能看完只是看了几册,且不甚明了。”

单骄叹道:“成周附近颇有美景,龙伯居然不出外看看,在下设宴相邀也不愿意来,看来真是好学之人。”

周敬王听他们这么说,笑道:“原来龙伯的性子与梦梦相似,都喜欢钻研学问。”

伍封道:“其实微臣是个粗人,与学问二字拉扯不上,只是到了这了天子脚下、文秀之地,不敢不看几册简籍,免得说起话来出丑。”

姬厚在一旁淡淡地道:“龙伯过谦了,听说前些天龙伯与关喜长谈了半日,关喜便回了西城关上去,想来是龙伯的学问惊天,将关喜吓跑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