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3(1 / 2)
信后,我先行一步。余下人运送粮草。由于数量太多,又要避开金兵追击,一时难以运至。算算时日,差不多就是这几天抵达。”
罗腾飞大喜恭贺道:“断敌粮草,如同破敌命脉。明德此役,功不可没。可速速前进,如此值得欢庆的庆功宴焉能错过。”
众人连夜赶路。天明时来到山前,离群狼谷已然不远。正行之间,忽听得前面喊杀之声大震,两支人马正在交兵。
罗腾飞、王俊神色相继大变。
两人纵马上前,穿过一座森林,只见数千余名金兵分列左右,正在进攻一座山寨正是王俊他们以险建造的简陋防御。
寨上飘出一面绘着两面白色的大旗,一面上书“忠义”二字。另一面上书“雪耻”二字,正是忠义保社最普遍用的旗帜。寨中人数虽多,但却杂乱无章,似乎被杀的措手不及,以不支之势,但兀自健斗不屈。拼死以战。
王俊惊骇叫道:“群狼谷如此隐蔽,金兵如何得知”
罗腾飞叫道:“此事以后再议,先退敌为上。”
王俊道了一句:“好”神色间却是一片心痛,难受,似乎难以接受地神情。
待麾下兵将抵达,罗腾飞下令道:“你们分为两队,一队追随徐队将冲杀,一路追随王壮士杀敌,虚张声势以作大军到来,我去杀了那员指挥的金将。”
这里地势险要。不利于骑战。诸兵将下马来战。唯有罗腾飞骑术精湛,兼之乌云踏雪神骏非凡。有与之心意相连,可以无视地形地弊端。
他单骑冲入敌阵,龙刀挥动,连续两次使出了自创不久得群体绝技霸烈暴击,将前方的敌人砸的东倒西歪,喝叫一声:“不孝子孙们,罗爷爷教训你们来了”
听得罗腾飞自报家门,四周金兵虎将皆露出惊惧之色。
他乘机纵深突入,金兵当者辟易,无人敢撄其锋,如波开浪裂,分作两边,放开一条道路。罗腾飞飞奔前来,手起处,一刀斩敌军千夫长于马下,中军众将,心胆皆碎。
左近大纛处又有一金将指挥,意图稳住阵型。罗腾飞发现后转身杀去,只手连杀百人,将对方一刀砍死,往来纵横似如无人之境。
城墙上的战士见罗腾飞如此豪勇不凡,士气大振,人人吶喊助威,声震群狼谷内外,令人热血沸腾。
罗腾飞以一人之力杀敌寒胆,登时大乱。
徐汉、王俊左右突击。
徐汉铁棍来回横扫,一招便倒一片,王俊也不负王开山之威名,个子虽矮,但那柄长大巨斧,却被他舞得上下翻腾,杀起敌来,犹如斩瓜切菜。
山寨中人见来了外援,大声欢呼。寨门开处,一条黑衣大汉手挺长矛,当先冲出,只见那大汉长矛一闪,便有三名金军被刺,横死当场,纵身一跳,便将一名百夫长刺下马背。众金兵惊呼连连,四下奔逃。
罗腾飞见这大汉威风凛凛,有若天神,大声赞叹:“好一位英雄人物。”
神弓骑与忠义军前后夹攻,金军死伤了八九百人,余下的不敢恋战,分头落荒而走。
对面那位大汉横矛大笑,叫道:“那位手持青龙偃月刀者可是勇当霸王的罗腾飞,罗大人果然百闻不如一见,胡某感激不尽。”
罗腾飞大笑道:“罗腾飞便是我了不知壮士高姓大名”他下马上前。
那人那也迎了上来,行礼道:“胡勇拜见制置使大人。”
罗腾飞执手问好,相待尽礼。
胡勇见王俊面色严肃大步走来,心虚上前道:“大哥”
王俊冷哼了一声,邀请罗腾飞入寨。
寨内酒香四溢,肉香弥漫,千人宴席有如长龙。
王俊见此面色更冷,当即命人撤去宴席,升帐议事。
罗腾飞是为外人,不便多听,在谷内游逛,见谷内林木遮天,四周高山耸立,想起来路又是极为偏僻,不惊心中凛然,复回主将帐篷而去。
来到旌旗前,却见刀斧手将胡勇捆绑在地,竟然意图除以死刑,念及胡勇神勇,大惊叫道:“刀下留人”疾步上前问道:“胡壮士何故如此”
胡勇低头长叹:“胡某触犯军令,累诸兄弟损失惨重,理当已死谢罪。”
原来,胡勇是王俊近邻,两人自幼一起长大,跟随同一师傅学艺,是穿着一条裤子长大的玩伴,同门兄弟。王俊意图组建忠义保社北上抗金时,胡勇是第一个响应地人。
王俊不在时,胡勇即是军中统帅。
昨日回到群狼谷后,胡勇自持群狼谷偏僻,大摆宴席,非但疏于防范,反而撤回一半守兵参加庆功宴会,以至于金兵袭来时,寨中上下未有返防,被打的措手不及,损失惨重。
王俊得知一切缘由后,以军法下令将胡勇斩首。
罗腾飞心知此战之失,胡勇要付全责,但念及他勇悍,心中颇为不舍,让刀斧手暂停行刑,疾步往大帐走去。经过通传,罗腾飞入得帐内见王俊默然的坐在位子上,双目失神,眼眶发红已有痛哭过的迹象。
罗腾飞劝道:“战前杀将,是为不降之兆,念及他以往功绩,何不让胡勇戴罪立功”
王俊默然摇头,决绝道:“法不治不严,令不号不清。若有功之人,都可以功抵罪,若因为子虚乌有的不降之兆,便可饶恕不可赦之人,这军如何能带身为大将,若赏罚不明,将士们将会如何去想”
罗腾飞心知王俊所说不无道理,叹道:“杀的胡勇,恐怕是亲者痛,仇者快”
王俊摇头道:“用兵之道,在于严明军法,纲正纪律。昔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正是因为法令严明,令出必行。今四方分争,兵戈方始,若复废法,何以讨贼”
他大步走出帐外,喝叫道:“胡勇触犯军法,罪无可恕,立即行刑。”
看着眼前这个只到自己胸口的壮汉,罗腾飞眼中闪过一丝佩服,还有一丝迫切。若王俊是一个无情无义之人,下达此军令,并无任何可赞之处。
偏偏王俊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一个重情重义之人要下达如此残酷的命令由为可贵。此刻他地心,应当比谁都痛,比谁都难过,但同时他又比谁都要坚决的下达了这个命令。
这正是王俊的厉害之处。
正如王俊说的那样法不治不严,令不号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