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强秦 > 分节阅读 126

分节阅读 126(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扶苏看到这里猛然抬头看向对面的那一幅画,便明白了这画的意思。两个男的当然是吕不韦与赢政的父亲庄襄王异人了,那吕不韦的画像之上还写着“该杀”二字,而那女子自然便是赢政的生母赵姬无疑了。扶苏在现代也看过一些写秦始皇和吕不韦之间恩怨的故事,有说他是吕不韦的儿子,最后为了防事情泄露才杀的吕不韦,也有说是因为吕不韦的权力太大已经影响到了赢政的王权,才使赢政下了杀手,如今看来当是下一种才是事实了。这些事情扶苏早就已经知道了,所以只是随手一看就放在了一边,又取了下一卷竹简。

才一打开这卷竹简,扶苏便看到了自己的名字赫然就在其中,于是立刻便看了起来。这一卷当是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所写:“朕千辛万苦终于将山东六国全数灭掉,但是六国之民必然不肯臣服于我大秦,有朕在时天下人慑于朕的威名必然不敢稍露不满,然朕一旦归天,恐怕他们便不会再象现在这样老实了。朕虽然找到了一代仙人徐福替朕炼那不死的丹药,然一切皆有天定,若当真无法长生,朕便当自诸子之中寻一能胜任者,使我大秦不致为六国所乱。奈何长子扶苏宽厚有余而威严不足,虽然他是一个守城之主,但那六国之人又岂是他的怀柔手段所能够征服的,慑于朕当将其调往北边让其多经战事,他或会成为一个合格的继承者。若有一日朕不宣其入咸阳而他能为了皇位而来,那扶苏才能真正成为我大秦之主。

“但若扶苏依旧是如前一般无甚长进,那朕就当选次子胡亥为继承者。虽然他为人卤莽残暴,但如今却远不是施行仁政之时,有他威压天下,料来纵有六国余孽残渣泛起,也无法对我大秦有多大的伤害。然最后还是由长子扶苏既位,他的治国之才足够将我大秦治理好。他身在北边,便可远离朝中的争斗,从而使朝臣对其无法下手,而征匈奴的蒙恬素来与他交好,朕正好将他的安危交由他来负责,有他麾下的数万人马保护,扶苏在北方自然不会有何危险,待历练之后他便可长呢感我大秦名君了。”

扶苏看到这一篇时心中对秦始皇的敬佩已经极大了,他想不到原来自己雪夜入咸阳的举动居然也在秦始皇的预料之中,或许为了大秦的基业,秦始皇已经将一切都想到了吧。在历史上唯一让秦始皇没有料到的就是赵高,正因为赵高的大权独揽,才最终使大秦的天下变得民不聊生,并最终被楚人所灭。但如今因为自己的介入,使得扶苏重新得到了皇位,那大秦的天下就可保无虞了。

两个时辰过去了,扶苏看了有好几份竹简,开始对秦始皇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知道有些事情并不是如历史上所写的那样,毕竟秦的历史是由汉的人所写,其中肯定有故意抹黑他们的举动,而秦始皇的这几卷竹简中的内容的可信度还在这些历史书籍之上。

比如他所写到的焚书坑儒事件,历史上是将这件事情当作秦始皇所做的一件恶行来描述的,但事实上却是那些书生总是抨击秦始皇所创立的一系列的新制度,比如废分封,比如统一文字和度量衡,他们想要回到周王朝时的过去,想要秦始皇随着自己的心意制定制度,这是秦始皇所不能容忍的。与皇帝作对的下场便是在咸阳城中聚众闹事的数十名儒生被秦始皇下令给坑杀了。其实对当时的读书人来说杀个数十人也并不是一件多大的事情,但是这却被那些书生给传了下来,并传了几千年。至于焚书,扶苏心中早就有了定论,若秦始皇的一把火真的对儒家经典都烧了,那后世何来什么诗经、楚辞呢其实秦始皇的这次焚书和后来的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比起来危害根本是微不足道的,毕竟后来流传下去的墨、法、纵横、阴阳等各家的书籍已经很少了,但那时既然百家争鸣,那他们所著的书籍必然不少,唯一可以解释的就是都被汉武帝他们给毁了,为的就是独尊儒家一家。只是因为后世的话语权都在儒家人的手上,所以他们大可将自己的大过错视而不见,而只顾抓着别人的小过错而已。当然这一切不过是扶苏看了秦始皇关于焚书坑儒一事原委的描述所猪脚想出来的,真相究竟是怎么样的却无法得知了。但扶苏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只要自己完全控制了天下,那就会尽最大的力量将祖先们留下来的文化都保住,不管他是儒家的还是其他各家的。

当扶苏从竹简中抬起头来时,发现天已经开始放亮了,他想不到猪脚在这小殿中居然呆了一个晚上,此时才觉得身体有些疲惫了,但是这一晚却也让他对秦始皇赢政这个猪脚名义上的父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这时他也想起了猪脚称帝之后还没有去祭拜过自己的父亲呢。于是他决定要抽一日去郦山祭拜一番。

第二百章秦皇陵

同一个夜晚,同样的大雨瓢泼,白班他们几千人可与扶苏安静地在宫中看书有着天壤之别,他们此时正在一个山谷中驻扎着,连天连地的雨已经将众军士全身都浇了个透。那些雨水已经开始使兵器产生了锈蚀,而战士们身上的皮甲也因为被水浸泡的关系而显得格外的肿胀。白班带着人马从那小城出来为的就是怕扶苏得知消息之后便派人对自己不利,所以除了粮食和兵器之外他们连帐篷都没有带上,遇上如今这大雨,将士们就只好在露天淋雨了。

白班这是未料到情况会如此恶劣,随着时间的推移,章邯留给他们的食物已经所剩无几了,若再不找到一个可以补充供给的地方,这些原本忠于猪脚的士卒就会弃自己而去,甚至是杀了他去咸阳邀功。看了看没有一丝要停下来的雨,白班知道自己是该下个决心了,究竟是带着这三千人去哪里好。若是仍旧按以前和章邯商定的办法去楚地,恐怕这些人没到楚地就被秦军给杀了个七凌八落了,但现在天下间能与扶苏相抗衡的只有楚国的项羽了。

其实白班之所以当章邯来劝降时毅然离开,其主要原因还在于猪脚曾屡次带兵与扶苏作战,生怕扶苏开始时好言相对,待天下一统之后会拿自己开刀,这些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事情在历史上已经发生得太多了,白班可不想步那些人的后尘。当然他与胡亥之间密切的关系也是他不愿意投降扶苏的其中一个原因,他的心里一直都认为扶苏并不适宜当皇帝,这次出兵更是叛乱之举,作为大秦名将白起的后人,白班对扶苏称帝是很反对的。

就当他在想着这些事情的时候,他的一名亲信走了过来,对他道:“将军,我军的士气越发低落了,若再不设法找到粮食和寻到前往的目标,将士们的怨意会更重,到时全军就会分崩离析了。”因为大雨的关系,他的声音必须很大才能让身前的白班听见,但在他们身边的其他人却无法听清楚到底说的是什么。

白班也大声回答道:“我也在想着这事情,恐怕如前一般去向楚地是不可能了,但若是攻下一城自立,怕会遭到扶苏带兵前来围剿,所以我也想不到一个好办法啊。”

“将军,何不往北去呢我们这里的人马都是骑兵,足够可以在草原上寻得一条活路了,我们甚至可以将一些匈奴的部落据为己有,那样一来不但我们的粮食问题得到了解决,而且还会有一块立足之地。”那人说着看向了白班。

白班虽然没有真正和匈奴人战过,但想到蒙恬既然可以将他们赶离河套地区,那自己的三千人马必然也是可以在草原上立足的,而且在有了根基之后自己还可以发展壮大嘛,于是便欣然道:“这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如今我们身在雁门郡附近,离着草原并不是太远,只要避过了守边士卒的耳目,便可轻易到草原上去了。你这就传命下去,待雨小了些后全军往北而去,务必要在粮食用完之前走进草原并找到可以劫掠的小部落。”那人立刻就领命而去,而这三千多人有踏上了一条不可知的路。

几日之后,骊山,无数的士卒在那里站得笔直,手中的兵器也握得紧紧的,自从赢政的尸体运来此处之后,还没有这么多人来到这里。在那些士卒们都站好队列之后,远远的过来了一队骑士,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