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乱世英雄 > 分节阅读 252

分节阅读 25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次会战一直打到五月中旬,美台联军最终以将军七万人伤亡的惨重代价攻占了福州。

可惜的是,问题不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变得更加严重。

中国军队退出福州之后,退守永泰与莆田。

虽然帕特里奇已经决定在北面进攻苏州,但是要向南调动部队还是困难重重。

原因也很简单,福建的地形本来就很崎岖,沿海平原过于狭窄,内地多山。陈必时学着罗耀武在东北的做法,开始大规模武装敌后游击队,甚至为一些游击队配备了像单兵反坦克导弹与单兵防空导弹这样的先进装备。

帕特里奇甚至怀疑,陈必时将一些主力集团军改编成了游击队。

总而言之,美台联军肯定得继续向南进军,只是进攻的难度将越来越大。

六月初,美台联军攻占了永泰,随即南下攻打莆田。

莆田会战打响的时候,也正是美台联军进军苏州的时候。

同时在两条战线上开打,对美台联军的后勤保障能力造成了极为严峻的影响,主要就是负责后方占领任务的台军能不能对付那些神出鬼没的游击队。

东北战场上的战斗已经表明,仅仅依靠军队,肯定对付不了游击队。

游击队的根基不是军队,而是占领区的民众。只有得到民众的支持,游击队才有生存与活动的空间。这也是为什么罗耀武要武装占领区的民众,在民众中组建游击队,而不是把正规军派去打游击战的主要原因。

也就是说,要想对付游击队,还是得在占领工作上做文章。

要想争取民众支持,就得让民众吃饱饭,让民众安居乐业,并且组建一个能够得到民众认同的政府。

显然,在东南战场上,这个问题更容易解决。

不管怎么说,大陆民众对台湾当局的反感远不如日本人。即便仍然存在价值观等方面的问题,但是在部分大陆民众眼里,打着“民国”旗号的台湾当局不算是入侵者,是另外一个由中国人组建的政权。

受此影响,到了六月份,美台联军除了继续在前线作战之外,主要精力放在了维持占领区的工作上。

也就是说,帕特里奇想打大仗,结果没打起来。

卷一 时势英雄 第一百二十四章 战力提升

第一百二十四章 战力提升

东南战事没有打起来,对帕特里奇来说,也不算坏事。

从去年七月台海战争爆发,这场战争已经进行了十个月,美军参战也大半年了。虽然在各个战役与会战期间,美军作战部队得到了休整,但是均没获得长期休假的机会,官兵的疲劳程度可想而知。

如果有机会让部队撤下来休整,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受此影响,从六月六日开始,帕特里奇就让部署在东北前线的主力部队轮番回到韩国与日本进行休整。第一批撤下来的就是持续作战时间最常的第七步兵师与第二骑兵师,十五天后第二机步师与第四步兵师也撤了下去。

当然,美军不能回国,主要在韩国的首尔、釜山与蔚山等地休假。

假期不算长,扣除往返时间也就十来天,只是条件很优越。不但所有官兵都住进了由韩国政府征收来的酒店宾馆,美国联邦政府还出钱把官兵家属送了过去,让将士能在国外与家人团聚。

对于久经战阵的军人来说,能够与家人团聚,自然是最令人高兴的事情。

必须承认,在这方面,美军做得非常到位,官兵的福利待遇高得让人咋舌。

趁此机会,美军对前线作战部队进行了大换装。

换装工作主要集中在空军,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两种先进战斗机正式服役,并且做前线部署。一是f35a,二是fb22。

前者是美国联合多个国家开发的第四代多用途战斗机,也是与f22a搭配使用的低档战斗机,主要用来执行对地攻击任务。

虽然这种战斗机前几批次的出厂单价高达七千五百万美元,算上后勤保障费用,差不多一亿美元一架,但是在美国空军、海军与陆战队承诺在未来五年总共采购三千五百架,日本与韩国也各自承诺采购五百架与三百五十架,其他参与研制的国家也下达了订单,采购数量从几十架到几百架不等,总采购数量肯定突破五千架之后,洛马公司最终答应从第四批开始将单价降低百分之二十五,争取从第十批开始再降低三分之一。

如此一来,美军采购f35a的单价在四千万美元左右。

这个价格,肯定能被美军接受,而且肯定能够完成采购计划。不管怎么说,单价高了肯定买得少,而且战斗机的后期维护费用也不少,采购得越多,后期维护保养投入越大,军火商才能赚更多的钱。

与f35a同期量产的还有海军的f35c。

与空军型号相比,f35c增大了机翼面积,增加了燃油携带量,降低了翼荷,因此具备更大的航程与更好的机动性能。也就是说,f35c的空战能力更加突出,更加适合承担舰队防空任务。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在f35c之前,美国海军最先进的战斗机是fa18ef。这种战斗机最多只算得上是三代半,比空军的f22a差远了。在台海战争期间,美国海军就因为舰队防空能力不足,让中国空军抓住机会,结果一艘航母战沉、一艘航母报废。

因为没有足够多的钱研制重型舰载制空战斗机,即便把f22a改成舰载型,美国海军也买不起,加上到了战争后期,随着美军在战区周边的空军基地数量增加,f22a大规模量产后提高了空军的制空作战能力,特别是中国空军的战斗力大幅度下滑,再也难以对美国海军舰队构成威胁,所以美国海军也没有拿出采购重型舰载制空战斗机的计划,只是要求首先量产f35c,提高舰队的防空水准。

受此影响,f35c的量产工作大大提前。

可惜的是,f35c只有一个买家。就算美国海军为每支舰载航空兵连队采购三个中队的f35c,采购总数也就八百架左右。加上采用了更加先进的电子设备,f35c的出厂单价高达一亿美元,还无法砍价。

当然,就算装备了f35c,美国海军仍然缺乏制空能力。

只是这个问题并不突出,短期内不会有严重影响。

再说了,洛马公司在f22a增产与f35量产上赚得盆满钵满,早就盯上了美国海军对重型舰载制空战斗机的市场需求,自筹资金在f22a的基础上开发出了海军型的f22b,连当初在atf项目中失败的诺思罗普公司也用在巨额军火订单中赚到的利润,在yf23的基础上开发出舰载战斗机,争取拿到海军订单。

可以说,只要有需要,两到三年之内,美国海军就能拿到一种足以与f22a匹敌,甚至更加出色的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