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乱世英雄 > 分节阅读 219

分节阅读 219(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些,都与叶振邦在台岛战场上获得的“战斗英雄”称号有关。

要知道,台海战争中,获得这一称号的军人不超过一百名,而且叶振邦还是第一个获此殊荣的普通士兵。

至于叶振邦提干,还成了上校,反而没有引起地方政府重视。

这也很好理解,战争期间,军官一抓一大把,上校就有好几万。再说了,军官的阵亡率非常高,特别是前线作战部队,地方政府没有理由重点照顾军官家属。真要照顾,也照顾不过来。

这一天,东南战场上的战斗也有了进展。

虽然陈必时一口气投入了一个集团军的庞大兵力,但是反击行动并没收到成效,打到一月一日凌晨。反击部队就因为伤亡过于惨重被迫停止进攻。

美军的空中力量非常强大,还有部署在近海岛屿上的远程炮兵。

仅靠人力发动反击,简直就是让进攻部队去送死。

事实上,陈必时投入的只是一支二线集团军,并没动用部署在宁波的主力集团军。按照他的部署,死守宁波将是美军登陆后的第一场关键战斗。

守不守得住宁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须在这里拖住美军。

虽然美军的空运与海运能力非常强大,战场垂直投送能力也非常惊人,但是仅仅依靠这些手段,最多支持一个陆战师作战,而要支持八个师的主力部队发动全线进攻,就得夺取一座吞吐能力巨大的港口。

杭州湾上,有这种吞吐能力的就只有宁波的镇海港与北仑港。

美军上岸后,必然强攻宁波,只有在打下宁波之后,才能继续进军。

对陈必时来说,宁波保卫战之后,就轮到杭州了。要想守住杭州,他就得为部队争取到足够的部署时间。

当然,还需要其他先决条件。

在当天召开的高层会议上,代替陈必时参会的战区参谋长田兴汉中将明确提出,必须赋予前线司令部全部战时特权,包括无条件的征用一切民间物资与设施,不然军队没有办法守住宁波,连杭州也守不住。

显然,这不是一个小小的要求。

要知道。如果赋予了前线司令官全部战时特权,就等于让陈必时掌握了战区内的生杀大权,不但有权力征用民间物资,还可以对任何影响到抗战行动的人进行军法惩治,是死是活就是陈必时的一句话。

对老百姓来说,这无非是换了个做主的人,没有多少影响。

可是对地方官员,还有那些平常就凌驾于平民百姓之上的豪强来说,这就等于把他们的身家性命交到了陈必时手上。

陈必时是什么人

真要让他动真格的,不知道多少人要掉脑袋。

远的不说,就在不久前,陈必时的得力门生罗耀武就在东北砍了几百个地方豪强与地方官员的脑袋,罪名全是影响抗战。

罗耀武都有这样的胆量,更别说陈必时了。

这个问题,也在高层会议上引起了严重争论,分歧非常大。

如果不是狄劭康与刘诚志主张把重点放在抗战上,恐怕还会成为高层会议的主要话题。

讨论到最后,狄劭康亲自板,赋予陈必时全部战时特权,只是涉及到省部官员的事情都由中央决定。

不管怎么说,这算向前迈了一大步。

会议的重点话题仍然是东北抗战。即如何利用当前较为有利的形势,再发动一两次决定性战役,打开局面,扭转局势。

按照刘诚志的安排,罗耀武重点说明了物资紧缺与后勤保障上存在的严重问题。

会议的重点也就落在了这两个问题上,即如何保证部队获得足够的作战物资,以及如何解决后勤保障难题。

显然,这不是针对狄劭康的难题,而是针对管元山的难题。

原因很简单,现在负责内政的是管元山,而后方物资供给与运输工作都属于内政,由管元山负责。

让罗耀武有点意外的是,狄劭康并没借机发难。

虽然略感意外,但是罗耀武也因此知道,刘诚志的判断没有错,上面在战略选择上确实存在严重分歧。

万幸的是,罗耀武最关心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在狄劭康与刘诚志的一再逼迫下,自知理亏的管元山做出让步,不但保证会按时完成物资筹备与运输任务,还将责任落实下去,并且由罗耀武派遣军队代表监督,总参谋部则在后方协调。

也就是说,在军事物资的问题上,总参谋部掌握了主动权。

带着这个还算满意的结果,罗耀武在当天晚上就带着叶振邦等人离开北京,乘机返回沈阳。

还在飞机上,作战策划工作就展开了。

“要打的话,还是只能盯着韩军d集团军打。”叶振邦一直认为该这么打。

实际上,提出这个想法的。正是叶振邦。

跟着罗耀武回京参加高层会议之前,叶振邦就提出了这个想法,认为应该利用美韩联军战线拉得太长的大好时机,用两到三个集团军拖住丹东方向上的美韩联军主力,再出动两到三个集团军围歼韩军d集团军。

当时,这只是个想法而已。

“关键是怎么部署作战部队。”罗耀武提出了重点问题。

“第十六集团军还是放在东边,不用调动。因为长期没有得到全面休整,部署又比较分散,所以该集团军只能充当战役预备队。”

罗耀武点了点头,认同了叶振邦的建议。

“打到这个时候,美军肯定会想到,我们在东南战场上作战不利,会在东北发力,牵制美军主力,所以美军肯定盯着那几个王牌集团军。”叶振邦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部队大范围调动很难做到保密,至少无法长期保密,所以我觉得,应该把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十五集团军留在西边,与第六十五集团军配合发动佯攻。有这两个集团军在,美军肯定会认为我们要趁机打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