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公元1042 > 分节阅读 185

分节阅读 18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了急信,信中她告诉赵泽,朝廷因为皇位继承人一事斗的很厉害,谏院欧阳修、蔡襄、王素、余靖、范镇等联名上书,请求册立太子。

但,仁宗的遗诏上写的很清楚,册立曹皇后的孩儿为太子

可是,曹皇后腹中的孩儿还要半年左右才能降生,是男是女未知,如何册立。

谏院欧阳修等人认为国不可一日无君,若是外边知晓了仁宗新丧必会天下大乱,所以力主在拥有子嗣的六大藩王中选一后人入宫即位。

一干大小御史也在一旁摇旗呐喊,支持欧阳修等人的建议。

但,参知政事范仲淹反对,枢密副使韩琦也反对。他们认为应该按照仁宗的遗诏等曹皇后生下孩子再做定论,若是龙子自当顺理成章接任大宝,公主就只好作罢了,从藩王的子嗣中选一继承大统之人。

在争夺江山的问题上,往往一波三折。

枢密使晏殊出人意料地提出让八十多岁高龄的镇王赵元俨接任王位,不仅如此他还找到了支持者御史中丞鱼周询、刘元瑜;台谏官梁坚、监察御史里行李京;殿中丞陈荣古等人。

闹到最后,连太师庞籍都不得不披星戴月赶回京师参与决策。

后来的事情,曹皇后让了一步,她将真宗之弟商王赵元份的孙子,濮安懿王赵允让的儿子,赵曙接进宫中,临时立为东宫太子,自己则垂帘听政,参与朝廷,直到孩子降生再做定论。

庆历五年二月,曹皇后诞下一龙子,取名赵顼。注:顼读xu,赵顼即未来的神宗

三、飞翔篇

10招兵买马

一个月后,范仲淹写信给赵泽让他在邓州、均州、唐州三地招募土兵进行操练,随后又遣富弼、石介、孙复为监军使至邓州,协助赵泽。

赵泽在邓州一住就是两年,这两年中,他招募了不少勇士。

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出身于襄州荷叶村的许猪,许猪身高九尺,虎背熊腰,力气大得惊人,赵泽军中无出其右者。

后来,邠州新平民团教头焦演、焦振华兄弟又来投靠,赵泽军实力大增。

可用武将多达二十三人。

半年后,一直在曹州南华县不得志的老秀才黄奇黄县丞,捕快都头鲁成,也背着包袱来到了邓州加入到赵泽的麾下,随行的还有姚莲的爹娘,姚大郎夫妇,他们是来给赵泽做饭的。

一时间,赵泽军中人才济济,练兵的速度倍增。

经过半年的不懈努力,赵泽手下可用的精兵增加到三万人马,兵甲齐备,粮草充足,只待京师运来的攻城火器全部到位,将这三万人马全部武装,便可开赴战场,准备对西夏展开凌厉的攻势。

11财迷阿布

一年前,孤女阿布救了许猪,许猪伤好后,成了阿布的保镖。

她带着他回了一趟襄州,从破庙内的佛像下挖出了装银两的包袱。

歇息几日后,阿布对他说:“好了,我带你去汴梁,走吧,离开这个空城”

就这样,阿布带着许猪离开了襄州,划着小船,沿河北上邓州取道南阳去京师。

途中,路过南阳县时,正好赶上赵泽招兵。

阿布凑过去一看,城门口的榜文上写着:愿从军者俸禄优厚,衣食无忧,有一技之长者俸禄面议。

阿布本来就是个见钱眼开的主,一想到能赚大钱,便拉着许猪去应征。

没想到,赵泽当天正好在南阳办公,当他第一眼见到许猪时,还以为看花了眼。

片刻后,他做出了一个明智的决定,用一千两银子从阿布手里买走了许猪。

从那天以后,许猪便成了赵泽的家仆。

而阿布也成了赵泽的座上宾,上官梅很喜欢这个激灵古怪的女孩子,打算收养她,但,阿布是个不安分的主,在南阳住了半个月后便留下一封错字连篇的书信离开了。

经过的赵泽的破译,才知道原来阿布去了汴梁,她说要亲眼看看京师到底什么样子的,长这么大要开开眼界,才不枉此生。

12与种家军并肩作战

曹皇后的儿子赵顼一岁时,西夏大军进犯环州。

越横山,出青岗峡,直扑归德堡。

仅用了半天时间,就占领了白马川河归德川之间的大片平原地带。

随后,立刻构筑城寨,不断增兵,打算步步为营,用堡垒战术一点点蚕食环州。

环州知州兼经略使种世衡,也称老种,年六十有一。

急遣长子种古带兵前往袭扰,沿归德河一线,依托背后的堡垒、城寨,不断进行破袭。

并用宋军经过改良的火鸭毒烟射向对岸,毒杀西夏筑城大军。

初期,种古的战术屡屡得手,但,西夏军的统帅,大将沧隆却是个难缠的对手,他在镇戎军一役后得到元昊的重用,几年的边关生涯,将沧隆锻炼成了一个足智多谋的将帅。

还有一点,西夏也拥有了火枪,虽然在性能上跟宋军的标准装备相差很多,但,沧隆对于火枪的运用简直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这次出征,元昊给了沧隆三千火枪手。命沧隆步步为营蚕食环州,只要击败了老种,宋军的西部防线便会出现缺口。

一旦得手,元昊的大军便会一马平川地杀入宋军的薄弱地带,然后挥军向北一直杀到延州,与此同时,辽国的西京道守军也会南下宁边州,趁机夺取宋朝的丰州、火山军,然后进逼麟州。

这一招南北呼应,意在摧毁宋军的边关重镇,为日后的杀入中原腹地开辟通道。

赵泽的大军就是在这个千钧一发之际,离开了邓州,水陆并进,赶赴边关,支援环州的防御作战。

13种世衡战死

西夏大军如潮水般涌来,跟环州种家军杀得昏天暗地。

归德川上的箭雨遮天蔽日,枪炮齐鸣,喊杀声震动了四野,种世衡派出了十二路人马强渡归德川。

西夏大将沧隆亲自率军迎战,背依城寨,沿河扎下了二十里连营,防线三道,精锐悉数集中在木瓜岭至洪德寨一线,环州种家军数次强渡均告失败,死伤两千有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