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公元1042 > 分节阅读 81

分节阅读 8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军,每阵一百五十木人,步军木人身披本朝最好的步人甲,骑军木人一半是浑铜甲,一半是黑漆皮甲。

这两个方阵距离沙包垒成的矮墙有两百步,沙包矮墙长三丈,宽一丈,上边放着两支连发火枪,每枪装弹丸一百发,后来陛下说不够又多加了一百发,这样每枪有两百发弹丸。

开火前,苏大人叫众人后退了几步,说是防止惊到陛下还有诸位大人,陛下说无妨他早有所准备,说罢叫内侍端上来冬天用的耳罩,戴在头上。

诸位大人不明所以,站在一旁看笑话,哪知陛下手一挥,苏大人立刻叫人开火。

那连发火枪忽然爆响,好似爆炒豆子一般,不过更像正月的时候家家户户燃放的爆竹,那声音甚是响亮,震得诸位大人耳根子生疼,不得已用手指堵住了耳朵,才少了许多噪音。

接下来,本官看到的是那连发火枪像在喷火一般,不断射出金光,一道接着一道让人眼花缭乱,陛下一边看着一边拍手叫好,说是诸位爱卿一会猜猜演武场上的木人会是怎样

能怎样,当时诸位大人还不屑一顾,以为这样的雕虫小技不过是引人一笑,哪知枪声停息后,苏大人立刻叫人去场上检查木人。

早有陛下的三百禁军整齐地跑入场中,挨个检查后回来禀告陛下,还将那些烂掉的铠甲献了上来。

众人一看顿时惊呆了,枢密使杜衍杜大人立刻跳出来亲手检查那些铠甲,发现我朝最好的步人甲居然被打烂了,不少已经脱了线,甲叶一片片散落在地。

好一点的要算那混铜甲和黑漆甲,不过上边也开了拇指般大小的洞,少则一两个多则十几个。

这铠甲都被打坏了是怎么回事那些不懂军事的大臣还在莫名其妙,正在议论纷纷之际,被兵部的胡宿大人当头一棒,耻笑道“铠甲乃是护身之所用,铠甲都破了里边的人还能活着吗”

众大臣不信,叫人当场做来看,胡大人说这弹丸等同弓弩之箭矢,谁敢试,盔甲都打穿了,人岂能安然无恙,请陛下叫禁军将那些木人搬过来看。

果然,陛下一声令下禁军士卒便将那三百个木人搬了过来,当着众人的面,杜衍大人跑到木人身旁一看,再次惊呼了起来,说道“好厉害的连发火枪,弹丸深入木人一寸,若是活人非要洞穿身体不可”

就算朝中的大臣不是每个人都懂得这行军作战,军器甲胄之事,但是众人都是饱学之士只要有人指点一二便会立刻顿悟,今日正好有一班武将在场,鲁国公王德用也在,经过这些武将勘查,这些木人确实都死过了。

说木人都死了看似好笑,其实不然,如果木人都被苏大人造的连发火枪杀死了,那活人还能幸免吗,当然不能。

记得,天章阁待制曾公亮大人当时说了一句话很让本官受益,曾大人说“此枪若是问世,从今往后的行军作战便会颠覆,攻城掠地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是啊,既然这连发火枪都造出来了,陛下也看过威力了,我大宋的军器坊是不是也要变一变了。

就在本官独自猜想之际,陛下下了道旨意,说是在祥符皇庄附近再建火枪作坊,下设二十作,每一作专门负责制造一类部件,具体的交由新任的三司胄案富弼大人掌管。

这个安排很让人吃惊,太意外了,平时可是由内侍省一位左班都知担任,怎么忽然换了礼部晏殊大人的女婿富大人,不过陛下金口一开,恐怕其他大臣也不好反对吧,更何况近年来军器监的差事可不好做,稍有马虎之处就会被御史们弹劾,前段时间还说兴国坊造了批粗糙的甲胄以次充好,哪知派去调查时根本没那回事,御史们辩解说被调换了,去三司胄案的兵甲仓库一查便知。

第一五五章 武经总要二

陛下一听又立刻命人去三司胄案仓库调查,哪知真就发现几件损坏的甲胄。

不过陛下心怀仁慈,只是叫三司下书斥责军器监有关人等并未重罚,饶是如此也有不少人倒了霉,首先是工匠们罚钱,接着是看守仓库的内侍挨了板子,最后是那位都知大人被解了职外放广南东路,折腾了半个月这件事算是平息了,所以从那以后这军器监就成了众矢之的,只要是边关大战我朝大军战败必会有人扯上军器监的干系,扯来扯去这三司使胄案衙门便成了炙手的山芋,让人望而生畏,只有那些见钱不要命的内侍才会去接任。

哪成想,今个这新建的火枪作坊居然是由朝官担任的,不知是福是祸,不过富大人一向精明强干很受陛下器重应该会做的不错。

正想到这时,集贤殿校书坊的门开了,丁度抬头一看是天章阁待制曾公亮曾大人,忙起身打了声招呼“曾大人回来了,来,坐下喝杯茶”

曾公亮笑着坐到丁度老大人的对面,问道“丁大人怎么回来这么早,方才可真是过瘾”

“过瘾”丁度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瞅着曾公亮心说这是什么话,难不成是晋江的方言。注:曾公亮是福建路泉州晋江县人士;丁度是开封人士,故有此一问。

曾公亮立刻答道“丁大人啊,你不知道方才你走后,陛下让每位大人试着打了一百发弹丸,当时就有几位老大人被震得晕了过去,不过那连发火枪发射弹丸时的确会有一股很大的力向后传来,可是说来也怪要是没这股力震得膀臂发麻就没意思了,哎,怎么说呢,就是打枪真痛快,陛下也这么说,那些武将更是乐得合不拢嘴,一个劲劝说陛下立刻组建一支火枪队,陛下说已经在准备了,不过由谁来统领这支火枪队陛下没说,众位大人也没敢问,对了,丁大人,方才我还打了五十发弹丸呢,真是痛快啊”

“曾大人啊,不要总我我的,要称本官”丁度老气横秋地提醒道。

“是、是,老大人,那现在本官告诉完丁大人了,丁大人怎么看这事,是否想回去试一试那连发火枪”曾公亮怂恿道。

“算了,本官年纪大了,可经不起那折腾,本官方才回来是在考虑你我二人编写的那部武经总要之事”丁度翻开了已经编成半本的书稿,拿给曾公亮。

“这是陛下交代的差事你我二人费了好大劲才编纂成书的,这一晃都过去两年了,难道还要修改吗”曾公亮一语道破丁度的心中事。

“对,还要改”

“为何啊,这半本已经没有什么遗漏了,从卷一选将一直到卷二十二北藩地形,足足有三十几万字,期间查阅了我大宋立国至今百十本史书,还请教了枢密院、兵部不少位将帅,这可是那些位大人的心得啊”

“明仲啊”丁度微笑道。

明仲是曾公亮的表字,丁度每次称他为明仲就是要跟他说说心里话,曾公亮跟丁度在一起编书这么久,当然明白马上闭了嘴,看丁度怎么说。

“本官的意思是,将苏大人造出来的火器也编进去,不然的话以后那些将官如何知道这火器的由来或者如何使用,还有今个明仲你也看到了,这火枪甚是厉害,只要两个人就抵挡住了三百人的大军,这里边还有一百五十骑兵,先不管真正对战时管不管用,本官觉得这火枪日后大有所为,不知明仲以为如何”

听完丁度的一席话,曾公亮松了口气,“老大人啊,你吓死我了,明仲还以为大人要把这好不容易才编成的武经总要再次大修一遍,只要不是就好,余下的照大人的意思办吧,把苏大人造的连发火枪也编进去”

“好,不过最好先请示下陛下,还有陛下若是允许了,还要去问问苏大人的意思,还有苏大人那里绝对不止这一种连发火枪,可能还有别的明仲你也顺便派人了解了解,最好都登记造册咱们日后编书好参考”

“大人放心,明仲办事保证没问题,我这就去了,大人你先歇着吧”

说罢,曾公亮猛喝了一口茶水,抹了抹嘴巴后起身离开了校书坊。丁度摇头道“还是老样子,风风火火,老夫是不行了,老眼昏花都快看不清字迹了,一会得跟御医要点眼药膏,最近眼花的厉害,哪像明仲正当壮年啊”

第一五六章新平民团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