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公元1042 > 分节阅读 15

分节阅读 1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天之物了,还请大哥兑现之前的诺言,将徐瑾放回家里,弟感激不尽”

周梦得一时语塞,憋了半天才把之前同二寨主、三寨主商定好的计策抖了出来。

大概意思是说,既然徐瑾都来了,回去也不急于一时,这个还是等飞天之物造好了,他自会让人护送赵泽和徐瑾一起回去。

赵泽虽然没蠢到会轻信山贼的之前的诺言,这个结果他还是多少猜到了,待犹豫了会,赵泽猛醒道:“既然这样,赵泽可与周大哥击掌为誓,可否”

周梦得也是个讲义气的人,略加思索后,举起了手掌与赵泽相击在半空中。

第二十章送佛送到西

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

赵泽自从答应为周梦得造飞天之物后,便立即着手开工,调配山寨现有的人力。

首先是找人收集所需的材料,这个任务自然落到经常下山打劫的三寨主蔡福身上,赵泽给他开了个单子,上面是所需的东西,其中以丝绸居多、余下的有麻绳、火油、树脂、缝衣线、少量的生铁。

蔡福拿到那张采购单后,看了半天也不知赵泽要做什么东西,就算是裁衣裳、做被子也用不了那么多丝绸,那可是价值千金的绸子啊,一下要买这么多,蔡福想起来就头疼,跟萧满天商量下,又暗地里找周梦得说道,意思是姓赵的不会是故意耍人吧,周梦得头一摇只说定有用处,不必多说办来即可。蔡福无奈只好领命,派人带着山寨中现有的银钱,或是买或是盗或是抢,总之能搞到丝绸就好。

接下来,就是建造船坞,这个听起来实在是匪夷所思,连周梦得都怀疑赵泽是不是疯了,陆地上还是在深山里造船坞,也就是藏船室,这也、这也于理不和啊。

不过赵泽自有说辞,他跟周梦得解释了下,为什么叫船坞,其实不过就是借个名,所造的飞天之物有点像船,所以才取名船坞。

照这么来讲这船坞还算说得通,不过接下来需要造什么二层船坞,周梦得就不理解了。

就连萧满天也开始怀疑,这个赵泽是不是在耍弄人玩。

为了这个,赵泽没少费口舌,他先是画了两幅图,解释那个飞天之物是怎么个飞起来的,然后才说怎样将飞天之物建造出来,需要经过那几道工艺,如此一来周梦得总算明白了点,他一边挠着头一边问道:“那么,这飞天之物跟孔明灯很像了”

赵泽点头称是,不过孔明灯是用竹篾和纸糊的,就算飞起来也飞不太高,要不了多久就会掉下来,而他发明的那个飞天之物就不一样了,不但可以一飞冲天,还可以飞远、飞走、飞高、飞去任何想去的地方。经过这么一解释,再加上赵泽做了个小号的飞天之物,用此来模拟那个庞然大物是如何飞起来的,周梦得、萧满天才放下心,不再对赵泽束手束脚。

不过即使是这样,周梦得也派了一个人整天跟在赵泽身后,名为供他差遣,实为暗中监视。这个人就是小白。小白为人精明,对赵泽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每日过后都会向周梦得禀报赵泽的动向。

赵泽最近忙得很,白天除了督促人搭建船坞,其实就是一依靠峭壁的木头棚子,样子就像双杠;晚上还得画那些绞尽脑汁的图纸,一边点着油灯、一边咬着毛笔,回忆着在游乐城干活时,放飞的热气球、悬挂式滑翔机的样子,经过几昼夜的奋战,赵泽终于折腾出了点东西。

热气球有球囊、吊篮和加热装置三部分,球囊与吊篮需要用绳索相连。

悬挂式滑翔机有硬机翼和伞翼两种,赵泽思来想去觉得还是伞翼制作简单,只需要将支撑滑翔机的骨架做好,上面铺上丝绸即可。这个飞天之物的制作比热气球简单多了,不过也危险的多,一个操作不好就会机毁人亡,还有就是赵泽担心用竹子、麻绳、丝绸造的滑翔机能不能结实,其实内心中赵泽是不看好的,可是事情逼到这个份上,还是能拖就拖吧,希望老刘能及时把他那封信交给陈知县,也希望陈知县能尽快通知州府发兵相救,如果迟了的话,那什么都完了,他这个假鲁班到时是死定了。

图纸搞定后,蔡福也陆续搞来了丝绸,赵泽立刻叫人按着图纸将丝绸裁剪好,缝制成三角形,加厚了两层,最后在上面涂抹了树脂,然后才绑缚到滑翔机的骨架上,到这里一架悬挂式滑翔机算是基本上完工了,不过一架滑翔机肯定不够,山寨里有上百人,至少需要五十来滑翔机,如果每一架赵泽都亲自参与,那还不累死才怪。

亲自参与了5架滑翔机后,赵泽让已熟悉了这一工序的帮手自己做,等做好了叫他验收就好了。

如此一来,赵泽总算偷得半日清闲,好好睡了一觉。

来到山寨半个多月了,在赵泽的主持下滑翔机造好了三十几架,热气球只是做好了个吊篮,至于那个关键部位气囊难度实在是高,赵泽一连否定了几个草图,最后选定船形的气囊,先让人用竹条编成船形,达到他心目中的要求后,才让那些懂得裁缝的帮手缝制气囊外衣,这项艰巨而又极考验耐心的工作赵泽没有亲自参与,而是给出模型后,便一个人回到住处开始专心起草一份关于教唆他人在京东路郓城县水泊梁山落草的若干建议。

建议中提到了成立拜王母娘娘教,本教的宗旨是:强身健体、保家爱国、弘扬大法、消灾赐福、普济众生、和睦邻里、行侠仗义、逍遥自在。

开篇简单介绍下本教的产生经历,话说王母住在昆仑山的瑶池,园里种有蟠桃,食之可长生不老。本教创始人李伯通登昆仑山之巅为生重病的浑家求取叙命的蟠桃,怎奈昆仑山瑶池乃仙家重地,就算是普通人登临也不会发现真正的仙家之地,李伯通救妻心切,指天为誓找不到蟠桃誓不下山。

如此日月如梭、光阴似箭,不知不觉中已过去数载,李伯通仍在昆仑山之巅苦苦地找寻蟠桃,尽管此时伯通之妻已死,可是伯通还是相信蟠桃是可以找到的。

春夏秋冬、风云雷电,四季轮回,李伯通在昆仑山一住就是百年,照理来讲,伯通早就阳寿用尽,魂归西天,哪知昆仑山瑶池毕竟还是仙家之地,伯通常年住在昆仑山巅,身体吸收了天地日月之精华,早已脱去了原来肉身凡胎,炼就了一番仙风道骨,天庭仙册上有了他的一号。

不过此时伯通并不知自己已位列仙班,在他的心里仍想着为自己的结发夫妻求取蟠桃叙命。并一直信守那个诺言,时光匆匆,沧海桑田,又过去了百年,这时伯通早已成了一白发苍苍的老翁,每日餐风饮露,闲云野鹤般漫步在昆仑山巅。直到有一天,王母下凡为玉帝的生辰选取蟠桃,摘桃的仙女无意中掉落一只,这只桃子正巧被伯通拾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