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0(2 / 2)
天王朗声道:“天父天兄派朕临凡,带领普天下贫苦百姓诛妖兴圣,斩邪留正,现遵天父天兄旨意,赐封杨秀清为中军主将,萧朝贵为前军主将,冯云山为后军主将,韦昌辉为右军主将,石达开为左军主将,分别统领万众。中军主将统筹日常军事政务,其余各将悉听中军主将节制”
听完洪秀全的任命,从萧朝贵“附体”后一直面色难看的杨秀清,眉宇间也罕见了浮现了喜意。
台下数万信众激情高亢地山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上校最后扫了一眼台上又恢复沉静的大美女洪宣娇,转头吐了几下口水道:“陈玉成汪海洋听令集合老子的所有随员离村,向思旺峰方向靠拢。派一名交通去蔡村江桥,联络撅牛的一大队,一旦那边的战事结束,让他们放弃打扫战场,火速收兵到思旺峰下集结从即日起,李家军桂平独立旅团全体将士臂缠黑纱,为小木匠哀悼三天”
奶奶个屁。李秀成在心里暗骂。万岁可不是用嘴巴喊出来的,万岁要凭真刀真枪一场一场他娘的打出来
xxxxxxxx
由代理大队长撅牛指挥的原独立支队第一大队,是李家军最早成军的劲旅之一。一大队战史上所经历参与的几次战斗,如柴沟村反击作战,偷袭李典元骑兵大营及牧羊谷驰援合围等,最终无不以胜利而告终。
然而就是这样一支常胜之师,不知为什么却似乎并未得到上校及部队高层的重视,别的不讲单说他们的头领撅牛,至今仍挂着大队长的头衔,而且还是个“代理”;而同样当初从大黎里跟随上校出来的老兄弟王大槐、豁嘴童阿六及陈石柱,都已晋升为支队长了
为此一大队全军上下仿佛都憋足了一口气,要以赫赫战功将他的首领撅牛推向更高级别的军职,要以突出的战果赢得本该属于一大队的军人荣誉
此次一大队领命奔袭蔡村江桥,战术目标是彻底截断清军云贵总督衙门下辖的贵州清江驻屯军伊克坦布所部重装骑步兵的退路,与李开芳、江元拔等统领的“太平天国”起义军合击并歼灭这股顽敌。伊克坦布行武出身,带兵骁勇凶蛮,因镇压南方各省少数民族叛乱和哥老会暴动而屡立奇功,被朝庭视为一支劲旅。伊部清江重甲军团每人配备投枪、火枪,军士普遍吸食大烟几乎人手一杆烟枪,被外界戏称为“三枪军”吸饱了上等云土上阵交锋,从将领到土兵人人不惧死不惜命,冲锋陷阵如同一群疯子,加上其所配属的瑶山少数民族团练兵也骠悍异常,绝非寻常一触即溃的八旗兵所能比拟,实为一块异常难啃的硬骨头。
一大队仅用了半柱香的时间即整队向江桥进发,经过大半天的急行军,于傍晚前后进抵浔江江岸,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吃掉了伊部派驻江桥的小股守军。
撅牛下令部队不准埋锅造饭,每人咬几口生冷干粮随即抓紧构筑阻击工事。属下一名中队长前来请示是否立即炸桥,撅牛考虑片刻摇头道:“不,把桥墩桥底填好火药,等清狗大部队过桥时,连人带桥给我一起炸,让伊克担布那杂毛坐一坐老子的轰天雷”
在李秀成手下将星熠熠军事将领中,撅牛和他的一大队以及后来以此为基础扩编的第一支队,均不以勇猛刚毅著称,而是擅于巧战和打胜仗,以最低的伤亡代价换取最大的歼敌战果。根据公元1909年南方帝史研究院的统计数据,以撅牛为主将的帝国第四集团军群,在累积消灭敌人数量方面略逊于王大槐的帝国首都集团军群及童阿六的帝国装甲突击集团军群,但第四集团军群的敌我伤亡比却是所有部队中最低的,达到了35:1的惊人比例,这也充分证明撅牛是位打仗善于动脑筋的智慧型战将后话。
撅牛只以一个中队负责打阻击,江桥被炸后伊克坦布大军后有追兵前有断桥,必将因进退两难而陷入空前混乱,在此情况下被动阻击意义不大,必须趁乱出击冲垮清军的战斗队列,同“太平天国”义军对敌予以穿插包围。因此撅牛将大队主力预先埋伏在江对岸的一个山包后面,计划等伊部重甲兵困居江沿之际,突然以居高临下的地势发动火力打击,再对敌实行中路突破,将敌阵撕裂一分为二。
考虑到清江驻屯军马步兵皆披重甲,强行围歼势必造成攻方的重大伤亡,撅牛又布置了原罗苏艇军旧部那些常年操水上生涯的人,准备了大量龙舟竹筏,上面堆满柴草火药他的策略是不打算做陆地攻坚,尽量把伊克坦布的重甲军往浔江里面驱赶,重甲兵被江水浸泡负重难移,重甲骑兵到了江里更难以展开队型,熟悉水性的一大队江面突击部队乘机从上游顺流而下,以火攻水淹之法将清狗消灭在江心。
第二十五章滚滚洪流5
李开芳、江元拔他们的攻势异常猛烈。义军针对清军重甲兵盔甲笨拙、行动不便的特点,分作小股人马灵活作战。伊克坦布军团配备了大量火枪、投枪和连环弩,给义军方面造成了许多死伤。但李开芳誓死不退,带头向清妖步兵发起冲锋,一些藤牌手高举藤盾为其遮挡枪矢。义军中的一些神棍披发仗剑,口中念念有词诵着咒语,宛似魔魂附体疯狂地舞动着红旗;受此精神鼓舞,很多义军将士冲破步兵防御深入马队,骑兵的皮甲护住人与坐骑要害部位,义军便挥动钢刀专砍马腿,使近半数骑兵都跌落马下变成了步兵
伊克坦布的“三枪兵”吃不住劲开始后撤,负责殿后的巡检尚未排开阵型便已人头落地。夺下关隘后李开芳将令旗一挥,亲率中军迅猛追击。江元拔居左、曾天养居右,三路大军以排山倒海之势朝伊克坦布的清江重甲兵扑来。
早已等候在江边的撅牛见清妖边打边撤溃败到江桥,准备列队过江,立刻胸有成竹地下达了战斗指令。只听一声号炮响过,蔡村江桥已在火光和爆炸中化为漫天碎片,已经登上木桥渡江的清妖骑兵连人带马飞上天空,再跌落进湍急的江流。惊慌失魂的清军还不及弄清情况,江岸高坡上已接连抛掷下密集的火药罐和燃烧瓶,甚至有成捆成捆的包落下,在清军队列里四处开花,一时间猛烈的爆炸声和清军惨不耳闻的痛叫声响作一片。
“杀清妖哇”
一大队擂鼓鸣枪,由侧翼楔进了清军的队列。此时李开芳等部追兵也及时杀到,将清军本来就乱作一团的队形冲得七零八落。清军面对强大攻势退无可退,只能选择大队涉水渡江。
撅牛的神机妙算在这时发挥了至为关键的作用,兵法上“待敌半渡而击”的策略在蔡村战斗中再奏凯歌。清军大部已淌入齐腰深的江流,本已不堪重负的沉重铠甲给江水浸泡,顿时变作坠住清军将士的铁块巨石撅牛又一招手,号炮连响,事先隐蔽在上游苇丛中的一大队江面部队,齐声呐喊旌旗纷扬,十数只木筏龙舟顺流直下,在距离清军渡河部队几丈远处同时点火,十几只火船宛似十几条张牙舞爪的火龙,冲到清军附近接二连三起火引爆。刹那时江面被炸起一根根硕大的水柱,大部分清军不是被气浪抛向半空,就是被掀入江底喂鱼,更有上半身被火油焚烧的军士在江心漩涡里扑腾挣扎
此役李家军与金田方面组成的联军大胜,而清军重甲兵团大败,最终在浔江江面遭受灭顶之灾。清军指挥官副将伊克坦布身中三弹,落马溺死于浔江激流,尸首三日后才在下游寻找到蔡村江桥之战毙敌七百余人,俘敌近三百人,缴获战马六十六匹,重铠甲五百多副,投枪、箭弩无数。联军方面损失不大,其中李家军战斗损员仅九人,因江中撤离不当被误伤两人。
这场漂亮的歼灭战是“太平天国”成立前夕,起义军第一次成建制地全歼大清正规军队,并第一次击毙了朝庭正式委任的统兵副将,导致朝庭各方文武官吏为推诿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