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唐农 > 分节阅读 149

分节阅读 149(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呃那是不是该给袁天罡、孙思邈、李淳风一起找来才合适

“启禀陛下,道藏乃孙大师、袁师兄、李师侄与微臣共同编纂,很多地方微臣也不敢说领会,若您有兴趣讨论,您看是不是给孙大师、袁师兄、淳风师侄一起请来,加上在座诸公,定能给这书剖析的精致入微。”

“不用”李大帝一挥手,笑道:“这道藏博大精深,篇篇精彩,字字珠玑。岂是只言片语能解释的清楚的这次召你来,是想跟你说,太极卷将单独列出,刊印天下,以传播道家经意之妙。至于其他各卷,朕认为不宜广印,所以决定等其余各卷编纂成功后,刊印十套,赐给天下十大道院收藏。乐休你以为如何”

呃李大帝这话说的也有道理,但若真这样,我不免有点儿喧宾夺主的嫌疑啊

“陛下考虑的果然周全。”我先躬身行礼,然后才道:“太极卷乃孙大师、袁师兄、淳风师侄与几十位自发前来帮忙编纂道藏的道友共同之心血,能得陛下赏识,刊印天下,实乃大幸相信孙大师、袁师兄、淳风师侄与几十位道友之名也必将因此书而传世此乃陛下之大恩典,大家自然不会有异议,微臣代他们先行谢过陛下圣恩至于微臣,纯属凑热闹而已,出力甚少,不配享此殊荣还望陛下明鉴。”

这招儿大概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大家都愣了一下。

李大帝看看我,一时间似乎不知道说什么了

嘿嘿,老规矩,就是不出头,啥名声都不要反正我也不缺名声,锦上添花固然不错,但捧杀那就不好了李大帝是真心赞赏也好,是有心试探也罢,我就是不接你的茬儿反正我说的话句句能掰扯出道理来还真不怕什么总之一个宗旨: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难得乐休由此胸怀。”李大帝点点头:“那就按乐休你说的办吧。”

呃什么叫按我说的办

“另外,乐休想来也知道,如今朝中几个要职尚无合适人选。于国而言,有所不妥。既然道藏编纂之事已经步入正轨,而乐休也说出不上什么力,那就回来替朕分忧吧。你的才学,在座诸公都是认可的,所以乐休定然不可推辞”李大帝紧接着说道。

不是吧我又给自己挖了个坑

“如今配的上你身份的职位到还有几个。”李大帝捋捋胡须道:“兵部尚书、刑部尚书、中书侍郎、右卫大将军等要职尚无人选,乐休你就自己挑一个吧”

还自己挑一个吧,这又不是菜市口买菜还带挑拣的心里暗自鄙视李大帝,就他说的那几个职位,我一个都不想当

这得找个什么说词好呢心思动的飞快,这要是真挑一个当了,后面哪儿有太平时候

“蒙陛下厚爱,微臣铭感五内。”我一辑到地,然后抬头道:“不知陛下是否能听微臣分解分解”

“哦”李大帝挑挑眉毛道:“但讲无妨”

“中书侍郎,承上启下之职,需笔墨精到、思虑细致、手脚勤快、能言善辩之人才能胜任,微臣性子疏懒,难以胜任此职。微臣推荐上官仪出任此职。上官仪之能,相信在辽东已经展现无遗,陛下当可委以重任。”我掰着指头说道:“右卫大将军,有练兵、演阵、守卫、巡检之责。加之右卫乃陛下亲卫,将士勇悍忠诚,非武艺超群,赏善罚明之人不能胜任。微臣不通武艺、体力又差,自问无德无能,这位子怕是坐不得。微臣推荐苏定方出任此职。苏定方久经战阵,征战四边,不仅有勇有谋,更兼治军有方,无论资历、能力都是出任此职的不二之选。若得此人出任右卫大将军之职,必然能一展我大唐雄兵之威”

说的口干舌燥,舔舔嘴唇继续:“至于刑部尚书之职,微臣更是有心无力。刑部尚书,掌管天下刑讼之事,非精通律法、慧眼如炬、铁面无私者,绝难胜任。微臣呢”我指指自己的鼻子:“陛下和诸公都知道,我连自己都管不好,时不时得闹点儿笑话出来,让我管刑讼律法微臣自己丢脸事小,就怕丢了朝廷脸面啊所以,微臣推荐孙玄威出任此职。孙玄威大人要名声有名声,要资历有资历,要人品有人品,这职位交给他,陛下当可高枕无忧矣”

“最后,臣斗胆推荐太子殿下出任兵部尚书职”我冲李大帝一拱手道:“创业容易,守业难与其一直让太子殿下在陛下身后学习,不如将太子殿下放,让殿下面会国事之难,兵事之重相信有此经历后,太子殿下将更能理解陛下治国之艰辛。不仅增长阅历,更能锻炼才干,相信以太子之勤勉聪慧,定然不负陛下的期望”

“那你呢”李大帝问道。

“微臣老实人,不敢欺瞒陛下。”我憨厚的笑笑道:“微臣觉得自己这特进和镇军大将军的职位挺好”

嘿嘿

上部 第一百八十五章 风云二

更新时间:2011618 16:03:26 本章字数:6382

第一百八十五章风云二

“听闻琅邪公文才武略,博学古今、贯通百家,实乃经纬之材,现在如此推脱,莫不是不想为国出力”冷不丁的有人出声,这话一听就不是好话啊

转头看看,哦,书房门边儿上还站了一个绿袍官员,刚才进来还真没注意到。要说一身绿袍,却能站了御书房里的倒也算是个稀奇人物了。

“这位大人是”我笑了笑,冲这个中年人拱拱手道。

“不敢称大人,卑职检校黄门侍郎许敬宗。”中年人礼数上也不欠缺,笑着冲我拱拱手。

哦名人,人猫李义府一伙儿的,属于将来武则天手底下的。编修国史出身,属于歪曲事实、颠倒黑白的大行家。而且老头好色无度,最后竟然发展到跟儿子抢女人的地步,也算是个老不修的。

“原来是许大人”我点点头,转头就冲李大帝拱手道:“许大人文采华丽,胸中锦绣,武德、贞观两朝实录写的更是精彩绝伦,陛下征讨高句丽时,许大人马前起诏,可见才学,如今只是担任区区检校黄门侍郎,实乃屈才,有如此明珠在前,陛下何须烦恼呢”

“李大人认识我”许敬宗有点儿摸不着头脑,照理他说的那话本就是挑拨我来着,我不跟他辩解也就算了,怎么就又开始卖人情给他了

“徐大人说笑了,对于您,我可是知之甚详,徐大人字延族,杭州新城人士,前隋大业年间,举为秀才。授淮阳郡司法书佐,不久入谒者台,奏通事舍人事。后因前隋无道,徐大人家惨遭恶贼宇文化及加害,许大人一怒之下,与上了瓦岗山,做了李密属下,为元帅府记事,但李密事败,许大人良禽择主,投了陛下,深受陛下赏识,召为文学馆学士,贞观八年,做了着作郎,兼修国史。积九年之功,完成贞观、武德实录,因功封高阳县男,权检校黄门侍郎。十九年,随陛下东征高句丽,功成而返。”我笑着冲许敬宗道:“许大人,我说的可有差错”

不单单是许敬宗,很多人都傻眼。

李大帝皱皱眉头道:“乐休何以对延族如此了解”

呃完了,有点儿火上头,忘了把握分寸了,得找个理由解释解释。

“启禀陛下,微臣曾读过许大人编修的国史,甚为仰慕,所以打听了一下。”我拱拱手道:“没想到如今得遇真人,当真是幸甚,幸甚”

“哈哈,原来如此,乐休博闻强识,我等素来叹服,今日可见一斑啊”长孙无忌一张胖脸笑眯眯的,不断冲我点头,开口给话接过去了。

嘿嘿我到忘了,许敬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